晨雾还未散尽,顾长风已带着三个药童,牵着载满草药的骆驼,踏上了前往边境的路。戈壁的晨风裹着沙砾,吹得他青布长衫的下摆簌簌作响,目光却始终盯着前方——那里的天际线泛着淡青色,隐约能看到莫贺延碛边缘的沙丘,临时救护点就选在沙丘下的一片胡杨林里,既能躲避风沙,又能俯瞰通往轮台的商道。
“顾医官,前面就是胡杨林了!”药童小石头指着远处的树林,兴奋地喊道。只见胡杨新抽的嫩黄枝叶在晨雾中晃动,像撒在戈壁上的碎金,林边隐约能看到几个提前赶来搭建帐篷的护卫身影。
顾长风加快脚步,走到胡杨林前。护卫们已搭好三顶灰色帐篷,地上铺着厚厚的毡毯,旁边还挖了个简易的灶坑,正冒着袅袅炊烟。“顾医官,您可来了!”护卫队长陈武迎上来,递过一碗热粥,“沈姑娘特意让我们提前来搭帐篷,还说让您多带些夹板和金疮药,怕开战的时候伤员多。”
顾长风接过热粥,却没有立刻喝,而是走到帐篷旁,仔细查看周围的地形。胡杨林背靠沙丘,前方是一片开阔的戈壁,能清楚看到山道上的动静,一旦有伤员被送来,能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很好,这里的位置选得不错。”他满意地点点头,“你们再帮着挖两个坑,一个用来煮药,一个用来处理带血的布条和绷带,免得滋生细菌。另外,在帐篷周围撒些艾草,能驱蚊虫,也能让伤员住着舒服些。”
陈武连声应下,带着护卫们去挖坑。顾长风则和药童们一起,将骆驼上的草药卸下来——有止血的三七、消炎的黄芩、镇痛的曼陀罗,还有用来熬汤补身子的当归和红枣。他将草药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帐篷里的木架上,贴上写有药名的纸条,方便战士快速取用。
“顾医官,这些夹板够吗?”小石头捧着一堆用胡杨木做的夹板走过来,脸上满是汗水,“沈姑娘说,若是不够,再让我们去附近的胡杨林砍些木头,自己做。”
顾长风接过一块夹板,仔细检查着上面的打磨情况——夹板边缘光滑,没有毛刺,中间还垫了一层软麻布,能减少对伤员肢体的摩擦。“够了,这些夹板做得很好。”他笑着说,“你再去把药箱里的针线拿出来,我们把麻布剪成布条,缝成绷带,多准备些,免得战时不够用。”
药童们齐声应下,开始剪布、缝绷带。顾长风则走到帐篷外,拿起一把锄头,在胡杨林边缘挖了个浅坑,将带来的种子撒进去——那是些容易生长的草药种子,若是战事拖得久,说不定能派上用场。他一边挖,一边想着沈砚秋昨日的嘱托:“救护点是前线的后盾,你一定要照顾好伤员,也照顾好自己。”想到这里,他嘴角泛起一丝浅笑,手中的锄头也更有力了。
正午时分,帐篷里的草药和器械都已整理完毕。顾长风坐在帐篷外的胡杨树下,刚想喝口热粥,就看到远处的商道上出现了一队人马——是沈砚秋带着罗衣和几个护卫,送来了更多的粮草和物资。
“顾大哥,辛苦你了。”沈砚秋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个食盒,“里面是我让后厨做的羊肉饼,你和药童们尝尝。罗衣还带来了些新熬的药膏,说是涂在伤口上能促进愈合。”
顾长风接过食盒,心中一暖:“多谢你。救护点都准备好了,草药和夹板都够,就是缺些懂医术的人,万一伤员多了,我和药童们怕是忙不过来。”
“我已经安排好了。”沈砚秋笑着说,“罗衣从商栈的伙计里挑了十个懂些包扎的,让他们跟着护卫过来,明日就能到。另外,我还让陈武队长派了二十个护卫守在这里,既能保护救护点的安全,也能帮忙搬运伤员。”
罗衣走到帐篷里,仔细查看了草药和器械的摆放情况,满意地点点头:“顾医官,这些草药都分类放好,很方便取用。我还带来了些干燥的草木灰,放在帐篷的角落,若是遇到伤口出血不止,用草木灰按压止血也很有效。另外,灶坑里的柴火我让护卫们多备了些,夜里煮药、取暖都够用。”
顾长风感激地点点头:“多谢罗衣姑娘费心。有你们的支持,救护点一定能正常运转,不辜负沈姑娘的期望。”
沈砚秋走到帐篷外,望着远处的戈壁——阳光洒在沙砾上,泛着刺眼的光,商道上偶尔有零星的驼队经过,都是些提前召回的商队,正朝着轮台的方向赶去。她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担忧:“顾大哥,三日后李崇的人就要来了,你这里离边境这么近,会不会有危险?要不要把救护点往轮台方向挪一挪?”
顾长风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边境的方向:“不用。这里离商道近,一旦有伤员被送来,能第一时间救治,若是挪到轮台,路上会耽误不少时间,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再说,有陈武队长的护卫守在这里,不会有危险的。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伤员,不让你担心。”
沈砚秋看着他眼中的坚定,知道他一旦做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香囊,递给他:“这里面装的是艾草和薄荷,戴在身上能提神,也能驱蚊虫。你夜里煮药的时候,记得多加点柴火,别冻着自己。”
顾长风接过香囊,戴在腰间,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心中的暖意更甚。他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在轮台也要多加小心,安排防务的时候,别太劳累,记得按时吃饭、休息。”
沈砚秋笑着应下,又和顾长风、罗衣商议了些救护点的细节,才带着护卫们返回轮台。顾长风站在胡杨林边,望着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戈壁的晨雾中,心中忽然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照顾好伤员,还要为前线的弟兄们做好后盾,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下午,顾长风开始教药童和赶来的伙计们如何处理外伤。他拿起一根木棍,当作伤员的手臂,演示着如何包扎伤口、固定夹板:“包扎的时候,力道要适中,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太松则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另外,遇到箭伤,不能直接拔箭,要先用剪刀剪断箭杆,再用镊子慢慢将箭头取出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药童和伙计们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些问题,顾长风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小石头一边听,一边在纸上记着要点,生怕漏掉什么:“顾医官,若是遇到大出血的情况,该怎么办?”
顾长风指着帐篷里的三七草药:“先用干净的布条按压伤口止血,再取适量的三七捣成粉末,敷在伤口上,能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若是情况严中,还要用绷带将伤口缠紧,再让护卫尽快将伤员送到轮台的商栈,那里有更齐全的医疗设备。”
夕阳西下时,顾长风才结束教学。药童和伙计们都已基本掌握了外伤处理的方法,开始在帐篷里模拟演练。顾长风坐在胡杨树下,望着远处的沙丘——夕阳将沙丘染成了金黄色,像一座座小山,远处的边境线上,隐约能看到巡逻护卫的身影。
“顾医官,该吃饭了。”小石头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递给他,“罗衣姑娘带来的羊肉饼还有不少,您快吃些,补充体力。”
顾长风接过热粥,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一天的疲惫。他看着帐篷里忙碌的药童和伙计们,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欣慰——这些年轻的孩子,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医术培训,却有着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有他们的帮助,救护点一定能正常运转。
夜色渐渐笼罩戈壁,胡杨林里的篝火亮了起来,映照着帐篷的影子。顾长风坐在篝火旁,煮着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他想起沈砚秋在轮台忙碌的身影,想起罗衣统筹粮草的认真,想起阿罗憾整合护卫的坚定,心中忽然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守不住的轮台,没有赢不了的战斗。
药煮好后,顾长风将药倒进碗里,递给守在帐篷外的护卫:“这是驱寒的药,你们分着喝了,夜里守在这里,别冻着了。”
护卫们感激地接过药,一饮而尽。顾长风则回到帐篷里,借着篝火的光,整理着明日要用的草药和器械。他知道,三日后的战斗将会很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会用自己的医术,守护好每一个受伤的弟兄,为守住轮台、守住丝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夜风吹过胡杨林,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最坚定的序曲。顾长风站在帐篷里,望着远处轮台方向的灯火,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沈砚秋一切安好,希望前线的弟兄们平安,希望这场战斗能早日结束,希望这条丝路,能永远繁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