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草原绿草如茵,风卷着牧草的清香掠过迎草驿站。议事帐内,沈砚秋、顾长风与众人围坐在铺满羊皮地图的长桌旁,桌上不仅摆着雪线与草原的商道路线图,还放着秦十三从山北带回的陌生地域草图——那是山北部落向导手绘的漠北地形,标注着成片的戈壁、零星的绿洲与未知的部落领地。今日,他们要借着山北结盟的契机,商议商道北延的计划,也为即将开启的下一卷旅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各位,新商道在雪线与草原间已安稳运行一年,如今山北部落主动提出结盟,正是将商道延伸至漠北的好时机。”沈砚秋将手指按在地图上的雪线北端,顺着一条虚线指向漠北深处,“秦十三带回的消息说,漠北有几处大型绿洲,是东西方商旅中转的潜在据点,只是途中隔着黑戈壁与风蚀谷,还有未知的部落势力,风险与机遇并存。”
秦十三立刻展开手中的草图,用炭笔在上面圈出几处标记:“沈公子所言极是。我在山北停留的半月里,探得黑戈壁虽荒凉,却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春季融雪时可取水前行;风蚀谷地形复杂,易藏盗匪,但谷中有古代商道遗迹,可循迹通行。只是漠北有个‘黑石部’,占据着绿洲要道,对外部商队态度不明,这是咱们北延的最大变数。”
顾长风闻言,眉头微蹙:“漠北气候干旱,昼夜温差极大,还可能有沙暴,比雪线的极端天气更难应对。而且漠北多瘴气与毒虫,当地部落或许有独特的防病法子,但商队与护卫队初次前往,极易引发疫病,医疗物资与预防方案必须提前筹备。”他说着,拿出一本新的羊皮册,开始记录需要准备的药材:“雪莲膏要多制些,应对晒伤与冻伤;麻黄根与甘草需提前晾晒,预防风沙引发的咳喘;还要请山北部落向导提供些防瘴气的草药配方。”
阿罗憾则盯着草图上的风蚀谷:“黑戈壁与风蚀谷的防御是重点。黑戈壁视野开阔,盗匪易设埋伏,需派精锐护卫提前探路;风蚀谷通道狭窄,适合用盾牌阵防御,我会提前训练护卫队适应戈壁作战,再联合山北部落的骑兵,确保商队安全通过。”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需打造一批适应戈壁行走的木轮车,将商队的货箱加固,防止风沙磨损与盗匪抢掠。”
罗衣接过话头:“物资调配也要跟上。漠北路途遥远,补给点稀少,需在雪线北端与山北绿洲之间,建立两座临时驿站,储备足够的粮食、饮水与燃料。我会按每日人均用量,将物资分装成便携的布包,商队伙计每人随身携带三日份,驿站则按季度储备,避免出现雪线曾有的燃料危机。”她一边说,一边在账本上标注物资清单,字迹工整,条理分明。
帖木儿首领看着地图,若有所思道:“草原部落可以提供二十匹耐力极好的骆驼,骆驼耐渴耐旱,比马匹更适应戈壁地形。另外,我会让巴图带领十名草原骑手随行,他们熟悉野外追踪,能帮着探查水源与盗匪踪迹。”巴图立刻起身抱拳道:“请各位放心,我定会护好商队,不让大家在戈壁中迷路!”
木昆长老也道:“山民们擅长在复杂地形中搭建临时营地,我们会派十五名有经验的山民,提前跟着探路队前往黑戈壁,搭建避风的石屋与储水的土窖,为后续商队做好准备。”
沈砚秋看着众人各抒己见,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下一卷,咱们的核心便是‘商道北延,贯通漠北’。首要任务是与黑石部达成协议,争取他们的支持;其次是打通黑戈壁与风蚀谷的通道,建立临时驿站与补给点;最后是制定应对沙暴、疫病与盗匪的预案,确保商队能安全往返。”他顿了顿,又道:“这一路或许比翻越天山更艰难,但只要咱们像在雪线时一样同心协力,定能成功。”
顾长风点头附和:“而且漠北的药材与皮毛资源丰富,中原的丝绸与茶叶在那里也定受欢迎,商道贯通后,不仅能让咱们的贸易范围扩大,还能让漠北的部落与外界联通,实现互利共赢。”他想起草原医疗站的成功,又补充道:“到达漠北后,我们还可以在绿洲建立新的医疗站,既为商队与护卫队提供保障,也为当地部落治病,拉近彼此的距离,就像在草原时一样。”
“我最期待的是探索漠北的绿洲。”秦十三眼中透着兴奋,“山北向导说,漠北深处有个‘月牙绿洲’,传说那里有千年的胡杨林,还有独特的玉石矿,若是能将玉石纳入贸易商品,商队的收益定会再上一层。而且月牙绿洲周边有多个小部落,若是能将他们联合起来,商道的安全会更有保障。”
罗衣则考虑得更为细致:“漠北的饮食与草原、雪线都不同,据说当地人以馕饼与羊肉为主,商队或许需要提前适应;另外,漠北部落的礼仪与信仰也未知,咱们需提前让秦十三打探清楚,避免出现像草原初遇时的礼仪冲突。”
阿罗憾接过话头:“沙暴的预警也很重要。雪线有暴风雪预警机制,漠北的沙暴或许也有征兆,咱们可以请山北部落与漠北当地向导,总结沙暴来临前的天象与风向变化,制定类似的烽烟预警信号,让商队能及时躲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下一卷的行程、挑战与应对之策渐渐细化。沈砚秋拿起笔,在羊皮地图上勾勒出新的商道路线:从雪线望雪驿站出发,经山北绿洲,穿越黑戈壁与风蚀谷,抵达月牙绿洲,再延伸至漠北各个部落领地,形成一条连接雪线、草原与漠北的新干线。
“除了商道开拓,文化交流与技术传播也要继续。”沈砚秋放下笔,看向众人,“咱们可以把山民学校的模式带到漠北,教当地孩子识字算数;把改良的铁犁与耕作技术教给绿洲部落,帮助他们提高粮食产量;还可以将中原的纺织术与漠北的鞣制术结合,改良皮毛制品,让贸易商品更丰富。”
顾长风补充道:“医疗技术也要传播。漠北多毒虫叮咬与外伤,咱们可以教当地部落制作止血药膏、搭建防蚊棚,还可以培训几个当地的医疗学徒,让他们在咱们离开后,也能继续为部落治病。”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透过帐帘洒在地图上,将新勾勒的商道路线镀上了一层希望的光晕。众人看着地图上连绵的路线,仿佛已看到商队的驼铃声穿越黑戈壁,抵达月牙绿洲的景象;看到漠北部落与中原商队欢笑交易,胡杨林旁建起新的驿站与学校;看到沙暴中,护卫队与部落勇士并肩守护商队,将安全与繁荣带到漠北的每一片绿洲。
“下一卷,咱们定要让驼铃声响彻漠北!”萨利掌柜举起手中的奶酒碗,高声说道。众人纷纷举杯,碗盏相碰的清脆声响,伴着帐外的马头琴声,在草原上回荡。
沈砚秋与顾长风并肩站在帐门口,望着远处夕阳下的草原与天际线,心中满是憧憬。雪乡的风雪、草原的歌声,都已成为过往的勋章;而漠北的戈壁、绿洲与未知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们踏上新的征程。他们知道,下一卷的旅程定会充满艰辛,但只要初心不变、同心协力,这条丝路商道定会越伸越远,将和平、贸易与文化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土地。
驼铃声从远方传来,像是在呼应他们的期待,也像是在为即将开启的下一卷旅程,奏响前奏。沈砚秋轻轻握住顾长风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透着坚定的光芒——下一卷,漠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