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在枯树洞府内又静修了数日,将金丹初期的修为彻底稳固下来,对新得的“虚空切割”与“短距空间跳跃”也演练得更为纯熟,虽仍无法频繁使用,但已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不会出错。
期间,他也仔细清点了那虫皇山金丹长老的储物袋。收获颇丰,中品灵石数千,各类丹药、符箓若干,还有几件威力不俗的法器,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枚记载了虫皇山部分控虫秘术的玉简和一张绘制了周边数十万里地域、标注相对详细的兽皮地图。
地图上,百虫谷只是偏居一隅,更广袤的西北方向被标注为“万莽荒原”,其深处甚至有红字标注的险地,如“枯骨沼泽”、“寂灭风眼”等。这正合王铮之意,越是人迹罕至的险地,越适合躲藏潜修。
“该离开了。”王铮感应到远处天际偶尔掠过的隐晦神识扫描,心知此地并非久留之地。虫皇山损失一位金丹长老,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搜捕恐怕即将来临。
他并未直接向西深入荒原,而是先向东北方向绕行了一段距离,制造了一个朝向某个小型修仙城镇的假象轨迹,途中甚至故意留下了一丝微弱的气息痕迹。随后,他才在一个狂风大作的黑夜,悄然折返,真正向着西北万莽荒原深处潜行而去。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不仅将《神隐术》和《虚无匿迹》催动到极致,更是利用新得的短距空间跳跃来规避一些可能留下足迹或气息的地形,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融入茫茫荒原。
万莽荒原比想象中更加辽阔和危险。除了永无止境的狂风和黄沙,地下时常潜伏着适应了恶劣环境的毒虫妖兽,甚至有些区域弥漫着能侵蚀神识的诡异瘴气,空中也偶尔有强大的妖禽掠过。
王铮不敢有丝毫大意,《破妄瞳》时刻维持,提前避开危险区域。遇到无法避开的妖兽,也尽量以雷霆手段速战速决,绝不缠斗,并仔细处理现场。
如此昼伏夜出,谨慎前行了半月有余,已然深入荒原数千里。周围的植被越发稀少,灵气也愈发稀薄狂暴,但天地间却弥漫着一股苍凉古老的意味。
这一日,他在一处巨大的风化岩柱群中,找到了一个半埋在地下的石窟。石窟入口隐蔽,内部结构复杂,且有数条狭窄的通风孔道通往地面,不易被彻底封锁。
仔细探查,确认并无强大妖兽巢穴后,王铮在此处停了下来,决定将此作为暂时的落脚点。
他花费了一番功夫,在石窟深处开辟出一间简陋的静室,布下重重禁制,又让仅存的数千噬灵蚁分散在周围岩层中警戒,形成一张预警网络。
安顿下来后,王铮开始着手下一步的修炼。
金丹期与筑基期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可以初步凝炼丹火,用于炼器、炼丹,甚至对敌。丹火品质与修士自身功法、金丹品质息息相关。
王铮修炼《百蛊真经》,法力兼具雷、水、阴、空间多种特性,凝炼丹火并非易事。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先耐心回忆宗门中关于凝炼丹火的典籍记载,并结合自身情况细细推演。
数日后,他调整好状态,盘膝而坐,手掐法诀,神识沉入丹田,小心翼翼地从那枚暗金丹丸中,引出一缕精纯的本命丹气。
这缕丹气离开金丹后,在外界法诀的引导下,开始缓缓旋转,并吸收着静室内稀薄的天地灵气。
起初,这缕丹气显得有些躁动不安,因其蕴含的力量属性复杂,时而爆发出细碎雷光,时而变得阴寒沉凝,极不稳定。
王铮不急不躁,以强大神识精细操控,如同驯服烈马,慢慢引导调和。他并未强行压制某种特性,而是尝试着将天罡雷法的刚猛作为火种核心,以极阴水炁的沉凝之意约束其形,再融入一丝裂宇金螟的锋锐来淬炼其质。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神识的掌控力要求极高。失败数次后,那缕旋转的丹气终于渐渐稳定下来,颜色化为一种深邃的暗紫色,内里仿佛有雷光流淌,外表却异常平静,散发出一股灼热中带着凌厉、又隐含阴寒的气息。
“成了。”王铮额头见汗,心中微喜。他张口一吸,将这缕初生的本命丹火收回丹田,温养于金丹之下。
这丹火品质颇为奇特,威力想必不凡,但具体如何,还需日后慢慢摸索和温养壮大。
凝炼丹火成功,标志着王铮真正站稳了金丹初期的境界。
他并未出关,而是继续闭关,一方面继续温养丹火,熟悉其特性;另一方面,则开始尝试利用丹火,初步祭炼那枚得自虚空的“虚空石核”。
此物坚硬无比,蕴含空间之力,是炼制法宝的绝佳材料。他计划将来将其炼入本命法宝混天棒中,必能极大提升其威能。但现在,只能先用丹火慢慢灼烧,初步去除杂质,打下烙印,为日后彻底炼化做准备。
丹火灼烧之下,虚空石核表面那层坚硬的石皮缓缓变得软化,一丝丝极其精纯的虚空之力被淬炼出来,反而被王铮吸收,用于滋养裂宇金螟幼虫和感悟空间之道。
修行无岁月。就在王铮于这荒原石窟中潜心修炼,不断提升之时,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更大规模的搜捕,正在万莽荒原的边缘地带展开。虫皇山此次,出动了一位更擅长追踪的元婴期客卿长老……
危机,并未远离,反而正在悄然逼近。而王铮能做的,便是在危机降临前,尽可能多地提升一分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