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会刺客在山道伏击英台未遂、大半被擒的消息传回京城时,十三阿哥胤祥正率九门提督府的兵力巡查京郊防务。听闻仍有几名漏网刺客潜逃,他当即下令封锁京城周边所有要道,亲率三百精锐骑兵展开搜捕:“红花会乱党竟敢行刺四嫂,还妄图扰乱京畿安稳,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揪出来!”
胤祥熟知京郊地形,很快从暗卫传来的线索中判断出漏网刺客的藏匿方向——京西的废弃矿洞。他亲自率军包围矿洞,命人在洞口喊话劝降,可洞内刺客不仅拒不投降,还向外投掷石块反抗。胤祥眼神一凛,下令:“点火烟攻,留活口查明是否有同党!”
随着浓烟灌入矿洞,洞内很快传来咳嗽声与求饶声。士兵们趁机冲入矿洞,将最后几名刺客悉数生擒。胤祥亲自审问,得知这批红花会成员只是残余分支,并无更大规模的同党谋划,这才松了口气,当即命人将刺客押解回京,交由刑部处置。
此时,英台已平安回到四爷府,胤禛正担心她受惊,提议暂缓去为国寺上香。可英台却摇了摇头:“此前已与寺中僧人约好为殉国将士祈福,岂能因这点波折失约?况且,若因刺客便退缩,反而让乱党看了笑话。”
次日清晨,胤禛亲自陪同英台前往为国寺。马车行至半途,便见沿途百姓自发站在路边,有人捧着刚摘的鲜花,有人提着热茶,口中说着“四福晋受惊了”“愿菩萨保佑四福晋”。英台掀开车帘,对着百姓们温和一笑,心中满是暖意——这些百姓的牵挂,便是她坚持为民做事的最大动力。
抵达为国寺后,英台与胤禛先是在大殿为殉国将士敬香,又走到那幅普通士兵的画像前,轻声道:“昨日的乱党已被肃清,百姓的安稳不会被破坏,你们可以放心了。”随后,寺中住持特意为二人诵经祈福,祝愿大清国泰民安、贤臣安康。
待二人准备返程时,胤祥也带着红花会漏网刺客全部落网的消息赶来:“四哥、四嫂,所有刺客都已擒获,京郊防务也已加强,以后不会再让你们受这样的惊吓了!”英台笑着道谢:“多亏十三弟行事迅速,辛苦你了。”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夕阳下,胤禛与英台并肩走在回京的路上,百姓们远远地向他们挥手致意;胤祥则率士兵在周边巡逻,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守护着这份安稳。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是在为这份“君臣同心、百姓归心”的景象,画上温暖的句点。
虫洞的光芒渐渐与晚霞交融,宁静而祥和——十三阿哥围歼红花会乱党,守住了京畿安宁;胤禛陪英台赴寺上香,践行了对忠魂与百姓的承诺。这场小小的风波,不仅没有动摇大清的安稳,反而让“君臣同心护百姓”的信念愈发坚定,也让英台在百姓心中的分量更重。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围歼乱党与赴寺上香”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胤祥搜捕刺客、英台与百姓互动的场景,并陈列了胤祥使用的帅旗复刻本。游客们看到百姓自发迎接英台、胤祥奋勇护京的画面,纷纷感叹:“真正的安稳,是君臣有为、百姓有情。十三阿哥的勇武、英台的坚守、百姓的牵挂,共同织就了盛世的模样,这才是历史最动人的温度。”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的光芒会映出百姓挥手致意的画面,与帅旗复刻本交相辉映,像是在诉说:江山的稳固,从来不是靠武力压制,而是靠君臣的担当与百姓的拥护;每一次为正义的坚守,每一份对百姓的牵挂,都在为盛世的长久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