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号”的甲板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娜拉抱着装有耐热酶溶液的保温箱,踩着跳板跳到渔船上。老图正蹲在船头绑渔网,见她过来,直起腰抹了把汗:“小科学家,今天要给大海‘吃药’?”
“不是药!”娜拉晃了晃保温箱,蓝色溶液在瓶中晃出细碎的光,“是给共生体的‘耐热疫苗’——帮它们适应升温的海水。”
玛拉抱着笔记本电脑跟上来,眼镜片上蒙着层海雾:“老图爷爷,我们需要在热泉口附近投放三处酶溶液,监测扩散范围和微生物反应。”她摊开图纸,“这里是主泉眼,这里是支流,这里是……”
“我熟!”老图接过图纸,用沾着鱼腥味的手指点着标注,“这片暗礁后面是微生物聚集区,你们要把酶溶液投在那附近。”他抬头笑,“我帮你们盯着水流,保证溶液能散开。”
渔船驶向热泉区,海面上的蓝光越来越亮——那是共生体的微生物在发光,像撒了一地碎星。娜拉站在船舷边,看着深度表跳到2800米,心跳跟着加快:“林叔叔说,这里的微生物是共生体的‘种子’,只要它们适应了,整个族群都有希望。”
玛拉调试着投放装置:“扩散器装好了,酶溶液会以每秒5毫升的速度释放,覆盖面积大约100平方米。”她转向老图,“爷爷,等下麻烦您帮我记一下水流速度,每五分钟报一次。”
“没问题!”老图掏出个旧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我当了三十年渔民,看水流比看自家钟表还准。”
投放开始。淡蓝色的酶溶液从扩散器中涌出,在水流中晕开,像一朵慢慢绽放的蓝花。娜拉盯着水下摄像头传来的画面:微生物群开始向酶溶液聚集,原本有些萎靡的触腕逐渐舒展,像在拥抱“疫苗”。
“活性上升了!”玛拉盯着实时数据,“30分钟内,耐热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了45%!微生物的存活率从60%升到了82%!”
老图凑过来,看着屏幕上的曲线,手微微发抖:“这些小家伙……真的活过来了?”
“是您帮了大忙!”娜拉笑着,“要是没有您盯着水流,溶液不会扩散得这么匀。”
老图挠着头笑:“我哪有那么厉害?是你们这些小科学家的本事大。”他摸出手机,翻出渔村的群聊,“我得把这消息告诉大家——咱们的海,要变好了!”
然而,意外来得突然。
下午三点,水下摄像头突然黑屏。玛拉的脸色一变:“信号断了!扩散器的电源线被什么东西缠住了!”
娜拉立刻套上潜水服:“我去看看!”她咬着呼吸管跳入水中,游向扩散器。透过潜水镜,她看见一条废弃的渔网缠在扩散器上,网眼里还挂着塑料碎片。
“该死!”娜拉伸手去扯渔网,指尖却被渔网的钢丝划破,血珠在水里散开。她咬着牙拽住渔网,往回拉——渔网很沉,像是缠住了什么东西。
这时,一只手从后面伸过来,帮她抓住了渔网。娜拉回头,看见老图的脸——他戴着自制的潜水镜,手里举着一把剪刀:“我帮你剪!”
两人合力剪断渔网,扩散器终于恢复工作。娜拉浮出水面,嘴角挂着血珠,却笑得像只小狐狸:“爷爷,您什么时候学会潜水了?”
老图抹了把脸上的海水:“上次你教我用App测水质,我觉得有意思,就去学了潜水——怕以后帮不上你们的忙。”
回到实验室,孩子们整理数据。玛拉看着屏幕上的最终结果,眼睛亮得像星星:“酶溶液的扩散范围达到了120平方米,微生物的耐热能力提升了50%!老图爷爷帮忙剪渔网,反而让扩散器更稳固了!”
林深走进来,手里拿着杯热牛奶:“我听周川说,你们今天遇到了渔网的问题?”
娜拉把伤口贴好,笑着说:“没事!老图爷爷帮了我们,还说以后要加入我们的‘守护队’!”
林深望着窗外的海面——夕阳把海水染成橘红色,共生体的发光群落正缓缓游动,像在回应孩子们的努力。他摸出颈间的挂坠,金属表面映着夕阳,与海面的蓝光重叠成一幅星图。
“你们看,”他指着海面,“海水在回应我们。就像林夏说的,‘守护不是阻止变化,是帮生命一起成长’。”
当晚,渔村的广场上挂起了横幅:“感谢小科学家,帮我们的海找回健康!”老图站在台上,举着孩子们的检测报告:“这些孩子用科学告诉我们,守护大海不是口号,是动手做,是想办法!”
台下的渔民们鼓掌,有人喊:“下次我也要加入你们的实验!”有人举着手机:“我要把今天的消息发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告诉他,咱们的海变好了!”
娜拉和玛拉站在人群里,听着掌声,脸上洋溢着自豪。林深站在她们身后,望着海面上的星斑——那是共生体的微生物在发光,像在庆祝这场“生命的回应”。
深夜,林深给林夏的旧号码发去消息:“小夏,孩子们成功了。酶溶液让共生体适应了升温,老图爷爷也加入了守护队。你说的‘地球的肺’,正在慢慢恢复呼吸。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是所有愿意相信、愿意行动的人,共同的回应。”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咸涩的海雾。林深知道,这只是开始。
当孩子们学会用科学回应变化,
当守护从“阻止”变成“一起成长”,
当每一片海域都响起生命的回应,
我们终会明白——
所谓“共生”,
不过是生命与生命,
在时光里,
一起学会,
更温柔地,
拥抱彼此。(2000字)
扩写说明:
实验落地:聚焦耐热酶的实际投放与效果验证,通过“渔网缠绕”“老图帮忙”等细节,展现科学实践的真实感与代际协作;
渔民联结:老图从“质疑者”到“参与者”的转变,用“学潜水”“发群聊”等具体动作,强化“守护是全民行动”的理念;
情感回应:林夏的“地球的肺”遗愿贯穿始终,林深的感慨将个人思念升华为集体的“生命回应”;
主题深化:从“解决问题”到“生命共舞”,突出“守护是与自然一起成长”的核心,呼应全球变暖的现实议题;
细节温度:娜拉的伤口、老图的潜水镜、渔村的横幅,用生活化的细节让故事更有烟火气与感染力。
整体保持温暖励志的基调,用具体的实验过程与情感互动,让“小科学家”的成长更真实,让“守护地球”的主题更具代入感与希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