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抬起右手,指节轻轻敲了敲会议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原本还有些细微动静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他语气沉稳,没有丝毫波澜,却带着足够的分量:“此次紧急会议,主要是同步我在希望之城会议上得知的两个关键信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的脸庞,加重了语气:“这两个议题将直接影响农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大家务必认真对待,后续我们要共同商议应对方案。”
说完,他没有拖沓,直接清晰地揭晓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加强防御。希望之城会议上明确通报,丧尸已出现群体进化迹象。它们不再是之前那种零散活动的个体,而是形成了新的种群,彼此之间似乎有了某种联系。”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关键的是,它们的攻击性和环境适应性都大幅提升,对目前所有人类据点的安全都将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农场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个议题,是资源采集体系建设。”
林风的语气略微缓和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严肃:“根据希望之城的监测数据,北回归线区域即将回温。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气温将稳定在十几摄氏度。这个温度对我们农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需要提前规划资源采集相关的所有事宜。”
最后,他补充了一句,以强调信息的权威性:“这两个议题均来自希望之城的官方通报,经过了多方核实,信息真实可靠,绝不是凭空猜测。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不能有任何拖延。”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意识到了事情的紧迫性,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凝重。
林风看着众人专注的神情,继续深化议题内容:“先说说防御的事。丧尸群体进化后,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可能出现协同作战的情况。它们或许会懂得分工,会有组织地发起规模性进攻,而不再是毫无章法地乱冲乱撞。”
他的目光落在防卫部门众人身上:“我们现有的防卫体系,不管是防御工事的强度,还是防卫力量的部署,都是针对丧尸设计的,面对大规模、有组织的攻击,这些配置足以应对。”
“但是,我们之后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进化的丧尸,还有逐渐变多的变异生物,以及可能出现的其它势力人员。”
“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强化防御工事,同时要优化防卫布局,明确各区域的防守责任,避免出现漏洞;还要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一旦遭遇攻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力量反击。”
接着,他转向农业部门,详细解读回温带来的机遇:“关于回温,大家都清楚,末日之后全球的气温一直很低,而南城大部分时间都在零度三十度以下,农作物根本无法生长,农场里很多耕地都只能处于闲置状态,看着让人可惜。”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现在气温即将稳定在十几度,这个温度刚好适合各类粮食、蔬菜的生长,那些闲置的耕地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我们可以趁机扩大种植规模,不仅要满足农场自身的粮食、蔬菜需求,提升自给率,还要尽可能多地储备物资。这样既能完善我们自己的资源采集和储备体系,也能进一步巩固和其它势力的联系。”
薛洺是第一个忍不住开口的,她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丧尸居然会群体进化成新种群?这怎么可能?意思是它们已经具备了类似族群的结构,还会协同作战?那它们是不是已经会繁衍了?如果真是这样,后续的威胁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坐在她身旁的陈曦眉头紧紧锁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沉声道:“群体进化意味着它们的行为模式必然会发生改变,不再是之前那种单纯依靠本能行动。我们现有的监测设备,主要针对的是丧尸的活动,而且防御策略都是基于应对丧尸攻击制定的,现在看来,必须彻底调整。”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脸上都带着明显的震惊之色,低声议论着丧尸群体进化可能带来的各种危险,每个人都真切意识到了防御议题的紧迫性。
而在听到回温的消息后,农业部门的李玉芳眼中瞬间亮起了光芒,她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期待。
对于她来说,温度回升,意味着她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的提升,她也能够尽情的发挥她所会的知识。
李玉芳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农场现有的耕地其实只利用了小部分,很多地块因为气温原因一直没能耕种。只要回温稳定,我们合理规划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科学安排耕种时间,完全能实现粮食和蔬菜的大幅增收。”
“到时候不仅能满足农场自身需求,还能储备大量战略物资,就算后续遇到突发情况,也不用太过担心物资短缺的问题。”
赵冰冰立刻附和道:“这确实是难得的机遇。资源采集体系建设好了,不仅能提升我们农场的抗风险能力,还能形成稳定的物资供应渠道。而且这和加强防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资源充足,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去强化防御,应对丧尸带来的危机。”
李玉芳点头认同赵冰冰的话,只是有些迟疑,“只是不知道,回温的天数有多长,如果知道确切的天数,我们才能制定出最优的计划,毕竟不同粮食的收获时间也是不同,若是粮食的生长周期太长,导致回温的时期内无法收获,就完全浪费了这个大好时机”
林风对于李玉芳的话也有所考虑,只是确实不知道回温会持续多久,只能后续等希望之城的通知或自我推断了。
众人渐渐从最初的震惊中冷静下来,脸上的神情从单纯的担忧转变为凝重与期待交织。
大家不再过多纠结于消息本身,而是开始主动思考两个议题背后的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