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现代的空气瞬间取代了明朝校场的肃杀。王卓晃了晃略微眩晕的脑袋,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老家那间熟悉的房间里,脚下小心翼翼地堆放着那些来自六百年前的珍宝。
强烈的时空转换感尚未完全消退,一股巨大的紧迫感就瞬间攫住了他。他不仅要尽快将这些古董变现,还要采购朱元璋点名要的白糖和食盐,并且必须在年前赶回去!
“必须争分夺秒!”王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首先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物品,尤其是那件元青花昭君出塞大罐和《富春山居图》画卷,将这两件古董仔细拍照并用软布仔细包裹好,妥善地安置在保险柜里。然后,他立刻打开电脑和手机。
他对古董行当完全是个门外汉,所有的知识仅限于来之前紧急在网上搜索的拍卖行估价和论坛帖子。 他知道这里面的水极深,坑蒙拐骗层出不穷。像他这样的生瓜蛋子,拿着如此重宝,一旦所托非人,很可能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为了安全起见,他定下了策略:普通货色走正规渠道,国之重宝绝不能轻易示人。
他登录了京城文物管理局的官方网站,在其公布的“具有文物购销资质的单位名录”中,仔细筛选、比对。最终,他选择了三家规模较大、信誉较好、且在官网有明确备案和良好评价的古玩交易公司,记下了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他的计划是:将那十枚洪武通宝、三枚牧牛花钱以及那件洪武青花梅瓶,分别拿到这三家公司进行询价和销售。 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属于明代常见品类,流通性相对较好,通过正规公司交易风险可控。至于能卖多少钱,他心里也没底,只能期望网上查到的那些拍卖数字不是空中楼阁。
而那件元青花昭君出塞罐和《富春山居图》真迹,他绝不敢通过任何民间公司进行交易。 这两样东西太扎眼,价值太高,一旦消息走漏,后果不堪设想。对于它们的处置,王卓心里有一个更大胆也更谨慎的念头,但需要等到手头有了一些流动资金采购一些物资后后再做打算。
确定好初步计划后,他不再犹豫,立刻在网上购买了最快一班前往首都的高铁票。然后,他找出几个之前搬家时用过的厚实行李箱和大量缓冲泡沫,开始极其小心地打包那三件准备出手的“普通”古董——铜钱用软盒分装,梅瓶用泡沫层层包裹,严实得如同易碎品中的易碎品。
做完这一切,他背起行囊,看了一眼角落里那两件沉默的国宝,深吸一口气,出门直奔高铁站。
列车飞驰,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王卓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但内心却远不如表面平静。他即将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与精明的古玩商人打交道,每一分钱都关系到他在大明能否立足,能否真正启动那个庞大的计划。
王卓背着大大的行囊,按照地址找到了第一家目标公司——“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京城一个不算特别起眼的文创园区内,门面装修得古色古香,倒是颇有几分韵味。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前台是一位穿着中式制服、面带职业微笑的年轻姑娘。
“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王卓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些,说道:“你好,请问你们这里……回收古钱币吗?家里老辈儿传下来的,想看看值不值钱。”他故意用了比较外行的说法。
“可以的先生,请您到这边的休息区稍坐,我请我们的业务经理过来看一下。”前台姑娘礼貌地引他到旁边的沙发坐下,并倒了一杯水。
很快,一位约莫三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精干的男子走了过来,递上名片:“您好,我姓刘,是这里的业务经理。是您有古钱币要出手?”
“是的,刘经理。”王卓点点头,从随身小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软盒,打开,里面正是那十枚金光闪闪、品相极佳的“洪武通宝”小平钱。
刘经理接过软盒,拿出放大镜和强光手电,一枚一枚仔细看了起来。他看得非常仔细,尤其是钱文的笔画、穿口、包浆(尽管因为保存得太好,包浆并不明显)和铜质。
看了足足五六分钟,刘经理才放下放大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掩饰下去。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说:“先生,您这些洪武通宝,说实话,品相太好了,好得……甚至有点不太像经历过几百年岁月的样子。”
王卓心里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按照想好的说辞道:“哦,家里祖上说是军户,一直藏着没怎么用,一代代传下来,就保存得比较新。”这个借口勉强说得通,有些窖藏钱币确实品相极佳。
刘经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似乎也没打算深究来源,干这行的有时候不能问太细。他话锋一转:“不过,钱是真的,而且是难得的极美品。这种品相的洪武通宝,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我们公司可以回收,给您一个实在价,300块钱一枚,您看如何?”
300一枚!十枚就是3000!王卓心里快速计算着,这比他预想的要高不少(他网上查的普通品相也就几十块一枚),看来这品相果然是硬通货。他强压住兴奋,点点头:“行,这个价格可以。”
“那好,您是现在就要交易吗?我们可以马上签订合同付款。”刘经理办事很利索。
“稍等一下,”王卓说道,又从包里取出一个更精致的盒子,但他这次只拿出了一枚品相极佳的“牧牛花钱”,递给刘经理,“我这里还有一枚这样的花钱,您也给看看?”
当那枚铸造精美、图案清晰的牧牛花钱出现时,刘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仔细查看了很久,然后郑重地请来了公司的首席鉴定老师傅。
老师傅仔细端详后,眼中放光:“小伙子,你这花钱……不得了哇!保存得如此完好,工艺如此精湛的明代官炉牧牛花钱,老夫也是很多年没见到过了。家里传下来的?”
王卓回答到:“祖上是明朝军户,这不现在结婚买房急用钱只能变卖祖产了。”
老师傅沉吟片刻,和刘经理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对王卓说:“东西是好东西,真品无疑,顶级品相。如果你急着用钱,想在我们这里直接变现,我们可以给你一个一口价。”他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万。这一枚,三百万人民币。你觉得如何?”
三百万! 王卓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价格虽然比不上网上显示的拍卖价但也超过了他的预期。但他脸上却努力保持平静,甚至微微皱起了眉头,故意流露出一丝失望和不满意。
他沉吟了一下,摇摇头,一边小心地将那枚花钱收回盒子里,一边作势欲走:“三百万……老师傅,刘经理,不瞒您说,我来之前也稍微查了查,听说这类东西上拍可能不止这个数。这个价……我再考虑考虑吧,多谢二位。”
眼看王卓真要走,刘经理和老师傅都有些急了。这样品相的极品,一旦错过,可能就再也遇不到了。
“先生请留步!”刘经理连忙开口挽留,“价格好商量!您说的拍卖,确实有可能更高,但不确定性太大了!周期长达半年一年不说,还要支付高额佣金,最终成交价也受市场行情、买家喜好影响,流拍的风险也不小。您不是急用钱吗?我们给的绝对是目前市场上现金回收的最高价了!您满四九城打听打听,谁能立刻拿出三百万现金收一枚钱币?”
老师傅也补充道:“小伙子,现金交易,落袋为安。拍卖的数字,有时候看着好看,但变数太多。我们给的价,绝对有诚意。”
王卓停下脚步,脸上露出犹豫挣扎的神色,仿佛被说动了。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道:“这样吧,刘经理,老师傅,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我还是想再去别家问问行情。”他想要验证一下,也更放心。
刘经理虽然无奈,但也只好递上名片:“当然可以,应该的。这是我的名片,您随时联系我。不过像您这样品相的东西,真的可遇不可求,希望我们能合作。”
王卓收起名片,离开了“盛世文化”。
接下来半天,他打车又跑了名单上的另外两家有资质的大型古玩交易公司。过程大同小异,对方看到花钱都极为震惊,但给出的报价果然都不如“盛世文化”,一家出到280万,另一家只肯出250万,并且都表示这是即时支付的最高价了。
至此,王卓心里彻底有底了。他不再犹豫,立刻拨通了刘经理的电话。
两小时后,他再次坐在了“盛世文化”的休息区内。
“刘经理,老师傅,我打听过了,你们确实是最有诚意的。”王卓开门见山,“这样的花钱,我一共有三枚。品相都和你们看的那枚一样。如果三枚一起出,你们能给什么价?”
刘经理和老师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竟然有三枚!这简直是一个小宝藏!
老师傅强压激动,快速计算了一下,然后给出了一个价格:“三枚的话……九百五十万! 我们公司愿意在每枚300万的基础上额外加价五十万人民币一次性收购!这绝对是行业内顶尖的价格了!”
王卓心中狂喜,但表面只是微微点头,这个价格符合他的预期。“好,成交!”
接下来便是签订合同、转账流程。
交易完成后,王卓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刘经理,你们这里收明代官窑瓷器吗?青花瓷。”
“收!当然收!明代官窑青花是我们重点收购的门类!”刘经理立刻回答,态度比之前更加热情,眼前这位可是手持重宝的优质客户。
王卓从背包里小心地取出那个包裹得极其严实的洪武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
当那器形饱满、釉色莹润、青花发色纯正、描绘着威严云龙纹的梅瓶展现出来时,刘经理和再次请来的老师傅呼吸都几乎停止了。
又是一番极其仔细的鉴定和激烈的内部磋商。
最终,老师傅报出了一个价格:“王先生,您这件洪武官窑梅瓶,保存完好,纹饰典型,是难得的精品。我们公司愿意出八百万人民币收购您这件瓷器。”
有了之前的经验,王卓知道这个价格应该也是诚意价了。他不再犹豫,点头同意。
又是紧张的签约和转账流程。
当所有手续办完,王卓走出“盛世文化”的大门时,他的银行账户里已经多了一千七百五十三万三千元人民币的巨款!
短短半天之内,他从一个为生计发愁的普通打工仔,变成了手握千万现金的“隐形富豪”!
强烈的兴奋感和不真实感过后,巨大的责任感也随之而来。这些钱,是他在明朝安身立命、开启计划的根本。他不敢耽搁,立刻打车返回住处,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采购任务和那两件真正的国宝需要处理。他的步伐稳健而迅速,穿梭在现代京城的车水马龙之中,心却已飞向了接下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