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雨下得黏糊糊的,落在叶子上不是“嗒嗒”响,而是顺着叶脉慢慢滑,像裹了层糖稀。谷里的潮气混着热气,闷得人胸口发慌,连田埂上的泥都沾脚,走一步能带起一小块湿土。阿禾揣着块干净布巾往银花田走,布巾刚从竹篮里拿出来,没一会儿就吸了层潮气,变得沉甸甸的。
刚走到田边,她的目光就被坠着果子的枝条勾住了——银花果已经长到乒乓球大小,青绿色的果皮透着点浅黄,沉甸甸地挂在枝上,把原本挺直的枝条压得弯成了弓,有的枝秆甚至贴到了地面,被泥土蹭得有点脏;更揪心的是,果蒂被拉得细细的,像根快要断的棉线,用指尖轻轻托一下果子,果蒂就“咯吱”晃,生怕下一秒就崩开。阿禾赶紧伸手托住一串最沉的果子,掌心贴着凉凉的果皮,却没敢用力,怕碰断果蒂。
她刚想喊林砚,指尖突然碰到一片黏腻——低头一看,最下面的两串果子表皮,长了圈浅灰色的霉斑,霉斑边缘还泛着点白,用指腹蹭了蹭,指尖沾了层细绒似的霉,带着股潮腥气。阿禾赶紧用布巾擦手,可布巾也潮,越擦越黏,她急得蹲下来数霉斑果子,越数心越沉。老周背着共鸣仪,踩着湿泥走过来,镜片上蒙了层雾,他擦了擦才探头测数据,仪器屏幕立马跳成黄色,数值跟着潮气晃:“枝秆承重风险45%,果实霉菌感染率30%!空气湿度超80%,再闷着,霉斑要全串开,枝也得断!”
“林哥哥!枝快被果子压断了,还有霉斑!”阿禾的声音带着点急颤,她用布巾轻轻盖住霉斑果子,想挡挡潮气,可布巾一贴上去,反而蹭掉了点霉粉,“潮气这么重,霉斑肯定还会涨,果子要烂了!”
远处传来竹篾碰撞的轻响,林砚扛着一捆竹篾走来——竹篾是刚削的,泛着新鲜的青绿色,薄而韧,拿在手里能弯成圈不折断,他把竹篾靠在田埂上,弯腰帮阿禾托住压弯的枝条:“别慌,竹篾能撑枝,不让果压断枝;苏晴带了生石灰粉,吸潮气还能杀霉菌,去年小满就靠这两样,没断一根枝,没烂一个果。”
苏晴提着个布袋子跟在后面,袋子里的生石灰粉雪白雪白的,还裹着层油纸防潮,她打开袋子抓了点粉给阿禾看:“这粉晒透了,撒在周围能吸潮气,碰着霉斑也能杀,不烧果子,你放心。”
阿禾眼睛一亮,立马拿起一根竹篾:“我来撑!不让枝压坏果子!”她把竹篾放在膝盖上轻轻弯,弯成个小拱桥的形状,一端斜着插进果子旁的土里,插得深稳,另一端刚好托住枝条中部,再用软麻绳在枝秆和竹篾上绕两圈,打个活结——结打得松松的,既撑住了枝条,又没勒出印子。碰到果子特别多的枝条,她还特意插两根竹篾,左右扶住,怕单根撑不住。
苏晴则蹲在旁边,教小阿妹撒石灰粉:“阿妹,抓一小撮粉,绕着有霉斑的果子撒一圈,别撒到果面上,薄薄一层就行,能吸潮气还能防霉。”小阿妹点点头,小手捏着石灰粉,一点一点往土里撒,撒到霉斑旁边时,还会小声说:“霉霉快走开,别欺负果子。”几个小男孩也凑过来帮忙,有的递竹篾,有的帮着扶枝条,小脸上沾了点石灰粉,像画了白胡子,却笑得认真。
林砚则拿着竹篾,检查每一根撑好的枝条——碰到插得浅的竹篾,就往下再按按;看到还有没撑到的弯枝,就补插一根。他还把长了霉斑的果子小心摘下来,放进空竹篮里,避免霉菌传染;摘完后,又用石灰水(石灰粉兑清水)蘸着布,轻轻擦果枝,给枝干消毒。
没一个时辰,银花田的弯枝都撑上了青绿色的竹篾,远远看去,像给果子搭了无数个小支架;有霉斑的果子周围,撒满了雪白的石灰粉,潮气似乎都散了些。老周再把共鸣仪的探头对准枝条和果子,屏幕上的黄色慢慢变成绿色,数值也稳了:“枝秆承重风险降到18%,果实霉菌感染率降到8%!剩下的霉斑也干了,不会再串了!”他说着,还轻轻推了推撑好的枝条,“你看,稳得很,再沉的果子也压不弯了。”
午后,天终于放晴,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来,晒得潮气慢慢散了。苏晴把石灰水过滤后晾透(去了碱性),加进磨好的小米面和切碎的银花果,揉成浅黄色的面团,放进蒸笼里蒸。没一会儿,蒸笼里就飘出了小米的清香和银花果的甜,蒸好的竹篾银花果小米糕,咬一口软乎乎的,带着点果子的清甜,一点都没有石灰味。
孩子们捧着糕,坐在田边的石桌上吃,小阿妹吃得嘴角沾着小米粉,还不忘指着银花田说:“你看!竹篾像小架子,果子不晃啦!糕真甜!”族老接过苏晴递来的糕,咬了一口,慢慢嚼着,笑着叹道:“以前小满啊,我总守在田边扶枝条,胳膊都酸了,枝还是会弯;看到霉斑就急得用布擦,越擦霉越多,果子烂了不少,哪有现在这么顺?现在竹篾一撑,石灰一撒,啥都解决了,还能吃这么香的糕,日子真是越来越省心了。”
夕阳落时,天边染成了橘红,风里带着晒干的潮气。阿禾拉着林砚的手,走到银花田边,看着竹篾撑着的枝条直直的,果子在夕阳下泛着青黄的光,没了霉斑的影子;石灰粉在土里慢慢化开,潮气也散得差不多了。“林哥哥,”她抬头看着林砚,眼里映着夕阳的光,“明年小满,我们还来插竹篾、撒石灰好不好?”
林砚摸了摸她的头,指尖轻轻蹭掉她脸颊上沾的一点小米粉,笑着点头:“好啊,年年都一起护着这些果子,等它们熟透了,就能采收了。”
晚风拂过撑着竹篾的银花田,枝条在风里轻轻晃,却再也不会弯;果子在暖风中慢慢变熟,表皮的青黄色深了些,透着饱满的劲儿。原来撑住枝条、赶走霉菌,从来都不是难事,不过一捆青竹篾、一袋生石灰粉、一笼清甜的小米糕,一群人守着这片银花,把小满的湿霉和承重风险,都酿成了枝稳果壮的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