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阿禾就抱着一摞护生小册的竹片跑向禁阁——竹片边缘被他用细砂纸磨得光滑,每片都用红绳串着,是他昨晚缠着大师兄帮忙穿的。“要把小册订起来,这样大家翻着方便!”他举着竹片,声音脆生生的,吵醒了巢里刚睡醒的小鸟。
大师兄早备好木工工具,见阿禾来,笑着拿出几块薄木板:“我们做个木封面,把竹片夹在里面,下雨也不怕淋。”二师姐则端来装着植物染料的小碗,给木封面染了层浅棕色,还在封面上画了只叼着槐树叶的小鸟——是之前引路的灰纹鸟,翅膀上三道灰纹画得清清楚楚。
众人立刻分工:小师弟负责把竹片按“急救”“喂养”“预警”分类,在每类开头贴一片染了色的槐树叶做标记;阿瑶帮着核对内容,把漏记的“刺猬忌盐食”“鸟蛋需避强光”补在空白处;阿禾则蹲在旁边,给每片竹片边缘涂一层蜂蜡——大师兄说,这样竹片不容易开裂,能存更久。
刚装订到一半,窗外的引路鸟突然急促地叫起来,还对着树林方向不停盘旋。“肯定有事!”小师弟抓起刚订好的半本小册,跟着引路鸟往树林跑。果然,在一片枯草丛里,发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幼鸟——翅膀耷拉着,羽毛沾着泥,见人来,怯生生地缩成一团。
阿瑶立刻举着丝囊照光,小师弟翻出小册“急救”类:“用紫苏叶裹住伤处,再用蚕丝缠紧,每天换一次药。”阿禾蹲在旁边,从口袋里摸出之前松鼠送的绒毛,轻轻铺在幼鸟身下。这时,刺猬突然从草丛里钻出来,嘴里叼着一株止血的草药,放在小师弟手边——是小册里记的“止血草”,之前救灰兔时用过。
“它也记得小册里的药!”阿瑶惊喜地拍手。小师弟用草药汁涂在幼鸟伤处,再用紫苏叶裹好,阿禾则找来一个竹筐,铺上蚕丝和绒毛,把幼鸟轻轻放进去:“以后这就是你的临时小窝,我们每天来给你换药。”
等众人抱着竹筐回来,护生小册已经装订好了。木封面透着浅棕的暖意,封面上的小鸟像是要从木头上飞出来,里面竹片上的字迹和图画整整齐齐,每类标记的槐树叶颜色分明。林苏接过册子,指尖轻轻拂过封面:“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册子,是寒月谷人与生灵的约定——以后不管过多少年,看到它,就知道该怎么护着这里的每一个小生命。”
苏清寒则把册子递给阿禾:“你是第一个想把小册订起来的人,以后这本册子就交给你保管,要是有新的经验,记得随时添上去。”阿禾抱着册子,胸口挺得笔直,像是接过了什么宝贝,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怕碰坏了册子。
傍晚时,阿禾坐在槐树下,给几个更小的孩子讲小册里的故事——他指着“救刺猬”的图画,说“要用树叶铺路,不能碰它的刺”;指着“暴雨预警”的竹片,教他们认“蚂蚁搬家就是要下雨”。最小的孩子举着颗坚果,问:“那松鼠喜欢吃这个吗?”阿禾立刻点头,从册子里翻出“喂养”类:“你看,这里写了,松鼠爱吃坚果,但是不能喂太多!”
巢里的雏鸟已经能跟着鸟妈妈飞短距离了,路过阿禾身边时,还轻轻啄了啄册子封面的小鸟图案;小鹿带着幼崽在不远处吃草,时不时往这边看;刺猬则蹲在阿禾脚边,叼着颗野果,放在册子旁边。
夕阳把禁阁染成暖金色,护生小册被阿禾小心翼翼地挂在晒架最显眼的地方,木封面在余晖里闪着光。众人围在旁边,看着册子里的每一笔、每一幅图,像是在看寒月谷最珍贵的宝贝。而巢里的小鸟、树下的刺猬、远处的鹿群,都成了这宝贝里最鲜活的注脚——它们和人一起,把共生的暖意,写进了每一个日常,刻进了寒月谷的世代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