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漫过槐树林时,小师弟和阿瑶已经提着检查巢的竹篮往树林跑——今天是约定好检查10个巢的日子,阿瑶还特意装了两把坚果,想看看松鼠有没有来。
刚走到第一个巢下,阿瑶就踮着脚喊:“小师兄!巢里有羽毛!”小师弟抬头一看,竹筐巢里果然铺着几根灰褐色的羽毛,还有半颗没吃完的浆果,“是小鸟住进来了!”两人正高兴,突然发现旁边第三个巢歪了——昨夜风大,绑巢的麻绳松了,巢角垂了下来,里面垫的蚕丝都露了出来。
“快找大师兄来加固!”小师弟刚掏出哨子(上次林砚给的,方便召集同门),就听见身后传来“簌簌”声——是松鼠叼着根新麻绳跑过来,还跟着几只小鸟,在歪巢旁盘旋,像是在提醒他们。
大师兄很快扛着木梯赶来,踩着梯子把巢扶正,用新麻绳牢牢绑在树杈上。二师姐则从竹篮里拿出蒲公英,重新铺在巢底:“上次林师兄说的防潮,这下更稳了,小鸟住着也安心。”阿瑶蹲在树下,给巢边的共生纹补了点蓝光,光一亮,巢里的小鸟立刻探出头,叽叽叫了两声,像是在道谢。
刚检查完第五个巢,远处突然传来“呦呦”的轻叫。阿瑶竖起耳朵:“是小鹿的声音!”松鼠立刻窜到前面,对着树林深处晃了晃尾巴,然后往那边跑——是在引路。
跟着松鼠跑了一会儿,大家果然在一片灌木丛里看到了一只小鹿:才半大,身上的斑点还没褪,低着头蹭腿,像是受了惊,旁边没有鹿群的影子。“是迷路了吧?”小师弟慢慢靠近,指尖的蓝光轻轻覆在小鹿身上,“别害怕,我们送你找妈妈。”
小鹿果然不抖了,慢慢抬起头,用鼻子蹭了蹭小师弟的手。这时,盘旋的小鸟突然往树林另一侧飞,还时不时回头叫——是在指方向。“小鸟在引路!”阿瑶举着丝囊跟上,丝囊的冰蓝光在前面照路,怕小鹿踩空。
一行人跟着小鸟和松鼠往树林深处走,走了约摸一刻钟,就听见前方传来鹿群的“呦呦”声。小鹿立刻兴奋地叫起来,挣脱小师弟的手往前跑,很快扑进一只大鹿的怀里。鹿群停下来,回头看了看众人,大鹿还对着他们轻轻点头,像是在感谢。
“它们在谢我们呢!”阿瑶高兴地拍手,松鼠也跳到小师弟肩上,叼着他口袋里的坚果,得意地晃了晃尾巴。
回去的路上,二师姐从口袋里摸出竹片,把“小鸟引路、松鼠报信”的事记在护生小册后面,还画了小鹿和鹿群的图案:“以后遇到迷路的小动物,就跟着生灵的指引找,准没错。”三师妹则蹲在路边,教谷里最小的孩子认“引路鸟”:“这种带灰纹的鸟,最会认路,看到它盘旋,就跟着走。”
林苏在禁阁前等着他们,看见一行人回来,笑着递过温水:“看你们的样子,是送回小鹿了?”小师弟点点头,把小鹿和生灵引路的事讲了一遍,林砚摸了摸他的头:“这就是双向守护——你们护着它们,它们也用自己的本事帮你们,寒月谷的暖意,就是这样攒起来的。”
夕阳西下时,护生小册又多了两页新内容,挂在禁阁晒架上,被余晖映得暖融融的。槐树林里,小鸟在巢里叽叽叫,小鹿跟着鹿群在林间散步,松鼠蹲在巢边,守着刚找到的坚果——寒月谷的守护,正这样在人与生灵的双向回应里,慢慢沉淀,成了谷里最温柔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