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杜若卿换上月白衣裳,腰佩玉串,只因赵青棠曾夸过玉声好听,亲自率杜府仆从,抬着备好的纳征厚礼,往永安侯府而来。
侯府正门大开,赵尔忱亲自在门口迎接,二人并肩入内。
按规矩,将成婚的男女需避嫌,赵青棠未在前厅,只在隔帘的花厅等候。
杜若卿见过赵尔忱,便由侍女引至花厅外,隔着竹帘与赵青棠说话。
杜若卿声道:“青棠,礼单是我与家里长辈商定的,你若有不喜欢的,或是想添些什么,只管和我说,我即刻让人去换。”
帘内传来赵青棠低笑道:“太贵重了,你不必这般破费。”
杜若卿也笑了,声音更温和道:“于旁人是贵重,于你是该有的。你若收下,便是应了我,若不收,我便日日来送,直到你肯收为止。”
谦逊有礼的翩翩君子为了抱得美人归也学会耍无赖了,赵青棠听得双手捂住嘴笑,转过身去,赶走试图偷听的赵青茶。
帘内静了片刻,传来一声轻轻的“好”,这一声便是正式应允纳征,礼成一半。
赵尔忱对杜若卿说道:“我姐姐既然答应了,纳征之礼便算成了。后续的请期之事,你可以着手准备了。”
杜若卿拱手谢过,又与赵尔忱谈话片刻,才带着仆从告辞,离去前他偷偷往竹帘内递了个小包裹。侍女接了转交给赵青棠,赵青棠抱着包裹躲回自己屋去,不肯让大家看。
赵尔忱遗憾的摇头晃脑,恋爱中的男女啊。
纳征定后,杜若卿即刻着手请期,因为永安侯府是勋贵世家,婚期需要钦天监批文才算名正言顺。
杜若卿托祖父的京中故友搭关系,拜访了钦天监监丞,告知对方自己意欲聘永安侯府二小姐青棠为妻,求监丞择嫁娶吉日,并奉上丰厚的礼金。
因为非官宦之家求批文需要备谢仪,这也算是钦天监的一笔收入,杜若卿很上道。
钦天监监丞按男女八字,结合春闱时间,杜若卿二月初九到十五需考春闱,三月才有空闲,因此推算出三个吉日:二月廿八、三月十六、四月十九。
钦天监监丞特注:“四月十九最适宜,此日冲煞无犯,适合嫁娶”。
和赵尔忱商议过后,杜若卿选定四月十九,派杜忠持杜府名帖、赵青棠与杜若卿的八字庚帖、监丞初拟的吉日清单,至钦天监官署,提交请期申请。
钦天监按流程核验八字、复核吉日,三日后方才批文。
请期申请提交后第三日,钦天监派吏员持红底金漆批文,与杜府派来的杜忠一同至永安侯府。
批文用一尺二寸红绸,上以金粉书写“奉天承运,钦天监奏:江宁杜氏子若卿,永安侯府女青棠,八字相合,择四月十九日,宜嫁娶,冲煞无犯,钦此”,落款“承平十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盖钦天监的天文历法之印,是官方认可的吉日凭证。
杜忠同时奉上杜若卿亲笔书写的请期文书,“杜氏子若卿,谨以四月十九日为娶期,禀于永安侯府赵尔忱侯爷、赵青棠小姐台前。此期经钦天监核定,亦合我心。二月春闱,必于三月初一前归,备迎亲之仪,绝不负期。谨具文书,伏乞垂允。杜若卿顿首”,落款盖杜府印章。
赵尔忱接过批文与文书,与赵青棠一同核验,批文印鉴无误,文书言辞也恳切,没有什么问题。
赵青棠也点头应允。
赵尔忱对钦天监吏员与杜忠道:“侯府允此婚期,多谢二位奔波”,并命管家备谢礼,给钦天监吏员纹银二十两,给杜忠绸缎两匹。
赵尔忱亲笔书写回帖:“永安侯府允杜氏子若卿四月十九娶期”,并盖侯府印章。
杜忠谢过,取走侯府允期的回帖,回程复命。
至此,纳征、请期二礼,全程完结,只待四月十九,杜若卿迎亲。
此事了结后,赵夫人为赵青棠的嫁妆忙得不可开交,毕竟这是她头一回认真嫁女儿,整日拉着韩姨娘商量这个那个。
这日,韩姨娘将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了,都是先永安侯当年赏赐的,想要为女儿的嫁妆添光。
赵青棠劝道:“娘,我也不缺这点东西,你就自己留着。将来我嫁出去,你在家中孤寂,有父亲的物品作陪也是好的。”
韩姨娘抹了抹眼睛,笑着说道:“我就你一个女儿,这些东西不给你还能给谁呢?娘在后院不孤寂,有你母亲和其他姨娘陪着我呢,这些东西你就带走吧,也算为娘的一份心意。”
说着说着,韩姨娘哽咽了起来,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是真舍不得让她嫁出去,可她更舍不得妨碍了女儿的前程。
韩姨娘说到这份上,赵青棠沉默的接过了娘塞过来的盒子。
赵夫人也没闲着,忙着看嫁妆单子,她坐在桌前,看着手中刚拟好的嫁妆清单初稿,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赵夫人抬手示意崔大娘近前,吩咐道:“田庄就选城郊那两处水浇地,地虽然不大,却也旱涝保收,每年的租子够她日常用度。”
“是。”
“还有,铺面就定在西市绸缎街,地段是不如云酥小筑和百味阁,若用心经营还是能生利的。”
崔大娘也应下,赵夫人又指着清单末尾补充:“再加十对妆奁匣子,四季衣裳要备足十二套,首饰除了库房里的赤金头面,把我当年陪嫁的那套点翠嵌珠钗也添上。”
见崔大娘面露迟疑,赵夫人淡淡道:“她嫁的是大富之家,嫁妆薄了是要被人轻看的,惹得外人议论堂堂侯府千金的嫁妆怎么就这些,咱们永安侯府丢不起这个脸。”
晚间清点库房时,赵夫人对着自己的私库叹气,最终还是让人把丈夫当年所赠的一方和田玉砚也包了起来,虽不值钱,却也是份心意。
让亡夫的物件陪着那孩子出嫁,就当是她父亲亲眼看着她出嫁好了。
赵夫人亲自核对定礼明细,确保田宅、钱财、奴仆数目清晰,这在大雍朝是受律法保护的私产凭证,将来即便有变故,也是赵青棠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