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立刻反对:“老四,你说得轻巧!这家里平白多一张嘴,还是来历不明的孤女。”
“大嫂放心,我说了,伙食我们四房自己承担。”吴涯语气淡淡的,“爹,娘,你们看这样可行?”
吴多福抽着烟袋,半晌点点头:“就按铁牛说的办吧。咱们庄户人家,总不能看着孩子饿死。”
张金花也附和:“就是,多双筷子的事儿。巧巧,你先劝那孩子出来,躲在杂物堆里像什么话。”
然而,无论黎巧巧怎么劝,如意就是不肯出来,死死缩在角落里。
黎巧巧无奈地看向吴涯,用眼神求助。
吴涯沉吟片刻,走到杂物房门口,说道:“既然不肯出来,那就送官吧。让官府处置私自闯入民宅的人最合适。”
这话一出,角落里的如意猛地一颤,脸上瞬间煞白。
她惊恐地看着吴涯,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黎巧巧见状,立刻明白吴涯抓住了如意的软肋。
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最怕的就是见官。
她趁机上前,柔声对如意说:“你想留下也可以,但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如意拼命点头,生怕慢了一步就被送官。
“第一,要守我们家的规矩,不能偷东西,不能撒谎。”黎巧巧板着手指说。
如意用力点头。
“第二,要勤快干活,我们这不养闲人。”
如意再次点头,甚至举起手来表示自己什么活都能干。
“第三,得收敛脾气,不能跟家里人顶撞。”
如意连连点头,眼泪还在掉,但眼神里已经有了希望。
“最后,绝对不能再偷东西了,今天你偷偷跟来,也算是一种偷窃行为。”黎巧巧严肃地说。
如意低下头,羞愧地搓着衣角。
黎巧巧叹了口气,向她伸出手:“好了,出来吧,先在这杂物房住下。等我们收拾出地方,再给你安排住处。”
如意怯生生地伸出手,任由黎巧巧拉着她走出杂物堆。
到了光亮处,众人才看清这是个面黄肌瘦的小姑娘,约莫十来岁年纪,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
韦氏撇撇嘴:“瘦得跟猴似的,能干什么活?”
张金花瞪了她一眼,转身对黎巧巧说:“先让孩子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我去找找老二媳妇年轻时穿的衣服,改改应该能穿。”
黎巧巧感激地点头,拉着如意去烧水洗澡。
经过吴涯身边时,她悄声说:“还是你有办法。”
吴涯微微一笑:“这种孩子,在街上混久了,最懂得看人脸色。你对她好,她反而敢耍脾气,你来硬的,她才知道厉害。”
当晚,洗得干干净净的如意换上了一身改小的旧衣服,虽然还是瘦弱,但总算有了点人样。
黎巧巧给她端来饭菜,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慢点吃,别噎着。”黎巧巧轻声嘱咐,盘算着接下来的事情。
多了个孩子,家里的情况就更复杂了。
豆腐生意才刚起步,现在又要照顾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尾巴,黎巧巧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但她看着如意吃饱后那满足的神情,又觉得,这一切或许是值得的。
“哟,这哪儿来的小叫花子?四房现在可真行,不光乱买家伙什,还往家捡人了!”韦氏双手叉腰,站在院子当中,眼睛斜睨着正在帮黎巧巧搬豆子的如意。
如意吓得一哆嗦,手里的豆子差点撒了一地。
黎巧巧忙接过豆子,轻轻拍了拍如意的肩膀,示意她别怕。
“大嫂,这孩子是逃荒来的,我们暂时收留几天。”黎巧巧平静地说。
韦氏嗤笑一声:“暂时收留?说得轻巧!多一张嘴吃饭,得多大开销?咱们庄户人家,可不是开善堂的!”
她声音越说越大,故意让整个院子的人都听见:“要我说啊,有些人自己生不出孩子,就见着别人家的孩子往家领。”
这话说得刻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刚出屋的张金花听见这话,脸色一沉,快步走过来:“老大媳妇,你胡说什么?”
韦氏见婆婆出来,气势减弱了一些,但仍不服软:“娘,我说的是实话啊!平白多个人吃饭,咱们家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闭嘴!”张金花厉声喝道,“老四两口子说了,这孩子的伙食他们自己承担,不劳你操心!你要是闲得慌,就去把猪圈清理了,别在这儿嚼舌根!”
韦氏被骂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嘟囔道:“我这不是为家里着想嘛!”
“用不着你瞎着想!”张金花毫不客气,“都散了散了,该干嘛干嘛去!”
看热闹的家人见状,纷纷散开干活去了。
韦氏狠狠瞪了黎巧巧一眼,扭身走了。
黎巧巧感激地看向婆婆:“娘,谢谢您。”
张金花摆摆手,看了眼躲在黎巧巧身后的如意,叹了口气:“既然留下了,就好好教她规矩。咱们家人多口杂,别让人看了笑话。”
黎巧巧和吴涯回到自己屋里,说起如意的事。
“这孩子我看着不一般。”黎巧巧低声道,“虽然面黄肌瘦,但仔细看,五官生得挺周正,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
吴涯点头:“我也注意到了。她的手虽然粗糙,但手指细长,不像是做惯粗活的样子。”
“你说,会不会是哪个大户人家落难的小姐?”黎巧巧猜测。
“难说。但既然遇上了,就先留着吧。如果真是好人家的孩子,日后家人寻来,咱们送还便是。若是无依无靠的,就当积德行善了。”吴涯理性地分析。
黎巧巧点头称是,心里对吴涯的周全考虑很是佩服。
……
傍晚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准备吃晚饭。今天饭桌上却多了一道不常见的菜,一盘白嫩的豆腐。
“哟,今天什么好日子,还有豆腐吃?”吴多福有些惊讶。
韦氏立刻笑着接话:“爹,这是我特意回娘家要来的。这可是县城最有名的庞记豆腐店的豆腐,听说营养好着呢,最适合您和娘补身子了。”
她边说边殷勤地给公婆各夹了一大块豆腐:“您二老辛苦一辈子,该吃点好的补补。不像有些菜,看着水灵,其实没什么吃头。”
这话明显是在暗讽黎巧巧经营的豆芽菜。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柳氏见状,赶忙打圆场:“大嫂真是孝顺,这豆腐闻着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