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多福吃得慢条斯理,显然也很满意,破天荒地夸了一句:“馅调得不错,咸淡正好。”
黎巧巧和柳氏相视一笑,心里都甜滋滋的。
吴铁牛细细品味着古代的天然美食。
面粉是石磨磨的,保留着麦子的原香,猪肉是农家散养的,肥而不腻,韭菜更是鲜嫩欲滴。
这种原生态的滋味,是现代那些科技与狠活无法比拟的。
他忽然觉得,穿越到这个农家,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韦氏小口吃着包子,心里却在盘算。
豆芽生意看来是真能赚钱,否则婆婆不会这么重视。
她看了眼正和柳氏说笑的黎巧巧,暗自决定以后要多拉拢这个四弟妹,讨教一下生豆芽的方子。
“巧巧,这豆芽炒得也好吃。”袁氏边吃边夸,“又脆又嫩,比镇上下馆子吃的还爽口。”
黎巧巧笑道:“二嫂过奖了,就是普通的家常做法。”
张金花接话:“豆芽生意做好了,以后咱们家经常能吃上肉包子。”
这话让孩子们更加兴奋,七嘴八舌地表示会好好帮忙。
饭后,张金花安排当天的活计:“老大老二去地里除草,老三跟着爹继续凿石槽。媳妇们收拾完灶房就去帮巧巧选豆子,孩子们去河边再捡些合适的石头回来。”
大家应声散去,各自忙活。
有了肉包子的鼓舞,干起活来都格外有劲。
吴铁牛准备回屋看书,临走时悄悄对黎巧巧说:“包子很好吃,辛苦你了。”
黎巧巧没想到他居然会主动关心人,心里一暖,轻声回道:“你喜欢就好,下次再做。”
……
第二天天还没亮,黎巧巧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了。
她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看了眼对面炕上还睡得正香的吴涯,不由得笑了笑。
这人虽说穿成了农家汉子,可那从小养成的习性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掉,每天晚上非得拉着她回现代公寓洗漱舒服了才肯睡。
黎巧巧穿好那身粗布衣裳,系好头巾,正准备出门,却听见吴涯迷迷糊糊地嘟囔:“这么早?”
“你再睡会儿,我去看看豆芽。”黎巧巧压低声音说道。
等她走到杂物房门口,不由得愣住了。
只见昨晚还空荡荡的房间里,此刻整整齐齐摆着八个新凿的石槽,每个都有半人长,一尺来宽。
老吴家的人干活真是麻利,说干就干,一点也不拖沓。
黎巧巧点亮油灯,仔细检查这些石槽。
石槽内壁被打磨得相当光滑,边角处还细心地修圆了,看得出是费了心思的。
她伸手摸了摸,石槽已经干透了,可以直接使用。
“四嫂,这么早就起来了?”门外传来柳氏的声音。
黎巧巧回头,见柳氏端着油灯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意。
“三嫂也早。我来看这些新石槽,爹和哥哥们手艺真好,一晚上就凿出这么多。”
柳氏走进来,摸着石槽边缘,满意地点点头:“可不是嘛,昨晚吃完饭,爹一声令下,男人们就都忙活起来了。庆临和哲浔去河边挑了好几担合适的石板,爹和大哥二哥就在院里凿石槽,我们女人家在一旁打下手磨边角,一直忙到二更天呢。”
黎巧巧心里暖融融的。
老吴家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种团结劲在现代社会已经很少见了。
“真是辛苦大家了。”黎巧巧由衷地说。
柳氏摆摆手:“辛苦啥,能赚钱的事儿,大家都有干劲。走,咱们先去泡豆子,等会儿天亮了就该准备去镇上了。”
两人来到灶房,黎巧巧从角落里搬出装豆子的麻袋。
这些黄豆是前天她和柳氏精挑细选出来的,粒粒饱满,是发豆芽的好材料。
按照已经熟练的流程,她们先清洗豆子,挑出坏粒,然后用清水浸泡。
黎巧巧盘算着,这八个新石槽加上原来的两个,一共能泡发二十斤豆子。按照五到七天的生长周期,等全部运转起来,每天能稳定产出三十斤左右的豆芽。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产量。
实际上,黎巧巧每晚都会悄悄将一部分泡好的豆子带进现代公寓的露台上发制。
那里的温度适宜,豆芽长得快,四到五天就能收获,而且品相更好。
这两天的销售,主要靠的就是公寓里发的那批豆芽。
“巧巧,你说今天咱们带多少豆芽去镇上合适?”柳氏一边麻利地干活,一边问道。
黎巧巧想了想:“还是带四十斤吧。虽然咱们现在有了回头客,但一下子增加太多,怕卖不完。稳扎稳打比较好。”
柳氏点点头:“说得在理。那咱们赶紧装筐,吃完早饭就出发。”
天大亮时,婆媳三人已经走在去镇上的路上了。
张金花今天特意跟着一起去,说是要帮忙,实则想亲眼看看豆芽是不是真如媳妇们说的那么好卖。
到了集市,她们刚摆好摊子,就有人围了上来。
“小娘子,我可算等到你们了!”一个胖胖的妇人提着篮子急匆匆走来,“昨天买的豆芽,我家那口子可爱吃了,说比青菜爽口。今天给我来三斤!”
黎巧巧笑着应道:“好嘞,王大娘您稍等,这就给您称。”
柳氏手脚利落地称了三斤豆芽,用干草扎好,递给妇人。
黎巧巧接过钱,小心地放进钱袋里。
这边刚成交,那边又来了几个熟客。不过半个时辰,四十斤豆芽就卖得差不多了。
张金花站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直了。
她原本还担心媳妇们是夸大其词,没想到这豆芽竟真的如此抢手。
眼见着钱袋一点点鼓起来,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娘,您看,那位是醉香楼的采办刘掌柜。”黎巧巧低声对张金花说,同时朝一个正朝摊位走来的中年男子点头致意。
刘掌柜走近,客气地拱拱手:“吴家嫂子,今日的豆芽可还有剩?我们东家说了,以后每天要二十斤,若是方便,可否直接送到醉香楼后厨?价格就按五文一斤算,如何?”
黎巧巧和柳氏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喜。
醉香楼是镇上数一数二的酒楼,若能做成这笔买卖,豆芽销路就不愁了。
“刘掌柜放心,明日开始,我们准时送去。”黎巧巧爽快应下。
回程的路上,张金花一直笑得合不拢嘴。
她数了数今天的收入,整整一百五十文。这还不算预定的酒楼生意呢。
“娘,这是今天该交公中的部分。”回到家,黎巧巧数出九十文钱,递给张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