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哪来的脸这么言之凿凿的,自己做错事不羞愧反省,反倒到头来说怪我。怪我什么?我行得端坐得直,我之前就说过,我不会也不可能收徒弟,而且你儿子是什么人,满身酒气,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这样的人怎么当大夫?哪怕是兽医,他也不够格!”
“还和小方比,小方好歹是靠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考进兽医站的,我愿意带着她,那是因为我们是同事,更何况你在指责我带着小方时,有没有想过整个兽医站,包括你给牛羊接生的技术都是我教的?”
“你这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不仅没良心,觉悟还低!也幸好你主动辞去了兽医站的工作,不然就你这种觉悟的人继续留下来,也只会是一颗毒瘤!”
因为这事涉及了兽医站和饲料厂两个单位,所以此时在公安局,大家都来了,饲料厂的员工们还好,早在林浔之前整治丁大伟时,他们就知道林厂长不像外头人说起来那么好欺负,平时可以跟你说说笑笑的,但一到关键事情上,就是公私分明了。
兽医站的众人,之前都觉得林浔脾气好,尤其是教授知识和技巧方面,更是不藏私,愿意带着整个部门的同事一起进步。
但此时他们才清晰的知道,林浔不仅仅是他们的同事,更是兽医站的副主任,是他们的领导,平时她对大家没有架子,那是因为林浔人好,但到了这种时候,她严肃起来,那派头简直比胡主任还要令人敬畏。
兽医站的众人是心有余悸,而胡主任则是高兴了。
他一直有想在退休后把主任的位置传给林浔,但之前就有些担心,小林别的没话说,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是一等一的,他就怕小林人太好了太软了,压不住底下的这群人。
兽医站的人像小方这样的年轻人都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像白兽医这样的老油条了,这种人你不能一味地对他们好,太好了就会让他们失了分寸,必须要恩威并施。
现在见林浔训起人来简直比自己还有其实,胡主任高兴极了,也真正放心了,心想再等等,等到年底,林浔给羊做的配种实验一旦成功,他就立马向公社和县政府提交申请,推举林浔当主任。
林浔还不知道这次意外不仅没给她带来损失,甚至还带来了两个好处,一个就是胡主任下定决心要推举她上位。
另一个,就是饲料厂的生意了。
白兽医和丁大伟他们费尽心思,就是想要拖垮饲料厂,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经过这件事后,反而阴差阳错地让饲料厂的生意更好了。
原因很简单,林浔处理得十分及时,发现后当即就给所有买过他们产品的单位打了电话。
虽说真正被假饲料厂欺骗,从而造成损失的,只有顾主任他们一家供销社。
但林浔这一个电话过去,顿时让大伙明白,原来别的工厂生产的饲料都是有毒!大家并不知道白兽医等人是故意的,只是留下了这个印象,这样一来,谁还敢去别的地方买啊?
所以后来就算有其他的县城和公社,同样开了饲料厂想要和林浔这边竞争,就发现大家根本不买账,就算价格开的再低,几乎只要成本价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尝试。
大家又不傻,一包饲料再贵也就三四块,可要是贪图便宜买了有毒的饲料,把家畜给毒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所以根本就没人敢冒险。
何月容他们知道这件事后,高兴得不行,直呼她们运气好。
但林浔却笑了,这哪里是运气,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有了知名度,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企业那么注重“品牌”的原因,只要你品牌有了保障和口碑,哪怕出现再多的同类产品,也无法和你竞争。
正是因为这样,林浔就更加叮嘱饲料厂的员工,千万不要洋洋得意,一定要做好手头上的每一项工作,保证饲料的质量,这样才能长久并且可持续的发展。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霍大哥的监督下,公安局十分迅速的处置了白兽医和丁大伟等人,还把事情经过和通报结果,在整个公社广播通报了连续三遍。
毕竟这件事的性质太恶劣了,必须杀鸡儆猴,让所有人以后都提不起歪心思。
事情终于解决了,林浔这才算是松了口气,这段时间不仅是她,厂子里也闹得有些人心惶惶的,刚好这两天没有紧急要求的订单,她就给大家放了半天的假,让他们先回去休息休息。
到了七月,学校就放假了,林浔回到家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正坐着两道小身影,小脑袋靠在一起,正在读书识字。
安安到底比小燕大一些,加上人也聪明,虽然一直没上过学,但识字的速度很快,都已经能背下好几篇课文了。
“姨!”
“妈妈!”
看到林浔回来了,两小只立马跑了过来,他们想抱林浔,但想起霍南溪说的不能碰到小弟弟和小妹妹,就只好调转方向牵着林浔的手。
“哎,热不热?”林浔心里暖洋洋的,心想等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出来了,家里就有四个孩子了,到时候就更热闹了。
安安身体虚,不怕热,但小燕这大半年来身体养好了,小孩火气足,夏天格外容易热一些,哪怕是在院子里看书,都热得一脑门的汗。
林浔给她擦了擦汗,心里有些担忧,今年的天气太反常了,西北都这么热,其他地方的热成什么样?
而且现在还是七月,到了八九月要是再不下雨降温,牲畜很容易生病,尤其高温容易爆发瘟疫,瘟疫甚至比之前的疯羊病还要恐怖,治不好,传染性也高,牲畜会成批成批的死亡……
看来明天要去兽医站跟大伙商量一下巡逻的事了。
“姨,怎么了?”小燕见林浔突然不说话了,生怕她是肚子难受,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没事,想不想吃冰棍,我带你们去供销社好不好?”
不仅是吃冰棍,林浔还想给两小孩买几件衣服。
现在小燕很多衣服都是吕毓芝从京市寄过来的,但这个年纪的孩子基本见风长,吕毓芝按照过年时候的尺寸买,现在都有些小了。
霍大哥不方便,就托林浔帮忙给小燕买衣服,加上林浔之前不知道安安的尺寸,就只买了两套换洗的,现在天气太热了,正好给他们买几件纯棉的衣服。
林浔做饭好吃,还会给动物治病,但做衣服简直是一窍不通,军区这边的供销社只有布料买,要想买成衣,就得去公社。
林浔赶着骡车去的,到了供销社门口,把骡车栓好,刚准备牵着两个小家伙进供销社,却看到不远处有一道熟悉的身影。
是曾翠文。
她身上穿着新衣服,和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男人站在一起,身边还跟着两个小女孩。
两个小孩对曾翠文爱答不理的,但曾翠文却特别温柔又有耐心,看到什么都会回头问:“你们喜不喜欢这个布料啊,妈妈买了给你们做新衣服好不好?”
“你们喜不喜欢吃这种糖,妈妈给你们买!”
曾翠文说这话的表情,就好像真是亲妈一样,但可惜两个孩子对她的态度截然相反,大的那个瞪了曾翠文一眼,小的那个直接喊道:
“你才不是我妈妈,你是后妈!”
曾翠文一听这话,面子上有些挂不住,眼圈红红的看向身边的男人。
男人敷衍道:“后妈也是妈,你别跟小孩子计较。”
曾翠文扯了扯嘴角,讪讪的笑了,继续不厌其烦的讨好两个孩子。
林浔连忙去看安安,直接原本脸上还挂着笑容的小家伙,此时脸色苍白,失落又难过的看着曾翠文,而后深深的低下了头,冰凉的小手紧紧的拽着衣角。
这一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是太过残忍了,尤其是自己刚被亲生母亲抛弃不久,她就立马有了别的孩子。
甚至那些孩子压根就不在乎她,连个好脸色都没有,她给她们的关爱,却是安安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林浔叹了口气,温暖的手掌轻轻包裹住安安冰凉的小手,突然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糖。
安安呆呆的,还没反应过来,舌尖就传来一阵甜,一抬头,就看到林浔正对着他温柔地笑着,“这个糖好不好吃,今天咱们再买一点怎么样?”
小燕并不知道安安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抛弃的事,但她从前也不幸福过,在这方面的情绪是特别敏感的,当即就明白过来安安哥哥不开心了。
她想了想,跑过来,张开小短手抱了抱安安,“安安哥哥,你想不想喝汽水,其实汽水比冰棍还要美味呢!”
安安看着妈妈和妹妹,明明他们什么安慰的话都没说,只是简单地再和他讨论买什么、吃什么的小事,但他原本沉甸甸的心突然变得温暖了起来,眼眶也热热的,好像有什么要从里面流出来了。
他不应该难过的,他现在有新的妈妈和爸爸了,还有妹妹,有大伯和姑姑,他们都对他很好。医生伯伯说过了,他不能伤心,伤心会影响身体,还会生病。
他不能生病,生病会浪费妈妈的钱,而且他一定要快点好起来,这样才能赚钱孝敬爸爸妈妈。
于是他狠狠地吸了吸鼻子,“妹妹,你喝汽水就好了,我不喝……”他以前听人说过,汽水太贵了。
虽然安安什么都没说,但林浔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意思,她都有些哭笑不得了,这个小家伙,都这么难受了还想着给她省钱呢?
“安安之前不是天天在家里扫地洗碗吗?都已经存了好几块钱了,要不要用这个钱买汽水喝?”她笑眯眯的道。
安安这才反应过来,他现在给妈妈干活都是有钱赚的,立马点点头:“要!还要请妈妈和妹妹一起喝!”
“乖孩子”林浔摸摸他的小脑袋,却没有直接带他们进供销社,而是转身去了国营饭店。
她当然可以带着安安进去,让曾翠文知道曾经被她抛弃的小孩,现在过得有多好,这个行为确实很解气,但这只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上。
对于安安来说,并不是这样的。
安安是个有情有义又孝顺的好孩子,正是因为他有良心,这就导致了他不会像曾翠文那样无情,所以他在看到曾翠文,在看到曾翠文讨好别的孩子时,依旧会难过。
林浔不想让一个孩子面对这么残忍的事,她想让他开开心心的长大,至少在足够成熟之前,尽量不去遇见那些会让他痛苦难受的事。
等到他长大后,要怎么处理他和曾翠文之间的关系,这一切交给他自己来决定。
从国营饭店买了两碗菜后,林浔才带着两小孩回了供销社,这会儿曾翠文一家已经离开了,林浔听服务员的讨论,他们应该是来买结婚用品的。
看来曾翠文找下家的速度,比她想象的还要快一些,只不过就那两个女孩的性格,以及男人敷衍不耐烦的态度,曾翠文这个继母结婚后,可能没啥好日子过了。
看着正在和小燕说说笑笑的安安,林浔不由地想,可能曾翠文狠心把安安抛弃,还算是一件好事,不然安安跟着她到了那种环境里,人生差不多就完了。
休息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林浔就去了兽医站,把自己猜测的事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一遍。
她说完,小方这些年轻人还好,像宋兽医他们这些年纪比较大的,脸色就变了:
“还别说,我记得好几年前,就因为持续的高温,爆发了一场瘟疫,当时死了不少牛羊,一批批的药用下去,一点好转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越死越多,太可怕了!”
林浔点点头:“没错,所以我计划接下来大家就巡逻,给各个牧区和农场的人提醒,一旦发现有牲畜高温的,要立马隔离开来,千万不能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