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动作幅度极小,若不是她早有准备,几乎难以察觉。
回到深市那个位于城中村深处的小作坊时,已是傍晚。
齐娟娟早就等在屋里,见他们回来,立刻迎上前。
她双手微微发抖,迫不及待地接过箱子里那几本装订整齐的时装杂志。
封面上烫金的字样在昏黄的灯光下微微反光。
她急切地翻开一页,目光扫过上面复杂的结构图和流光溢彩的秀场照片,嘴里不停地惊叹:“晓玥!你看看这个袖型……还有这条裙摆的剪裁……如果我们能做出来……我们厂就能接大单了!不止是代工,甚至可以打自己的品牌!”
苏晓玥笑着点头,神情温柔而坚定。
她没有立刻接话,而是走到另一侧,轻轻展开那卷藏在箱底的布料。
“不只是做出来,”她轻声说,“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我们也能做出顶级的设计。不是模仿,是我们自己的设计。”
窗外,深市的夜空被远处工地的强光照得通亮。
塔吊上的探照灯扫过云层,混凝土搅拌车的轰鸣隐约传来。
这座城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月光透过新装上的玻璃窗斜斜地洒进来,在裁剪台上铺下一层银白色的光晕。
刘小英坐在角落的旧木凳上,手里捧着那本泛黄的杂志。
苏晓玥端来两杯热茶,茶香袅袅升起,氤氲在微凉的空气中。
她轻手轻脚地走近母亲,目光落在她脚边摊开的草图纸上。
她忽然一怔,凑近仔细一看,惊讶地发现。
原本杂志里那夸张的宽大垫肩,竟被母亲改成了自然垂落的溜肩线条。
“妈,您改了肩线?”
苏晓玥忍不住出声,语气中带着惊喜。
刘小英的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下,铅笔的灰痕凝固在那一瞬间。
“咱们东方女性骨架偏小,肩窄腰细,穿那种硬撑起来的垫肩,反倒显得僵硬,不协调。”
她顿了顿,轻轻抚摸着图纸上的线条。
“这样的溜肩,才更衬我们,也更舒服。”
苏晓玥翻开那本秘籍。
那本秘籍的封皮已经磨损,边角微微卷起。
上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裁剪与时尚”几个字。
当她的目光落在最新一章的标题上时,那四个字“柔和肩线”竟然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微弱的的光泽。
月光从窗外洒进来。
在这一片静谧中,两代人的梦想,如同细线般悄然交织。
……
“疯啦!连个锁边都搞不定?”
小龙猛地把一件半成品甩在地上,布料摊开在水泥地面上,针脚歪斜,线头凌乱。
他的脸涨得通红,额角青筋跳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里满是嫌弃与不耐烦。
他双手叉腰,眼神凶狠地盯着站在缝纫机旁的小卫。
被骂的小卫眼眶发红,泪水在眼底打转。
她是村里手艺最好的绣娘,从小跟着奶奶学针线,绣花、盘扣、挑纱样样精通,村里的姑娘结婚都抢着请她做嫁衣。
可如今,面对这台从海港带来的高速缝纫机,她却完全摸不着门道。
机器轰鸣如雷,针头飞速上下,她刚压住布料,线就断了。
再试一次,针脚又歪成波浪。
齐娟娟刚要发火,脸上的表情骤然沉了下来,眉头紧锁,语气也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这都第几次了?怎么还是出问题?”
她正要开口训斥,苏晓玥已经不疾不徐地走上前。
“小龙哥,深市这边湿度大,布料特性跟海港不一样。”
她轻轻拿起那件刚缝制好的衣服,指尖熟练地在缝纫机的操作面板上轻点几下,调整了线迹密度。
随后,她把衣服摊开在工作台上,用手指顺着布纹轻轻抚过。
“您看,这样是不是顺多了?针脚更密实,也不会再起皱了。”
那海港技术员小龙愣住了,眼睛睁得老大,目光在苏晓玥和那件衣服之间来回打转。
这个看着土里土气的内地姑娘,居然比他还懂这台机器的脾气?
她连面板上的隐藏参数都能调,而且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根源。
“娟娟姐,”苏晓玥转过头,“从今天起,每个海港师傅带两个本地女工,组成学习小组。每人负责不同的工序,互相监督,互相进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
“月底考核,进步快的有奖金,连续三个月表现优秀的,还有额外津贴。”
她稍稍侧身,压低声音,用流利的粤语小声对小龙说道:“林先生提过,总部很重视内地团队的建设。你教得用心,我一定跟总部详细汇报,给你记一功,说不定还能提前转正。”
小龙的表情慢慢放松了,原本紧绷的肩膀微微下沉,眼中的防备也悄然退去。
他点点头,低声说了句“好”。
苏晓玥见状,立刻抓住机会,赶紧拉起小卫的手,脸上笑意盈盈。
“卫姐的苏绣可是一绝,小龙哥,不看一看?这可是咱们江南传下来的手艺,一针一线都是功夫。”
小卫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却没推辞。
她坐在绣架前,纤细的手指捏起一根细如发丝的彩线,轻轻一挑,双面绣便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
那绣面上的牡丹层层叠叠,花瓣娇艳欲滴,叶脉清晰分明。
最令人惊叹的是,绣品两面颜色不同,图案却各自完整,翻转过来,另一面竟是一幅清雅的兰草图。
周围的海港师傅们全都凑了过来。
“我的天,这手艺,简直绝了!”
小龙盯着绣架上的牡丹,眼神越来越亮,越看越喜欢。
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手指微微发抖,语气里带着一丝恳切。
“这……能不能卖给我?我妈妈快过生日了,我想送她一个特别的礼物。她在海港一直念着家乡的东西,这绣品,她一定会喜欢。”
齐娟娟和吴顺强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们没想到,一场原本剑拔弩张的技术争执,竟被苏晓玥巧妙地化成了情感的桥梁。
吴顺强马上明白过来,立刻转身搬来几张木凳,摆在车间中央,请大家坐下休息。
齐娟娟则快步去水房,端来几杯热腾腾的茶水。
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白气袅袅升起,氤氲在整个车间里。
原本严肃的技术交流,渐渐变成了拉家常的暖心场面。
到了深夜,万籁俱寂。
苏晓玥刚在床上躺下,被子还没捂热,就感到枕头底下一阵轻微震动。
她猛地惊醒,睡意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