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时,王大胆妈已经蒸好了馒头,熬了小米粥。吃饭的时候,王大爷说:“烤架我昨天就搭好了,在院里晾着呢,今天再加固下,保证稳当。”王大胆一听,立马放下碗要去看,柳叶澈笑着拉住他:“先吃完饭,不差这一会儿。”
饭后,两人一起去加固烤架,王大胆负责拧螺丝,柳叶澈则用砂纸把烤架上的毛刺磨掉,怕刮到手。正忙着,村里的几个小孩跑过来,围着烤架好奇地问:“大胆哥,你们要烤玉米吗?能不能带我们一起?”王大胆蹲下来,摸了摸小孩的头:“行啊!下周直播的时候,你们来帮忙递玉米!”小孩们欢呼着跑开,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
小孩们刚跑远,王大胆的手机就响了,是粉丝群里的管理员发来消息:“好多粉丝问下周能不能线下参与,要不要统计人数?”王大胆眼睛一亮,举着手机跟柳叶澈说:“咱搞个线下体验呗!让粉丝来地里亲手掰玉米,还能一起吃烤玉米!”
柳叶澈停下手里的砂纸,想了想说:“可以是可以,但得提前跟村里说一声,安排好停车和路线,别到时候乱了。”王大胆立马拍板:“我去跟村支书说!他肯定支持咱给村里宣传!”说着揣起手机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又折回来,抓起桌上的两个馒头:“忘了带早饭,路上吃!”
柳叶澈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继续打磨烤架。没一会儿,王大胆就兴冲冲地跑回来,手里还攥着张纸:“村支书同意了!还帮咱划了块停车区,说再叫两个村民帮忙维持秩序!”他把纸递给柳叶澈,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停车区位置和注意事项,“你看,咱还能让粉丝自带小篮子,掰多少带多少,按市场价算,也给村民添点收入!”
柳叶澈接过纸,点点头:“这个主意好,既让粉丝有体验感,又能帮村里。”正说着,王大爷扛着捆干树枝回来:“烤玉米得用干松木,烤出来有香味!”王大胆赶紧迎上去,接过树枝:“爷爷,您这准备得也太全了!”王大爷笑了:“咱得让城里来的朋友,尝尝咱农村的好东西!”
院子里,烤架泛着木头的光泽,干树枝堆在一旁,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连风里都带着期待的味道——下周的玉米地直播,好像已经能闻到烤玉米的焦香了。
离直播还有两天,王大胆和柳叶澈开始收拾网友寄来的“线下体验礼包”——里面装着印着“槐仙笑脸”的小扇子、手写的玉米地导航卡,还有包自家炒的南瓜子。王大胆蹲在地上,把礼包一个个摆整齐,嘴里还念叨:“得让大家一来就有回家的感觉!”
柳叶澈则在一旁核对线下人数:“目前报了二十个人,都是从周边城市来的,最远的是从隔壁市坐高铁来的。”他指着名单上一个备注“带孩子来认庄稼”的名字,“这个家庭还问能不能挖点红薯,我跟阿姨说了,留了块红薯地给他们体验。”
王大胆一听,立马跑去菜园找他妈:“妈!给体验的粉丝留块红薯地呗!让他们挖着玩!”王大胆妈正在摘茄子,笑着点头:“早给你留好了,就在玉米地旁边,红薯都长得圆滚滚的!”
当天下午,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也来帮忙了——有人帮着在玉米地插指示牌,有人用颜料在石头上画卡通玉米,还有人把王大爷准备的干松木劈成小块,装在竹筐里。王大胆举着手机拍了段短视频,发在粉丝群里:“家人们看!玉米地已经布置好啦,就等你们来掰玉米、烤玉米!”
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有人发“已经收拾好小篮子了”,有人问“烤玉米能加黄油吗”,还有人晒出高铁票:“明天就出发!”柳叶澈看着手机,笑着对王大胆说:“你看,大家都盼着来呢。”王大胆挠挠头,望着远处的玉米地,夕阳把玉米穗染成了金红色:“咱得让他们来了就不想走!”
晚上,王大胆家的厨房还亮着灯——王大胆妈正在炸花生米、腌萝卜干,准备给第二天来的粉丝当零食;王大爷坐在院里,用竹条编小篮子,说要给每个来的小孩送一个;柳叶澈则在整理直播脚本,把“怎么分辨甜玉米和糯玉米”“烤玉米火候怎么控”都写得清清楚楚。
乡村的夜晚很静,只有厨房的抽油烟机声、竹条的摩擦声,还有偶尔传来的虫鸣——这些细碎的声音凑在一起,像在为即将到来的热闹提前伴奏。
直播前一天,天还没亮,王大胆就被窗外的动静吵醒——推开窗一看,李叔正带着几个村民给玉米地浇水,水雾裹着晨光,把玉米叶衬得更绿了。“李叔,咋这么早来浇水?”王大胆趴在窗边喊。李叔直起身,擦了把汗:“让玉米吸足水,明天掰的时候更嫩,烤着也甜!”
柳叶澈也醒了,拿着笔记本跟王大胆往玉米地走。刚到田埂,就看见插好的指示牌——“直播区往这边走”“红薯地体验区”,石头上画的卡通玉米歪着头,像在打招呼。柳叶澈蹲下来,摸了摸指示牌的底座:“插得挺稳,下雨也不怕倒。”王大胆则跑去看红薯地,扒开土缝瞅了瞅:“哟!红薯都快把土顶破了,明天粉丝肯定能挖着大的!”
回到家时,王大胆妈已经蒸好了一大锅馒头,还煮了鸡蛋:“中午让帮忙的村民在这儿吃,别让人家饿着。”王大胆刚拿起个馒头,就听见院门口有人喊——是提前一天来的粉丝,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孩,手里还拎着箱水果:“胆哥、澈哥,我们提前来帮忙!”
小孩一进院就盯着王大爷编的竹篮子,眼睛亮晶晶的:“爷爷,这个篮子能送给我吗?”王大爷笑着把刚编好的小篮子递过去:“专门给你编的,明天去掰玉米,用它装!”小孩抱着篮子,跟着王大胆去看烤架,嘴里还念叨:“明天要烤最甜的玉米!”
傍晚,夕阳把玉米地染成金红色,帮忙的村民和提前来的粉丝一起,在玉米地旁搭了个小凉棚,挂起串灯。王大胆举着手机,对着镜头说:“家人们,明天早上七点,玉米地直播准时开始,线下的朋友已经到啦,烤架也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一起吃烤玉米!”
弹幕里满是“明天见”“好期待”,还有人发“已经定好闹钟了”。柳叶澈站在凉棚下,看着远处打闹的小孩和聊天的村民,风里飘着玉米叶的清香——明天的热闹,好像已经提前裹着烤玉米的焦香,飘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