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实实在在相信科学的人,从不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事。”
他继续说道。
“生死有命,轮回转世什么的,都是骗人的。别想太多,不是还有我在你身边嘛。”
他压根没往心里去,只当是她这几天赶路太辛苦,脑子乱了。
连日奔波,舟车劳顿,情绪难免波动。
陆黎辰心想,或许只是她一时心绪不宁罢了。
等休息好了,这些奇怪的想法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周文琪也笑了笑,点点头,声音轻柔:“嗯,可能是最近太疲惫了,总是莫名其妙胡思乱想。”
两人正准备换个话题。
忽然身后传来一道低沉又洪亮的声音。
“陆厂长,真巧啊!”
“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你们两口子,真是缘分不浅!”
一位五十岁上下、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笑着走上前。
他身穿一套深灰色手工剪裁的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他主动伸出手和陆黎辰握手。
“老朋友了,不用客气。”
他说着,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
“哪里的话,贺老板,我也挺意外能在这见到您。”
陆黎辰连忙回应,态度恭敬。
他站直了身体,与对方平视,语气热络地说道:“这位是我太太,周文琪。”
“琪琪,这位是贺涵贺老板,我们钢厂的合作方,市里有名的造桥工程老板。”
陆黎辰一边介绍,一边微微侧身,示意两人认识。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贺涵的尊重。
贺涵是个老江湖,早已阅人无数。
一眼便看穿了陆黎辰这个厂长一向对他客客气气、处处示好。
这种姿态他见得多了。
权力之下,总有攀附之人。
但他并不反感,反而乐于享受这份敬意。
再看眼前这位周文琪,气质沉稳,说话得体,一举一动皆显修养。
她身穿一袭淡蓝色旗袍,面料柔软光滑。
立领盘扣,裙摆及踝,勾勒出她纤细却不失端庄的身形。
郎才女貌,夫唱妇随,羡煞旁人。
他听说陆黎辰这次是受邀参加科技展会,早也听说过他这位太太的名头。
祖上三代经商,家底雄厚,人脉广泛。
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她本人却从未沾染颓气。
反而以极强的韧性和智慧,在商界与社交圈中稳稳立足。
如今亲眼一见,果然不一般。
不止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连丈夫的工作都能插上手。
这一点,更让贺涵暗暗称奇。
“陆厂长,真是有福气啊。早听说夫人精明能干,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贺涵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坐在对面的周文琪。
“您过奖了,贺老板太抬举我了。”
陆黎辰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的双手轻轻搭在茶几边缘,指尖并未用力。
多年的钢铁行业打磨,早已让他练就了一身应对商场风云的本事。
他知道,贺涵嘴上说的是夸赞,实则另有所图。
但此刻无需点破,只需应和即可。
在钢厂干了这么多年,他早就摸透了商场上的门道。
从采购到生产,从谈判到签约。
哪一步不是明里暗里的较量?
除了女人的心思总让他捉摸不透,别的事他都心知肚明。
尤其是像周文琪这般聪慧果决的女子,更非一般内眷可比。
“这哪儿是抬举?我说的可是实话。”
贺涵摆了摆手。
“我听说,厂里那个新实验室,还是夫人提议建的吧?”
他终于把话题引向了正轨。
这件事他早已通过内部渠道查证过。
但他故意用“听说”二字,留出余地,也好观察对方反应。
“自从成立实验室搞研发,钢材的技术提升了,销售渠道也不再单一。订单量翻了不少,全靠夫人的主意。”
陆黎辰语气平缓,话语中却不自觉流露出一丝骄傲。
他说的是实情。
去年初,正是周文琪提出要建立独立技术实验室,引入高校科研团队,突破传统高碳钢的瓶颈。
起初不少老干部反对,认为投入太大、见效太慢。
但周文琪坚持己见,甚至亲自对接专家、撰写方案。
不到一年时间,新产品便通过认证,拿下几个大额长期订单,利润增长超过百分之四十。
“周小姐年纪轻轻,思路这么清晰,眼光又远,简直是陆厂长身边的顶梁柱啊!”
贺涵这次干脆转向周文琪,眼神真挚。
他不再绕弯子,直接将赞誉送到了她面前。
若想日后深入合作,绕开她根本不可能。
而他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以项目为引,拉近与她的关系。
他接触过的独立女性不在少数。
但像周文琪这样头脑清楚、做事利落,还能在事业上给丈夫实实在在助力的,还真没碰上几个。
许多所谓的“独立女性”要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而周文琪却能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这样的女人,既有智慧又有格局,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感谢贺老板这么说,我和他是一家人,帮他是本分,没啥可说的。”
周文琪微微一笑,语气平和。
贺涵一向见惯了各种人物。
有人逢迎巴结,有人故作清高,也有人急于表现。
可周文琪完全不同,她从容得体,言谈有度。
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冷淡疏离。
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气质,让她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贺涵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心中暗暗点头。
“林先生到了,快看那边!”
一道略带激动的声音骤然响起。
人们纷纷转头张望,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方向。
“你听说没?他这次搞出来的电子芯片,可是头一回在国内站稳脚跟!”
“以前都是进口的天下,现在总算有人杀出来了。”
“可不是嘛,这回可是真真正正打破了国外垄断。”
几个人正聊得起劲,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骚动。
原本还维持着基本秩序的人群开始向前涌动。
保安急忙上前维持秩序,试图隔出一条通道。
闪光灯接连亮起,记者们迅速调整设备,将镜头对准入口处。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情绪。
“林先生,您这次研发的芯片技术可是国内首创,想问问您之后有什么打算?还会继续在国内发展吗?”
一名戴着耳机的女记者抢先进入提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