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昭将写着电工名字和地址的纸条收进口袋,指节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的沉闷声响,在静谧的夜里戛然而止。
矿上的事情,像一张正在收紧的网,需要耐心,也需要时机。
而生活,却不会因为一张未收的网而停下脚步。
几天后,市电影制片厂正式开机,拍摄地点选在了城郊一处废弃的老厂房。
天刚蒙蒙亮,沈秀兰就起了床。她把电器行的事情暂时交给了林婉如和小琴,自己则专心致志地陪着叶妍。
这是女儿人生中第一件大事,她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坐着制片厂派来的客车,一路颠簸到了片场。
所谓的片场,不过是几间空旷破旧的厂房,四处漏风,墙皮剥落得厉害。
冬日的寒风从打碎的玻璃窗里灌进来,刮在人脸上,像刀子一样。
道具简陋,几张掉漆的桌椅,一个搪瓷脸盆,就算是主要场景。
同组的还有其他几个小演员,都是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不合身的戏服,冻得鼻头通红,却没一个哭闹的。
拍摄的间隙,他们就聚在一起,用小石子在地上画格子,或者追着一只在墙角打转的野猫,咯咯的笑声在空荡荡的厂房里回响,给这片萧瑟之地添了几分生气。
叶妍换上了戏里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棉袄,梳着两条小辫子,脸颊被冻得红扑扑的,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她没有丝毫的怯场,反而觉得新奇又好玩。
“各单位注意!准备了啊!第一场,第三镜,开始!”
导演吴刚一声令下,喧闹的片场瞬间安静下来。
这场戏,是叶妍扮演的小女孩在寒风中等待外出打工的父母归来。
她需要独自站在厂房门口,眼神里要有期盼,也要有被冷风吹得发抖的无助。
叶妍走到指定的位置站好。她想起沈秀兰前一晚对她说的话:“你就想,妈妈出门了,天黑了还没回来,你一个人在家里,又冷又怕,是什么感觉?”
她想着想着,小小的身子真的开始微微发抖。
她抱紧了双臂,踮起脚尖,一遍遍地望向远方空无一人的土路。
北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吹乱了她的头发。她的眼神从最初的明亮期待,慢慢变得有些黯然,最后,一丝委屈和害怕浮现在她的小脸上。
“好!过!”吴刚盯着监视器,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孩子,有灵气。”
沈秀兰站在不远处,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她没有上前去嘘寒问暖,只是默默地拧开保温杯的盖子,准备等女儿下场时能喝上一口热水。
拍摄进行得很顺利,吴刚对叶妍的表现赞不绝口。
可到了下午,却出了状况。
有一场戏,需要另一个小男孩撕心裂肺地大哭。
可那孩子也许是累了,也许是怕生,任凭副导演怎么哄,就是挤不出一滴眼泪,只是瘪着嘴,一脸倔强。
“怎么回事?哭不出来?”吴刚的眉头皱了起来,整个剧组都停了下来,气氛有些凝重。
孩子的妈妈在一旁急得满头是汗,又是吓唬又是利诱,那孩子反而把头埋得更低了。
眼看天色渐晚,光线越来越差,再拍不成今天就得收工。
沈秀兰看着那个不知所措的小男孩,想了想,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一颗大白兔奶糖,慢慢走了过去。
她没有跟孩子讲道理,也没有催促他,只是在他面前蹲下,把糖纸剥开,递到他面前。
奶糖的香甜气味飘散开来。
“你叫小虎,对吗?”沈秀兰的声音很轻柔。
小男孩抬起头,怯生生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阿姨跟你说个事儿。”沈秀兰把糖塞进他手里,轻声说,“你看,天快黑了,吴导演他们都想回家吃饭了。你要是再不哭,大家今天就都回不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家里等着呢。”
她顿了顿,指了指远处焦急张望的男孩母亲:“你妈妈也饿了,她从早上就陪着你,一口水都没顾上喝。你乖乖地拍完,我们就能早点回家,让你妈妈也歇一歇,好不好?”
她的话很简单,没有一句是催促他“哭”的,却句句都戳在了一个孩子最柔软的地方。
小虎捏着那颗糖,看了看一脸疲惫的吴刚,又看了看远处眼眶发红的妈妈,一直紧绷的嘴角突然一撇,“哇”地一声,豆大的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哭得比剧本要求的还要伤心。
吴刚立刻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快!开机!”
摄影机立刻对准了那个哭得喘不上气的小男孩,一条本来看来要泡汤的镜头,意外地完美通过。
危机解除,剧组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吴刚特意走过来,对着沈秀兰点了点头:“今天多亏你了,大姐。你比我们这些专业的还会做思想工作。”
孩子的妈妈也连连跑过来道谢,脸上满是感激。
沈秀兰只是笑了笑,摆摆手,又退回到了人群之外,仿佛刚才那个四两拨千斤化解难题的人不是她。
收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回到四合院,一股饭菜的香味就扑面而来。叶昭已经做好了晚饭,正和叶邵凯、团子在饭桌前等着她们。
“妈妈!姐姐!”团子迈着小短腿第一个冲了过来。
叶妍虽然累了一天,精神却异常亢奋。她一进屋就叽叽喳喳地讲起片场的趣事,讲吴导演怎么夸她,讲她和小伙伴怎么玩游戏,讲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吴导演说我演得好,还奖励了我一朵小红花呢!”
她献宝一样从口袋里摸出一朵皱巴巴的红纸花,递给沈秀兰看。
“我们小妍真棒!”沈秀兰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叶邵凯在一旁听得入神,眼睛里闪着羡慕的光。
叶昭没多说话,只是默默地给叶妍盛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又往她碗里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
“快吃吧,累了一天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
饭桌上,灯光温暖。叶妍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叶邵凯认真地听着,团子学着姐姐的样子手舞足蹈,一家人笑声不断。
沈秀兰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幕,看着女儿脸上从未有过的自信光彩,心里被一种温热的情绪填得满满的。
矿上的暗流,生意的烦恼,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遥远。
她知道,为女儿推掉几天生意,是值得的。这童年里闪闪发光的一天,是再多钱也买不回来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