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红缨这样偷偷抱着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不同。
这些赶来支援农场建设的人都是真心以此为荣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打心里认为,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开发荒原,成为一个农场的建设者,为祖国建设添一份力是无上的荣光!
红缨觉得,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真的太可怕了。
强大的可怕。
虽然所有搜寻到的记忆中,这个国家还有些残破,但它已经焕发新的生机,红缨想,也许不用多久的未来的某一天,这个有着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一定会重新站立在世界之巅的。
她何其幸运,重活一回,不但有了健康的身体,有家人朋友,更是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希望!
这样一想,红缨也慢慢开怀起来。
殊不知看到她终于恢复了精神,宋教授带领的这一组成员跟其他几个与红缨相熟的人都偷偷松了口气。
红缨对外的年纪只有十九岁。大家都害怕她年纪小,经历少,心思单纯,再因为事情想不通最后想不开受打击!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不是刮大烟炮出不去门的天气,荒原勘测就一日不停。
到二十一日,勘测组跟设计组共同选定了农场总场部的地址,在拟规划的农场耕地中心偏北一点的一个地方。
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场长王海坤以及苏国农业部谢马洛夫的带领下,此时参与农场开荒前期建设的人们都来到了农场总部的选址处,在此举行了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后的短会上,场长王海坤宣读了中央下达的文件。
同时也宣布,本次龙苏合作建设的大型谷物农场正式定名为:兴盛农场。
关于建设农场,黑省日报的记者罗铭之后曾发表过文章,该文章中提及了关于建设兴盛农场事宜:
“勘测历时50多天。
龙苏两国的勘测队员们,在二百四十公里的地界上,埋下了一百六十四根大界桩。划分了五个分场的场界以及十三个生产队的地界。
期间,对现有提防以及田间排水渠道都做了勘测。勘测结束,专家们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设计规划工作……”
“专家团于12月21日确定了农场总场部,位于农场耕地中心偏北部,该区域海拔较高,地势平坦。
并于确立总场部第二日,即12月22日在总场部选址的中心处,举行了升旗仪式。
那日,总场部中心树立了一根十几米高的旗杆,十三点三十分,升旗仪式开始。
由场长王海坤亲手把红旗升到旗杆顶端。”
多年以后也许再无人知晓把荒原变成一片农场要经历多少艰辛,但当下的人们却是每时每刻都在燃烧自己,奉献着热忱。
看着那一面红旗冉冉升起,在风中飘舞的的时侯,红缨看到好多人都眼眶发红。
奇异的是,她竟也觉得心绪不那么平静。
她从来不知道,一面旗帜,一首歌曲会让她情绪激动。
但偏偏此刻,她就是生生的感受到了那股子激动。
红缨以往觉得末世生存很苦,重活一回,她觉得这个世界其实也挺苦。
可同样觉得苦的日子,却偏偏让她感受到了不同。
末世的苦,是挣扎,是惶恐,是朝不保夕。
而这里的苦,是每日顶风雪回到住处后,那一个温暖的火炉,那一顿热腾腾的饭食,是那放在背包里的,时不时可以拿一块来甜嘴巴的糖果跟巧克力。
在这里,苦过了,之后总会有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
苦,也是有希望,有奔头儿的!
到这一刻,红缨终于可以毫不违心的说,她喜欢这里!
54年的最后一天,在龙国最北的地方,一群守望荒原,准备建设兴盛农场的人们,依旧怀着热情在工作着。
土地整理考察组的测量队员们,踏着荒原的大雪,做了最后一次场界测量。
所有人都在愉快的劳动中,结束了一九五四年。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红缨这一组结束了工作,披着风雪回到驻地。
随后就被人拉到了新布置起来的,烛火辉煌的俱乐部里。
看着人们喜气洋洋的脸,红缨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之后她才明白,原来,大家这么开心是因为,今天大家要在这里过除夕。
过年。
董红缨记忆里有但对于红缨来说却极其陌生的词儿。
听着上头一个搞农业科学的同志正激情澎湃的讲: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荒原上过除夕,这也是最有意义的个除夕!
我是多么幸运啊!因为我今天是建设祖国农业最前线的一名尖兵!……”
等他发言结束,陆续有人起身,大家站成排,有人报幕:
原来,接下来这个,是个合唱节目。
合唱团的这些人也不是专业歌手,只是他们的歌声,热情洋溢,真情奔放:
“……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
为我们点燃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
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
是那条条的河
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
献给祖国人民
……”
这个歌曲红缨也在广播里听过,歌名叫做《勘测队员之歌》。
这首歌唱给在场的人,当真是十分合适的。
让红缨意外的是,合唱团里竟然还有李延才。
此时他额头的伤口已经变成了一块核桃大的青色纹,但他毫不遮掩的站到了合唱团最前一排。
人们也无人嘲笑他的丑陋,在大家唱过后,还纷纷献上热烈的掌声。
这是红缨长这么大过的第一个年,也是来到这个新世界后,过的第一个新年。
怎么说呢?
看着昔日忙碌的人们,此时在尽情的歌唱、欢笑,红缨突然觉得眼前的景象也蛮诗意的。
红缨就在这种诗意中,跟着一群热情洋溢的人守岁,然后一同迎接新的一年,新的一天。
联欢会结束,人们陆续散场。红缨跟着宋教授等人一同出来打算回住处,结果不远处战士营帐外看到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
那人看到红缨出来,大步走过来,然后看着红缨说:
“红缨!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