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冷静而克制地记录着李停女的前十八年的生活。
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却处处充满着窒息感。
李停女是家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那个,是饭桌上永远只能吃剩饭的那个,是姐姐和弟弟都有新衣服,而她永远穿着洗得发白旧衣服的那个。
她像一株被遗忘在角落的野草,沉默又坚韧地活着。
连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是政府来家里教育了一番,才让她上。
但是为了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她答应包揽了家里所有的重活。
可当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初中毕业,以为能继续上学时,家人却已经计算好了她的价格。
打算将她卖给邻村一个年过半百的老鳏夫。
她逃,被抓回,换来一顿毒打。
被绑着送去的那一夜,李停女揣着一把生锈的菜刀,准备杀了那个男人,再了结自己。
是她的初中老师,在最后一刻带来了希望。
带来了警察和妇联的人,并且告诉她,有一位好心的城里人愿意资助她读完高中。
李停女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在村里的风言风语和家人的冷眼中,拼了命地学习。
高考之后,她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录取通知书。
却不知道,那封来自京城名牌大学的信,早已被父母藏起。
他们准备等她死心后,就让她跟村里的姐妹一起,去南方打工。
村里有家姑娘就在南方,每次回来都穿的光鲜亮丽,给家里都盖了新房子。
最后的希望,也要被掐灭。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李停女站在大学校门口。
她剪掉了长发,穿着一身干净的旧衣服,手里紧紧攥着两样东西。
一份是她自己去教育局补办的录取通知书。
另一份,是签着她名字的,和家里断绝关系的协议书。
镜头缓缓推近,定格在她那张年轻却写满沧桑的脸上。
没有笑,也没有哭,只有一种暴风雨过后的平静。
她终于,走出了那座大山。
至于她的未来是否光明,已经不需要电影来叙述。
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吕向阳本人,就是最好的答案。
灯光亮起,伴随着片尾曲,影厅内响起被压抑的啜泣声。
许多女性观众,早已感动的泪流满面。
这种来源于现实改编的内容,太戳中人心。
施晴和片方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也是流泪满面。
看着荧幕上看到四年前的自己。
那张倔强的的脸庞。
既熟悉又陌生。
那个时候拼尽全力的自己,演得真的很好。
也很高兴,这部电影能被看到。
施晴拉起身边同样哭得不能自已的导演吕向阳,走到荧幕前。
主持人哽咽着上台,开始映后交流环节。
话筒递到吕向阳导演面前时,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情绪。
吕向阳的声音还带着一丝沙哑:“我知道,这个故事可能不讨喜,甚至会有人觉得,这是在刻意贩卖苦难。”
“但我想说,它不是虚构,它是一块伤疤。是我自己的,也是我身边很多女性朋友的。”
“我们把它揭开,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希望大家能看到,伤口真实存在过。”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身边的施晴,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欣赏。
“我要谢谢施晴。”
“四年前,我拿着这个不被看好的本子找到她时,她用了一个下午看完了剧本,然后认真地对我说:导演,我演。”
“在拍摄中,她没有问过我该怎么哭,怎么崩溃。”
“她问我的是,李停女在深夜里,一个人望着大山的时候,在想什么?”
“是她的这份理解,才让李停女这个角色,真正地活了过来。”
“她不是在扮演一个角色,她是在为所有像李停女一样,在黑暗中挣扎过的女孩发声。”
吕向阳导演的话音落下,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施晴给了这位坚韧的女导演一个深深的拥抱。
在吕向阳耳边轻声说:“谢谢您,吕导,谢谢您愿意讲述这个故事,也谢谢您,愿意相信我。”
就像很多业内人在上映前不看好《二女儿》一样。
这部电影承载了太多的沉重与真实,注定不会像商业片一样吸引人。
从点映到正式上映,市场的反应冷淡得让人心凉。
甚至排片率一天比一天低,在同期上映的商业大片夹击下,几乎毫无声息。
施晴对此早有预料,心态反而很平静。
这部电影的宣传能力有限。
一方面是经费有限,另一方面是上映本就不易,更不适宜扩大营销。
口碑发酵,是在上映的第四天。
有一部分是本身就对这部电影感兴趣,有部分是受盛寒、曲尽欢、纪青瑶、许晖、姚顺、成城、杜琳琳等在大眼上推荐。
而这些网友看完电影之后,成为了第一批自来水。
网络上,关于《二女儿》的评论开始爆炸式增长。
【我就是家里的“二女儿”,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话就是“你是个女孩,将来总是要嫁人的”。电影的每一帧都像刀子扎在我心上,我从头哭到尾。】
【年度最佳电影!施晴奉献了她迄今为止最好的表演,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倔强与破碎感,完全不像演的。她就是李停女本人!不给一个影后不给她我第一个不服!】
【这电影后劲太大了,它不是在卖惨,它是在质问,在呐喊。看完只想给我妈打个电话,抱抱她。】
【我一个大男人,在电影院哭得口罩都湿透了。想起了我那个没读过多少书,却拼了命把我送进大学的姐姐。】
无数类似的评论在各大社交平台涌现,将《二女儿》这部险些被市场淹没的电影,硬生生从低谷中托举了起来。
当施晴收到吕向阳导演发来的喜讯时,她正身处冯国豪导演的新电影《停止的时间》剧组。
她拿着手机,指尖微微颤抖,眼眶不受控制地湿润了。
今年下半年的电影市场本就冷淡,文艺片更是步履维艰。
但凭借着最初积累的口碑,和随后自来水推荐下,《二女儿》经过最初排片惨淡、票房遇冷之后,迎来了口碑的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