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娘不愧做了很多年馒头,虽然瘦瘦的,手上劲却很大,揉面的功夫连大姑都比不上。
廖歆儿教了她如何使用模具,她很快就掌握了。每种造型需要哪些形状,需要几个,也只要看个一两次就记得。
揉面,切面团,压模具,她一人就把这些活包了。
沈云姝在每个模具上都做了数字标记,并教哑娘辨认。哑娘从前跟着丈夫做生意,数字是识得的,当即就记住了,需要什么样子的,喊一声,她就立刻印好送来。
这下连同大姑梁珍儿都可以帮着做造型,沈云姝的工作量一下就小了很多,除了几个最大最繁复的主造型,其他都用不着她动手了。
馒头做的太快,差点来不及蒸,幸好隔壁铁匠铺把两个铁炉子送了过来,五个灶同时开锅,这才没耽误。
等所有人一口气做完两个馍塔,才发现竟只花了三个时辰!
“真是怪气,三四百个馒头嘞,这么快就做完了?”沈玉春瞧着装满了三桶的花饽饽,都有些不敢相信。
“是,这多亏了哑娘。”沈云姝朝哑娘一笑,比了个大拇指,“太厉害了!”
哑娘脸一下子就红了,连连摆手。
“这些话待会再说,快来吃饭吧,忙到现在都还饿着呢!”
王氏从晌午就进来转了好几次,见所有人都专注地干活,忙得热火朝天的,根本没想起午饭的事来,灶又都被占着,干脆去对面的醉香楼叫了几个菜和一盆饭送来,这会都放凉了。
她这么一说,大家才觉得饿了,都围坐了下来,哑娘还要蹲到一边,被沈云姝挽住胳膊拉在了身边。
“揉面这么费力气的活,就是要多吃才干得动。您就坐这,好好地把肚子填饱,我还指望您给我帮大忙呢!”
哑娘羞涩地抿抿唇,在王氏和沈玉春的热情招呼下终于没再拒绝,小心翼翼地在桌角落了座。
“这就对了,都是自己人,别那么见外。”
王氏笑呵呵地把盛满饭的大海碗装给她。
“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在我这把身体养好些,小枣子还指望你照顾呢!”
哑娘捧着碗,雪白晶莹的白米饭散发着淳朴诱人的香气,钻进鼻子,勾的她鼻尖一酸。
她腾出一只手比划了下,然后拿起筷子就大口地吃饭。
菜都不用吃,一口接一口的白饭。
清香,软糯,微甜。
好好吃饭,好好干活,为了她的小枣子。
沈云姝看得眼酸。
失去庇护的妇人带着孩子,要寻一丝生路,如何艰难。
幸好,她还可以帮上一点忙。
醉香楼的菜自然比不上沈玉春的手艺,可大家都饿了,吃得也很香,结束的时候,桌上是一扫光,连汤汁都不剩。
下午沈云姝和沈玉春分开送馍塔,回来天还不晚,沈云姝难得有了空闲,凑到王氏身边把昨天列的菜单念了一遍。
“海带,虾皮,干贝?菌干,银耳,牛舌?羊肚,羊排,羊腿?”王氏越听越震惊,好气又好笑,“你干脆让我买只羊算了。这些东西样样不便宜,你是想把挣的银子全都吃到肚子里?”
“当然不是,这不是替大姑研究新的菜谱吗?之前那个适合平民百姓,这回研究个更讲究的,卖给有钱人,挣得更多嘛!”沈云姝稍微有点心虚,“再说,天眼看就凉了,买点羊肉煨个汤,补补身子嘛!您看大伙每天干活多累呀。大姑和珍儿每天鸡不叫就起,一直忙到天黑,其他人也是跟着咱团团转,咱们把饭菜做好点,也是回报大家嘛!”
王氏宠溺地点点她的额头:“你呀,说得好像娘小气似的。还不是你爹他们在等着,娘才算计些。得了,每个月五两的菜钱,买什么我不管,满意了不?”
前两天沈云姝把刘掌柜给的巨额银票给了王氏,王氏心里有了底,这会也是财大气粗了。
五两银子够三口之家扣扣搜搜一年的伙食了。
“满意满意,娘最好了!”沈云姝搂着王氏,还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买菜经费有了,但是暂时没买那些东西,而是把过几天宴席要做的几个大菜又练习了一遍。
到了李大娘亲戚接媳妇这天,完成了早上的任务,晌午简单吃了一口,除了杜锦香,王氏和廖歆儿,所有人都一起出发了。
李大娘亲戚姓邱,住在城南西头的帽子胡同。小两进的院子,所有房间都用上,院子也摆了五桌,还是放不下,最后一桌放在了隔壁邻居家。
沈云姝到的时候,小院里已经布置地喜庆热闹,桌椅都支好了。
邱大娘正端着一盘子花生准备拿去新房,见沈云姝来了,连忙迎上来。
“到了!来来来,这边。”
又见后头提着锅的沈玉春,赶紧又指指旁边门口架了几块木板的屋子。
“灶房在那,东西都收拾好了,在里头呢!”
沈云姝和廖源跟着邱大娘在客厅主桌边把馍塔架起来。邱大娘一看到沈云姝送的那龙凤呈祥的喜馒头就眼放红光,一个劲地夸好看气派,嘴都要咧到耳根了。
“宴席结束这个喜馒头,大娘可以放到新房,新嫂子看到肯定也高兴,知道大娘重视她呢!”沈云姝笑道。
“哎呀,这个主意好!大娘记着!”
这边安顿好了,沈云姝和廖源就去灶房帮忙。
邱大娘家的几个妇人亲眷早间已经把菜都洗出来了,圆桌上满满当当。城里作席面的师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做菜时不能围观,未免泄露手艺,所以这会灶房里只沈玉春和梁珍儿两个人。
廖源不擅长做饭,自动领了烧火的活计,沈云姝撸起袖子帮着梁珍儿切菜备料炒料。哑娘力气大,剁肉的活就交给了她。
工序已经在前段时间盘复优化过。费时间的卤猪蹄猪脊骨先焯水入锅慢慢炖着,糖醋小排的排骨需要炖到熟软才好入油锅,也要优先安排。剩一个锅,先来小火慢煎的蛋皮。
沈玉春这边煎好一块,那边沈云姝和李珍儿就拿去卷了起来。
蛋皮煎好,排骨也煮的差不多了,捞出来,开始煮洗好的猪肺猪肚和猪大肠。
捞出的排骨裹上调好的面糊,油锅烧热,少量多次地炸到外壳酥脆,堆成小山备用。
这功夫,猪蹄这锅也煮好了,撤了锅,把沈云姝定制的铁网架上铁灶,改用炭火。把猪蹄晾干戳些小洞,抹上酱油和一点糖水,上架子开烤。
锅子腾出来开始用鸡架熬汤。
入了秋,日落时就开始凉了,吃凉面不太合适,沈云姝就打算换成鸡汤面,再放几朵改了十字花刀的干香菇,好看好吃。
猪下水捞起来,把鸡肉蒸上。蒸好后切成块,整齐地码进盘子里,看起来有头有尾,像完整的一只鸡,再淋上葱油,唯一一道凉菜就好了。
猪蹄烤到九成,猪下水煮好捞出切成细条,咸蛋黄准备好,菘菜心煮软,再把需要蒸的鱼和翡翠白玉卷上蒸架摆好,众人坐着歇了口气。
等门口一连串的鞭炮声响起,立刻再次开火,完成最后一步。
前头仪式做完,邱大娘小跑着进来通知上菜时,几十个热气腾腾的盘子已经摆出来了。
“哎哟,这么快!”
邱大娘顿时眉开眼笑,朝院子里高声喊了句“开席嘞!”,亲近的妇人们都涌过来帮着端菜。一面出菜一面上菜,流水般地上桌,客人们还没欣赏品尝完上一道,下一道就又呈上来了。
待最后一道鸡汤菘菜心上桌,十个菜还全乎地摆在一起,满满一大桌,香气四溢,色泽鲜亮。
金黄的蟹粉豆腐和葱油鸡,雪白的菘菜心,酱色的糖醋排骨,焦黄表皮的猪蹄,翠绿的白玉卷,火红的水煮肉片,沈云姝在灶房都能听到外头客人的夸赞和称奇声。
“大姑,成了!”
她笑盈盈看向沈玉春,后者擦擦头上的汗,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总算没白费你这么多心思。”
待最后的面条上了,邱大娘找了个空档来结了工钱,又狠狠夸了几句,说是比在李大娘家吃的那回还要好。
“哪回吃席大家上桌不是抢的?今儿奇了,咱这菜端上去,全都抢着看稀奇,拉着我问是什么菜,咋这香,这漂亮?那个什么白玉卷,哎哟,都舍不得下筷子,还有那猪脊骨,几个喝酒的老爷们一个劲地夸,还让我以后也给他做嘞,美得他!”
“您满意就成,要是有机会,也给咱介绍介绍生意。”
比起上次的仓促,这回所有菜都做得更令人满意。火候时间都到了,就连沈云姝也挑不出什么细节的毛病,邱大娘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肯定的!今儿他们尝了你们的手艺,下回办事肯定找你们,放心吧!”邱大娘爽利地应了。
结了账,把带来的灶和锅都收拾妥当,沈云姝一行人趁着天黑前赶回了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