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事说了,你田叔田婶立刻就找来了哑娘,哑娘也愿意帮忙。她手脚利落,从前也跟着夫家卖过馒头,做起来上手快。”王氏解释道。
沈云姝看向坐在对面神情局促的妇人,脑中立刻有了印象。从前在流民村见过几次,瘦小的身躯,总是抢着干活,身边还有个叫枣子的小萝卜头跟着。
“小枣子没跟来吗?”
哑娘不能说话,耳朵却是好的,连忙做了几个手势,王氏替她解释:“咱这地方小,孩子也没个伴,小枣子在村子里有人照看,就没带来。铺子里不忙的时候,就让哑娘回去看看孩子。”
哑娘点头,朝沈云姝笑了笑。
“哑娘不容易,家里人都没了,就剩个小枣子。我和你田叔商量了,一个月给一两的工钱,她们孤儿寡母的也好攒点家业。”王氏叹道。
村子里的人都是逃难来的,几乎都在灾祸中失去了家人,哑娘的境遇则要更难些。她一个弱女子,又不会说话,如果没有留在流民村,不敢想象如今会是什么样。
“这事娘说了算就行。”沈云姝没意见。
这时,哑娘却抬头,忙忙地比划了几下。
王氏摆摆手:“不用,我信得过你。”
哑娘却很坚持,又比划了一遍。
王氏叹了口气。
“娘,怎么了?”沈云姝问。
“临走前,你田叔说让哑娘跟咱签个契,不能泄露咱的手艺和方子。哑娘听进去了,这会让咱们写契呢!”
沈云姝恍然。
田叔自来对她家的事上心,有此叮嘱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哑娘与他们是在逃荒路上认识的,毕竟不知根底,防一手也属人之常情。
沈云姝想了想,道:“那就写吧,费点笔墨而已,两边都安心。”
沈云姝毛笔字一般,杜锦香代为执笔,写了一个简短契约,要求哑娘在做工期间,不得将铺子里任何产品的制作流程和材料透露出去。一字一句念给哑娘听,没什么问题,两边一块画了押。
王氏将哑娘安顿在厢房,她只带了一个小小的包袱,两三件衣裳,东西少得很。
倒是田叔又送了许多瓜果蔬菜,还有两篮子鸡鸭蛋,沈云姝十分惊喜。
“小鸡小鸭下蛋了?”她摸了一个青壳鸭蛋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可有分量。
王氏笑道:“可不是,我去瞧了,那些鸡鸭养的可肥,李大爷没事就去溪里网些小鱼小虾,剁碎了喂,好几天前就开始下了。头开始得隔天一个,再过一个多月就能一天一个了。”
两篮子满当当的蛋,看着就喜人。
沈云姝看着一篮子鸭蛋,之前的主意又冒了出来。
再有半个月就是中秋,如果腾得出手,怎么也得做一批蛋黄酥尝尝。
“娘,留几个炒着吃,其他咱们都腌了吧。鸡蛋让田叔留一些,不用都送来,给村里加个餐。”
“我也是这么说,鸭蛋咱用的多,鸡蛋以后就让你田叔留一大半。既然要腌,趁今天有空就把这事办了。我和你大姑去买些白酒和盐来,你们在家把蛋都洗干净。”
王氏说干就干,和沈玉春风风火火地出了门,沈云姝领着剩下的人准备洗鸭蛋。
哑娘拦住她,伸手比划了下,然后就拎起装鸭蛋的篮子去了井边,显然是不准备让她们动手。最后沈云姝几个只帮着打了几桶水,把洗好的鸭蛋小心装进盆子里,其他什么都没沾手。
哑娘干活很利索,速度快也能细致轻柔,洗得干净。王氏她们回来时,连同半篮子鸡蛋也洗好了。
之前忙不过来,都是买的现成的咸鸭蛋,轮到自己腌制,沈云姝自然就要做得更细致。
一锅烧水,另起一锅放入盐,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炒到微黄有香味,倒入烧开的水,继续煮沸。剩下的开水用来把腌鸭蛋的瓮烫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干。
沈云姝在这边忙着,沈玉春在另一个灶上就准备起了晚饭,灶房里噼里啪啦的柴火爆裂声,一下就热闹起来。
瓮晒好了,一个一个小心放入鸭蛋和鸡蛋,前头煮好的盐水放凉了倒进去,再加入白酒,就可以密封等待了。
这里没有高度白酒,沈云姝调整了比例,只要保证盐分和酒精的含量足够,就不会失败。
上一世奶奶在世的时候,沈云姝跟着学的,这一世和王氏也做过许多回,很有经验。比起泥腌法,水腌法调料盐分更均匀,每个鸭蛋都味道都几乎一样,品质更稳定。
鸭蛋腌好,晚饭的烙饼也好了,王氏招呼哑娘一块坐下吃饭,哑娘却不肯,王氏只好给她拿了饼卷了菜,让她蹲在一边吃。
廖源刚来时也这样,时间长了,熟悉了就好,沈云姝也没有多劝。
难得悠闲的一天结束了,第二天又是两个花馍塔的单子,而且都是晚宴。这意味着做完茶点就有一场快仗要打。
早上沈云姝老时间赶到铺子,茶点的材料照常备好了。
哑婶头一天还不知要做什么,早上看沈玉春母女忙活,急得不行,这会见到沈云姝就急匆匆比划。
沈云姝大概猜到她的意思。
她算了算时间,做花酥的时候先让哑娘揉面,这样花酥做完就可以直接做造型了,无缝衔接。
“歆儿,你先教教哑娘怎么和面团,我要是还没好,就先做你拿手的。”
廖歆儿点头,拉着哑娘到一边和面去了。
廖源今儿没活,烧火就交给他,绿豆糕交给大姑,冰皮蒸好就可以交给梁珍儿。有模具帮忙,她们做出来的东西和沈云姝做的也看不出区别。
沈云姝迅速地混合油酥和水油酥,再反复折叠,擀开,静置,天天做,几乎都有了肌肉记忆。
她擀好一块酥皮,王氏就迅速裹好馅,她再进行整形,做出荷花桃花的形状,最后放进一个平底深口大铁盘,盖上盖子,上下都用炭火进行加热。
用油炸过的花酥总是带点油腻,沈云姝看过刘掌柜的定价后,实在无法接受卖那么贵的东西有任何瑕疵,就去铁匠铺子定做了这个大而深的铁盘子。掌握好火候时间,和烤炉的效果十分接近。
“还是有个烤炉方便啊!”
六十三个花酥要烤三回,最费时间。沈云姝一面再次放胚子,一面暗暗决心:一定要找个厉害的建窑师傅,给她砌个面包窑,烤花酥,烤面包,烤月饼,烤蛋糕!
等沈云姝这边做完茶点交出去,再去看廖歆儿,第一锅竟然已经开始上灶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