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厨房,沈云姝让廖源用多余的木料给她打了个木架子,摆放各种原料干货,还有她的各式小工具,模具盒子。另外一张靠墙的巨大案板,四个人同时操作也不拥挤。
沈云姝和廖歆儿已经配合默契,加上有沈玉春帮着和面,梁珍儿帮着烧火,三灶一同蒸,九层寿塔两百多个花饽饽差不多两个时辰就做完,比之前快了一倍。
雇辆骡车,送到主家布置好,回来的时候,铺子正好准备打烊。王氏高兴地叨叨着又收了两笔定金,杜锦香也兴奋地拿着账册给她看。
开张两天就收了十户定金,这比沈云姝预期的还要好,所有人都很高兴,王氏又去买了条里脊肉,晚上煮凉面配着肉丝,结束一天辛劳。
“怪不得要开铺子,还真和在家不一样。”晚上王氏收拾着钱匣子,喜滋滋道。
沈云姝此刻却是微皱着眉,有些发愁。
掰着指头算算,最近的一个月已经排了十七单,超过以往两天一单的频率,看这趋势还会再增加。还有天茗茶楼茶点的供应,每天也至少需要一个时辰,她的时间很快就会不够用。
沈云姝心里默默盘算:
记账的事可以拜托杜锦香,可就算有大姑和珍儿帮忙,她每天最多也就做两单馍塔,如果晚上加班,勉强能做三单,但送货的时间和人手就不太够了。而且随着入秋,天越来越冷,到冬天晚上想干活几乎不可能。
是不是该请人了?
但她们卖的是独门手艺,得找信得过的帮忙才行。
和刘掌柜约定的日子还有五天,沈云姝决定到时去请教一番。反正眼下还没到那地步。
不过她还是先和王氏交待了一日两单为上限,免得到时接了单却来不及做,砸了自家招牌。
“你说得对,娘差点忘了。以后店里没客人娘就去后头帮忙。”王氏这会也不惦记那么多定金了,只心疼沈云姝。
“娘,我不怕累,只要来得及做就行。我看以后每个订单要提前一个时间段做。午宴的提前一天做,下晌的就要早上做好,这样万一碰到什么急事,也不至于耽误客人。今儿这样临到跟前才开工还是太托大了。”沈云姝反思了下。
“好,提前一天做也好,放一夜也不会坏,娘也想办法帮忙。”
“还有点心,采买的东西多,也费时间,我想还是找个大店直接供应.....”
母女俩商量了好一会,才算暂时把时间安排捋顺,所有要做的事情有了着落。
翌日,铺子里人手就换了格局。
杜锦香坐堂,王氏接待。
沈云姝,沈玉春和梁珍儿,廖歆儿则钻在厨房忙活,廖源没有木工活的时候也来帮忙。他的木活手艺如今在甜水巷那一片已经传开了,大家要修个桌椅门窗,做个凳子什么的也会来找他,零零碎碎的也要花些功夫。
趁这两天,沈云姝把做茶点的准备工作教给了沈玉春和梁珍儿,这样她早上一来就能直接上手,省去准备原料的功夫。主要就是煮红绿豆沙和枣泥,泡陈皮,蒸鸭蛋黄,白桃酱,莲蓉馅和栗子蓉,剥桂圆干,熬猪油。
事情不难做,就是费时间,沈云姝过意不去,提出做馅料这天自己就住下,一起起早忙活,省得要等宵禁解除才能出门。
沈玉春和梁珍儿却坚持不用她帮忙。
“以后做席面只会比这更忙,就当是练手,你安心回去好好休息就行。”
母女俩态度坚决,沈云姝只好先答应,后面看情况再调整。
天还有些热,沈云姝也教沈玉春把东西放在井水里保存,这样一次好歹能做两天的量,轻松一点。像猪油,白桃酱和桂圆干能放久一点的就一次多做些,总之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重复的工作量。
幸好前面铺子不用沈云姝操心,王氏和杜锦香经过两天已经能完全应付过来了,沈云姝就专心在后厨干活。
空闲的时候,沈云姝还跑了几家干货店谈合作。茶点原料需要稳定稳量供应,最后还是选了大商号庆源干果记,除了新鲜白桃,其他一应俱全,只是价格稍贵些,但品质数量更有保证。
白桃是汴城特产,个大酸甜,桃香浓郁,一到七八月上市的时节,满城都是挑着桃子卖的小贩,买起来不麻烦。等过季的时候,就把这款馅料换了。
沈云姝要的多,又是以铺面的名义,庆源记的掌柜主动抹了零头还答应帮忙送货,省了她的功夫。
还寻了个大粮行。做花饽饽的面粉对筋度有特别的要求,沈云姝如今用的是产自北边洛河地区的春小麦品种,做出来的馒头品质最稳定。再加上玉米粉,马蹄粉,糯米粉,绿豆粉等等,每月用量不小,粮行也乐意供应,沈云姝留下店名,他们每隔半月就送一回。
调色用的红曲粉,栀子黄,紫米粉这些也都找了店家专门供应。
货源不用操心,沈云姝便开始一整天都泡在厨房的日子。
茶点头一次出货的这天,沈云姝和王氏早早到了店里,沈玉春母女已经把馅料都备好了。
沈云姝穿上围衣,先把冰皮的面糊上锅蒸,这个东西调配有比例,蒸的火候也要当心,暂时还得她自己动手。
和刘掌柜商议的九种点心每样二十个,再加一份留样,就是二十一个,总计一百八十九个。
绿豆糕最简单,用上模具可以一次出。最麻烦的是酥皮。那日董师傅的杏仁酥做得薄如蝉翼,激起了沈云姝的好胜心,也拿出十成功力,从油锅里捞出来,酥皮层层张开,花瓣纹理分明,轻轻一碰就碎了,一定要轻拿轻放。
冰皮蒸好,用猪油揉得软韧均匀,放凉后,裹上馅,用模具压出花样就行,也不难。
茶楼的马车来时,沈云姝已经把所有点心用食盒装了,正准备出发。
“刘伯怎得亲自来了?”王氏把人迎进来,沈云姝一看,竟是刘掌柜本人到了。
刘掌柜呵呵笑道:“头一回,我先来跑一趟,有什么问题咱们也能直接商量。”
“还是刘伯思虑周全,东西我都准备好了,请您过目。”
请刘掌柜在隔间茶室落座,沈云姝把食盒一一打开,刘掌柜在每种茶点里随机挑选一个放在旁边空的盒子里,这些就是留样。万一茶楼客人吃出问题,也好有所对证。
点心的品相和上回的没有落差,出品的稳定也是衡量供应商能力的重要标准,显然沈云姝的表现合格了。
沈云姝跟着刘掌柜上了马车,到了茶楼。
? ?不好意思,今天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