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光晕在傅煜城肩头晃荡,军绿色棉袄上沾着的棉絮被光影染成浅黄,像落了片晒干的槐花。
他擦得格外仔细,连食槽边缘刻着的槐花瓣纹路里,都用棉布角蹭了又蹭,生怕留着木屑刮伤兔子娇嫩的嘴。
“怎么又不睡觉?”云棠音走过去,把旧棉袄轻轻搭在他肩上,指尖触到他耳尖,竟带着点薄凉。
傅煜城回头时,睫毛上沾着的油灯水汽还没干,映着光像颗小露珠:“刚听见食槽响,怕母兔夜里吃食时蹭到木刺,再擦擦放心。”
他往笼里指,母兔正趴在新食槽边,鼻尖轻轻碰着槽壁,像是在熟悉这新物件。
云棠音蹲在他身边,见花球从母兔怀里钻出来,小短腿踉跄着往食槽挪,没走两步就摔了个趔趄,又立刻爬起来,继续往食槽凑。
“你看它多执着,”云棠音忍不住笑,声音压得极低,“跟你似的,认定的事就非得做好。”
傅煜城握住她的手,往自己掌心拢了拢:“它是想吃东西,我是想让你和孩子都舒坦。”
两人就这么蹲在兔笼前,看着花球终于挪到食槽边,用小鼻子嗅了嗅,又抬头看了看傅煜城,像是在确认是否安全。
“这小东西通人性,”傅煜城轻声说,从兜里掏出颗晒干的胡萝卜干,轻轻放在食槽里,“给它留的,夜里饿了能垫垫。”
花球立刻凑过来,三瓣嘴飞快地嚼着,小尾巴在雪地上扫出细碎的印子。
回到炕上时,灶膛里的煤还在轻轻“噼啪”响,把屋里烘得暖融融的。
云棠音靠在傅煜城怀里,指尖摸着他掌心的薄茧。
那是在部队练枪、后来又劈柴做木工磨出来的。
“你说孩子将来会不会也像你,手这么巧?”她轻声问,肚子里的小家伙忽然踢了踢,像是在回应。
傅煜城把耳朵贴在她小腹上,笑出声:“像你才好,心思细,还会绣花。”
“谁说的?”云棠音往他胳膊上轻轻捶了一下,“你做的食槽比木匠铺的还好看,绣的槐花比我绣的都精神。”
云棠音笑着说,“没想到你心这么细。”
傅煜城吻了吻她的发顶:“对你,我从来都不敢粗。”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傅煜城就起来打磨食槽。
他拿着细砂纸,一点一点蹭着食槽边缘,木屑在晨光里飘着,像细小的雪粒。
云棠音端着热水出来时,见他军帽上沾着点木屑,忍不住伸手替他摘下来:“慢着点,别磨到手。”
傅煜城抬头笑,眼角的细纹里都沾着光:“快好了,磨完这遍,就再也刮不到兔子了。”
小兰拎着竹篮来的时候,食槽已经打磨好了。
她刚进院就嚷嚷:“嫂子!傅大哥!我给兔子带了新采的青菜!”
竹篮里的青菜还带着雪沫,绿油油的格外鲜亮。
“我娘说这是窖里存的,冬天吃最嫩,”小兰蹲在笼边,小心地把青菜放进食槽,“雪球,煤球,花球,快来吃!”
三只小兔崽立刻围过来,雪球吃得最急,不小心把青菜叶碰掉了,煤球立刻凑过去抢,两只兔子挤得直转圈。
“你们别抢,还有呢!”小兰笑着又放了几片青菜,花球却不急着吃,而是叼着一片青菜,送到母兔嘴边,惹得云棠音笑出声:“这花球真是个懂事的,还知道让着娘。”
傅煜城往小兰手里塞了块刚蒸好的红薯:“快吃,冻了一路,暖暖身子。”
小兰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汁在嘴里漫开,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偶,“给小弟弟做的,我娘教我缝的兔子,你看像不像雪球?”
布偶的耳朵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可爱,云棠音接过布偶,笑着说:“真像,小弟弟肯定喜欢。”
周德胜扛着把扫帚来扫院,军靴在雪地上踩出“咯吱”响:“傅哥,食槽做好了?我来帮你把院里的雪扫了,省得兔子出来玩时滑倒。”
他往笼里瞅了眼,见三只兔子正吃青菜,忽然笑:“这食槽做得真不错,我家那俩小子要是看见,肯定又要吵着让我做一个。”
傅煜城往他手里塞了块槐花糕:“中午在这儿吃,让音音给你做红薯粥。”
周德胜媳妇拎着罐小米粥来的时候,蓝布围裙上还沾着点面粉:“刚熬的小米粥,给音音补补。”
她往笼里添了勺小米粥,母兔立刻凑过来喝,“张婶说小米粥养胃,母兔喝了奶水足,孩子喝了也长得壮。”
云棠音接过粥罐,笑着说:“劳你惦记,总给我们送东西。”
午后的阳光透过冰花窗照进来,在地上织出亮闪闪的网。
傅煜城坐在院里给兔子做小窝,他用细竹条编了个小筐,里面铺着小兰剪的花布片,软和得很。
“等开春暖和了,就把这个小窝放在老槐树下,”他对云棠音说,“让兔子们白天在外面玩,晚上再回笼里睡。”
云棠音靠在门框上,看着他编竹筐的样子,忽然觉得肚子里的小家伙也动了动,轻轻的,像片槐叶落在心尖。
小兰蹲在傅煜城身边,帮他递竹条:“傅大哥,你教我编竹筐吧,我想给兔子编个小篮子,让它们能装青菜。”
傅煜城笑着点头:“好,先教你编简单的,慢慢来,别急。”
他手把手教小兰编竹条,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暖得像块融化的糖。
傍晚时,小竹筐终于编好了。傅煜城把小竹筐放进笼里,三只兔子立刻凑过来,钻进竹筐里,挤在一起打盹。
“真舒服,”小兰笑着说,“它们肯定喜欢这个小窝。”
云棠音往笼里添了点黄豆,母兔也钻进竹筐里,把三只小兔崽护在怀里,像个温柔的母亲。
周德胜和他媳妇来告辞时,见兔子们在小竹筐里睡得香。
傅煜城往他们手里塞了块槐花糕:“带回去给孩子尝尝,刚蒸好的。”
周德胜媳妇接过糕,往云棠音手里塞了个布包:“里面是我娘给的鸡蛋,给孩子补补,一天吃一个,长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