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加入的是七十三岁的赵阿姨,她是退伍卫生兵。丈夫早逝,无儿无女,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孟沅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因关节炎发作而痛苦不堪。
孟沅立即联系予宁,安排赵阿姨到医院检查治疗。艺术团的姐妹们轮流照顾她,帮她做理疗,陪她聊天。
赵阿姨康复后,主动提出可以教大家急救知识。“别看我老了,这些技能还没丢。”她骄傲地说。
于是,“老兵之家”的课程又多了一项。赵阿姨的急救课不仅老人们爱听,连年轻父母都来学习。
一个个独居老兵加入,一个个生命故事被打开。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有在边疆守卫多年的老兵,有为国防科技奉献一生的工程师...
宋霆野和孟盈发现,这些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帮助,而是被需要的感觉。于是,“老兵之家”逐渐发展出多种活动:有的老人教书法,有的教军歌,有的讲述历史故事...
予安将这个过程用画笔记录下来,创作了一系列名为《守护者·暮年》的画作。其中一幅画的是宋霆野和李老爷子下棋的场景,阳光下,两位老人的银发如同镀了一层金边。
这幅画在当地美术馆展出时,引起了不少关注。甚至有位记者专门来采访“老兵之家”的故事。
报道发表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刘大山老班长看到了报道,从东北打来电话:“好家伙,老宋你们搞出这么大动静!我得回来看看!”
更让人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有年轻人来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有医生来定期义诊,有律师来提供法律咨询...
“老兵之家”甚至收到了社会捐赠,租下了社区的一个闲置空间作为活动中心。宋霆野和孟盈几乎每天都泡在那里,忙碌却充实。
然而,考验总是不期而至。深秋的一天,李老爷子突然中风住院。他的儿子从国外赶回来,看到父亲被照顾得很好,感动得热泪盈眶。
“谢谢你们,”他握着宋霆野的手说,“我一直担心父亲独自生活,现在终于放心了。”
李老爷子康复后,儿子想接他去国外,老人却拒绝了:“我在这里很好,有很多老朋友,还能教孩子们知识。去了国外,我才是真正的孤独。”
最终,儿子尊重了父亲的决定,但为“老兵之家”捐了一大笔钱,说这是“替天下子女尽的孝心”。
这件事让宋霆野深思良久。晚上,他对孟沅说:“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该建立一个更完善的体系,让‘老兵之家’能持续运作下去。”
于是,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老兵之家”逐渐规范化:建立了健康档案系统,制定了志愿者培训计划,甚至与多家养老机构建立了合作。
冬天来临前,活动中心装上了暖气。周缝带着几个年轻人,给独居老兵家做了安全检查,更换了老化的电线电器。
平安夜那天,“老兵之家”举办了联欢会。令人感动的是,不少老兵的子女从各地赶回来参加。李老爷子的儿子也再次回国,还带来了孙女。
联欢会上,宋霆野看着满堂欢声笑语,感慨地对孟沅说:“没想到我们退休后还能做这么有意义的事。”
孟沅握紧他的手:“因为你始终是个守护者,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最精彩的环节是老兵们的合唱。
联欢会结束时,刘大山老班长突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我有个宣布!我决定不回东北了,就在这儿定居!宋霆野,你们得收留我!”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宋霆野笑着拥抱老班长:“早就该这样了!”
就这样,刘大山搬进了宋家小院的客房。他很快就成为“老兵之家”最活跃的成员之一,经常带着老人们出去郊游,还组建了一个“老兵摄影队”。
除夕夜,宋家格外热闹。除了自家人,还有几位无子女的老兵也被请来一起吃年夜饭。一大桌子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饭后,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念念在人群中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这个抱抱,那个亲亲,成了所有人的“开心果”。
宋霆野看着满堂景象,轻声对身边的孟沅说:“还记得我们刚退休时,我还担心生活会无聊吗?”
孟沅靠在他肩上:“现在呢?”
“现在觉得时间不够用,”宋霆野笑道,“还有那么多事想做,那么多人需要帮助。”
“每件物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孟沅温柔地说,“而这些故事,值得被铭记和传承。”
活动结束后,宋霆野和几位老兵照例在院中下棋。刘大山一边摆棋子一边说:“老宋,咱们这‘老兵之家’是不是该扩大规模了?我听说隔壁社区也有不少独居老兵。”
这话点醒了宋霆野。当晚,他召集核心志愿者开会,提议建立“老兵之家”分会。予安和周缝负责设计可复制的运营模式,予宁联系更多医疗机构支持,孟沅则组织艺术团的姐妹们准备培训新志愿者。
第一个分会选在了李老爷子原来居住的社区。开幕那天,原班人马全部到场,宋霆野亲自授旗。令人感动的是,李老爷子主动请缨担任分会顾问:“我要把在这里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老战友。”
新模式很快推广开来。三个月内,城里成立了五家分会。宋霆野和孟沅变得比退休前还忙,每天奔波于各分会之间指导工作。子女们担心他们太劳累,但看到父母眼中重燃的激情,又不忍劝阻。
“爸,妈,你们要注意身体。”予安周末回家时,特意带来营养品,“念念还想多陪外公外婆玩呢。”
提到外孙,两位老人才答应适当减少工作量,每周留出两天时间陪家人。
念念已经两岁了,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他特别喜欢到“老兵之家”玩,老人们都宠着他,叫他“小开心果”。刘大山老班长甚至亲手给他做了个木马,放在活动中心院里。
“等念念再大点,我就教他下棋。”李老爷子信心满满地说。
赵阿姨则笑着接话:“那我教他急救知识,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