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临之时,予安的作品入选了全国青年美术双年展。这次她提交的是在山区创作的系列画作,取名为《山间的色彩》。
展览在bJ举行,全家人再次前往参观。在专业的美术馆里,予安描绘山区孩子和风景的画作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那些质朴却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予宁像上次一样,主动当起了讲解员。但他这次的讲解更加成熟,不仅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还介绍了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展览期间,一位艺术评论家找到予安,表示想为她的作品写一篇评论文章。他特别欣赏予安作品中的“真实与温度”。
“很多年轻艺术家追求技巧和新潮观念,但你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艺术的本质——连接人与人的心灵。”评论家这样评价道。
这句话让予安思考了很久。她意识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不是单纯的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搭建桥梁的人。
与此同时,予宁的安全教育也有了新的突破。他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安全教育App,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安全知识。
“这款App里所有的场景都来自真实生活,”予宁在产品发布会上自信地介绍,“而且我们有一个‘安全问答’板块,有专业的安全工作者在线解答问题。”
令人惊喜的是,App上线后大受欢迎,不仅孩子们喜欢,很多家长也表示从中学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安全知识。
予宁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完善App的功能,增加了山区儿童安全专题,还贴心地提供了离线下载功能,方便网络条件不好的地区使用。
除夕前夕,予安和予宁的公益项目迎来了新的进展——一家基金会决定长期资助他们的“艺术与安全进山区”活动,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帮助更多偏远地区的学校。
“明年我们可以去五所山区学校,”予安兴奋地计划着,“还可以培训当地老师,这样即使我们离开,教学也能继续。”
予宁点头附和:“我还要为每所学校做安全评估,帮助改善他们的安全设施。”
宋霆野和孟沅看着儿女热火朝天地讨论,眼中满是欣慰。这个军人家庭里的守护精神,正在通过下一代延续和拓展。
夜晚,予宁在日记本上写下:“守护不只是大人的责任,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守护者。”
予安则在画本上勾勒新的构思:一群大小不一的手牵在一起,围成一颗心的形状,守护着中间的小树苗。
星光如水,温柔地洒在兄妹俩的脸上。予宁在梦中呢喃着山区孩子们的名字,予安的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
予宁站在新学期的教室里,目光扫过墙上贴着的安全宣传画,那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的“校园安全小卫士”主题墙报。
“予宁,班主任请你去办公室一趟。”班长在门口喊道。
予宁点点头,整理了一下红领巾,快步走向教师办公室。他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老师找自己有什么事。
“予宁同学,坐。”班主任李老师笑容和蔼,“学校决定成立一个‘校园安全小卫士’社团,想请你担任第一任社长。”
予宁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吗?老师,我愿意!”
李老师继续解释道:“这个社团将由三到五年级的同学组成,每周活动一次,主要任务是协助老师检查校园安全隐患,组织安全知识宣传。”
从办公室出来,予宁的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跳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
晚餐桌上,予宁兴奋地描述着新社团的计划:“我想组织‘安全知识竞赛’,还可以排演安全主题的小话剧...”
宋霆野欣慰地看着儿子:“很好,但记住,作为负责人,不仅要自己有想法,还要学会倾听和采纳其他人的建议。”
予宁认真地点点头:“我知道了,爸爸。我会组织大家开会讨论的。”
周末,予安从美院回家,听说弟弟的新职务后,主动提出帮忙:“我可以帮你们设计社团标志和宣传海报。”
于是,周日下午,予安的工作室里,兄妹俩埋头创作。予安熟练地操作着绘图软件,予宁则在一旁提出自己的想法。
“姐姐,能不能把我们的吉祥物‘安仔’画得更有活力一些?它代表着安全小卫士的形象。”
予安笑着调整设计:“这样怎么样?加上披风和盾牌,象征守护的力量。”
予宁拍手叫好:“太棒了!同学们一定会喜欢。”
周一的社团招募日,报名情况出乎意料地火爆。原本预计招募20人,最终有50多名同学报名。予宁不得不组织面试,筛选出第一批30名成员。
第一次社团活动,予宁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忽然有些紧张。他深吸一口气,想起父亲的话:真正的领导者不是站在高处指挥,而是走进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努力。
“大家好,我是予宁。感谢大家加入安全小卫士社团。”他的声音逐渐坚定,“我们的使命是让校园变得更加安全,让每个同学都能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予宁的话引发了热烈的掌声。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活动计划:“这学期,我们将分为三个小组:安全检查组、宣传创作组和应急演练组。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组别...”
社团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予宁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这种带领团队的过程。他学会了分配任务,倾听建议,调解分歧。每周的社团活动成为他最期待的时光。
与此同时,予安在美院的学习也进入了新阶段。她的“守护者”系列作品引起了教授们的关注,被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创作大赛。
“我想创作一组关于‘隐形守护者’的作品,”予安在电话里对家人说,“那些不被人注意,却每天都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