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通往青阳镇的官道,正式破土动工。
开工那天,何平安亲自扛起第一筐从山里采来的青石,在数百名百姓震天的欢呼声中,稳稳地砸在了那条泥泞不堪的土路上。
“开工!”
随着他一声令下,上百把锄头和铁锹同时落下,铿锵有力的声响在汉寿县沉寂了百年的山谷里,奏响了新生的第一段乐章。
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几乎抽空了汉寿和青溪两县所有的青壮劳力,城郊的山坡下,临时搭起了一片连营,何青云称之为“修路大营”。
这里不分汉寿人还是青溪人,所有人都按村落被编成十个小队,每日的工作量都用木牌清清楚楚地写在大营门口的告示栏上,挖土方、砸石子、运青石,多劳多得,绝不含糊。
李重阳则在县衙成立了一个“修路公账”,他请来钱老蔫和几位在两县都有些威望的老人,与县衙的文书一起,三方共同监管那三千二百两的拍卖款。
每一笔石料的采买,每一文工钱的发放,都要有三方的印鉴才可动用。账目每三日便在营地公示一次,用炭笔写在巨大的木板上,让所有百姓都看得明明白白。
“李掌柜这法子好啊,”钱老蔫蹲在木板前,吧嗒着烟嘴,对着身边的人啧啧称奇,“咱们出的每一分力,换来的每一文钱,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
“可不是嘛,以前给官府干活,说管饭就给碗清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哪像现在,顿顿都是干的!”
何青云坐镇后勤大营,更是将这“管饭”二字做到了极致。她知道这些汉子干的是重体力活,光吃饱不够,还得吃好,身上有油水,干活才有劲。
每日清晨,天还没亮,后勤大营的十几口大铁锅便已升起了火,锅里熬的不再是清粥,而是用小米、碎米和红薯块一同熬煮的杂粮粥,粘稠得能立住筷子。
何青云还偷偷从超市空间里取出几大块浓缩牛骨汤块,伪装成自制的“秘制汤料”扔进锅里,那霸道的肉香混着米香,能飘出二里地去。
馒头管够,用的是汉寿县新收的土豆粉和着少量面粉蒸的,个头比人脸盘子还大,暄软又有嚼劲,一个就能把壮汉的肚子填个半饱。
到了晚上,收工的汉子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营地,等待他们的,便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乱炖。
土豆、萝卜、冬白菜,还有从青阳镇采买来的大块猪肉,全都放在一口锅里,用聚香居的秘制酱料炖得酥烂。
土豆吸饱了肉汁,变得油亮软糯,白菜炖得入口即化,猪肉更是肥而不腻,用馒头蘸着那浓稠的汤汁,是所有劳力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何姑娘,您就是天上下凡的伙头军菩萨!”一个青溪县的汉子捧着碗,吃得满头大汗,嘴里含糊不清地喊道。
何青云只是笑着给他的碗里又添了勺肉:“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修路,路修好了,你们青溪县的婆娘娃儿,就都能吃上这样的饭了。”
刘雨兰则带着作坊里歇工的妇人们,在营地旁搭起了缝补棚,她们将从京城运来的粗布和棉花,连夜赶制成一件件厚实的棉坎肩和布鞋,分发给那些衣衫单薄的劳力。
凌煕和何远星的医棚更是没闲着,修路总免不了磕磕碰碰,今日这个砸了脚,明日那个划了手,两人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清洗、上药、包扎,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
凌煕还用汉寿县的山泉和草药,熬制了大桶的解暑防病的凉茶,每日由人挑到工地上,确保无人因病倒下。
日子就在这号子声、夯土声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飞快地流逝。
半个月后,问题还是来了。
李重阳拿着账本找到何青云时,眉头紧锁:“青云,粮食消耗得太快了,两县加起来近五百号劳力,每日人吃马嚼,光是粮食的消耗就是个无底洞。咱们从京城带来的粮食,加上从青阳镇采买的,最多还能撑十天,可这路,才修了不到十分之一。”
何青云心里早有准备,她擦了擦手上的面粉,神情平静:“我早料到了,所以我才让平安提前做了准备。”
第二日,何平安便以县衙的名义,在汉寿县和青溪县同时张贴了新的告示。
告示上说,为了支援修路大计,县衙现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无限量收购百姓手中多余的土豆和红薯,有多少收多少,即时结款,绝不拖欠。
这个消息对于两县百姓来说,不亚于一场天降甘霖。
秋收后,他们每家每户都分到了足够吃到来年开春的土豆和红薯,甚至还有不少富余,这些东西若放在往年,除了自家吃,多余的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发芽、腐烂,根本换不成钱。
如今县衙竟愿意出高价收购,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一时间,两县的百姓纷纷将自家地窖里储藏的土豆和红薯用板车拉了出来,县衙门口的收购点前,再次排起了长龙。
收上来的土豆和红薯,一部分直接送往修路大营的后厨,另一部分则被运进了新作坊,由妇人们加班加点地磨成粉、制成粉条。
如此一来,一个完美的闭环形成了。
百姓们用富余的粮食换回了活钱,修路大营有了充足的粮草,新作坊也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生产出的粉条又能运往青阳镇和京城,换回更多的银钱,再投入到修路和作坊的运营中去。
一个月后,当第一段由青石板铺就的官道彻底完工时,何平安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他宣布,在官道完工的这一日,修路大营的所有劳力放假一天,县衙出钱,就在这新修的路上,办一场“千人流水席”,犒劳所有为这条路流过血汗的人。
消息传出,整个工地都沸腾了。
那天,几十口大铁锅一字排开,锅里炖着的是整只的肥鸡和切成大块的猪肉,旁边是堆积如山的白面馒头。
王师傅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将新酿好的第一批“汉寿烧”开了封,琥珀色的酒液在粗瓷碗里晃荡,醇厚的酒香飘出十里。
何平安亲自举起第一碗酒,对着所有参与修路的百姓,朗声道:“这条路,是咱们用自己的手,一锤一锤砸出来的!这杯酒,我敬你们!”
“敬何大人!”
上千名汉子同时举碗,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烧得每个人都胸膛发烫,豪迈的笑声和划拳声,在汉寿县的山谷里久久回荡。
何青云站在人群外,看着眼前这幅热烈而生动的画卷,看着弟弟那张在火光中英挺而坚毅的脸,忽然觉得,这世上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