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玉京城中一片静谧。
巡逻的卫兵脚步无声,从间间屋舍前经过,又走入黑暗里。
待其消失,屋顶上有黑影出没,将一大叠写满字的纸张依次丢入附近居民的院中,而后迅速撤退。
待天亮时,玉京城即将被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每一处街道角落。
当年燕都屠城一事人尽皆知,眼看同样的事情即将降临于玉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城中百姓自清晨起,就开始打包行李出城了。
等官府得知此事上报时,已有起码数千人逃离了玉京。
当权者都很清楚,围城时,若局势不利,百姓就是他们的护身符,因此,得知有人私下散布消息,致使城中百姓大量流失时,不等师慎下令,就有官员提前一步封锁了城门。
余下的百姓出不去,自然要闹腾,很快,城中便乱成了一片。
眼看青云军近在眼前,着急逃命的百姓又一直在胡搅蛮缠,甚至开始攻击官兵,城中相关官员只能增派人手,用于平息百姓骚动。
可越是如此,百姓越会不安,不出半日,不仅城西的百姓闹,城东的豪门大户们也开始闹腾。
官府无奈,一面差人进宫请示师慎,一面告知百姓,城中守军足够,粮草齐全,完全可以闭城自守,等援兵前来相救。
可焦急的百姓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官府越解释,他们越觉得是在忽悠他们当肉盾。
于是,在有人高呼了一嗓子狗贼后,愤怒的百姓们抱着反正要死的心态,直接推搡着折回城中,将玉京城中几位主事官员的宅子放火给烧了。
等消息传到师慎耳中,城中已然开始了内讧。
……
而此时,姜阳所率的大军依旧停留在原处,没有上前。
姜阳还觉得有些纳闷:“此时城中正乱,不趁机上去吓吓他们,火上浇油,岂不可惜?”
宋成坚持反对:“郡主此番想到的主意很好。但正因城中百姓骚动,才不可以在此时上前……我们只有三万人,若是被官兵抓着空子来一次反扑,百姓就会知道我们并没有那么大的威胁。如此一来,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
想来想去,还是得承认,宋成说得没错。
姜阳只能妥协:“……好,宋叔安排就是。”
当天夜里,易青又接到了城中的情报,说师慎得知百姓闹事后,直接下令称,带头闹事的百姓是青云军间谍,故意在城中引起骚乱。因此,只要有人闹事,就当场斩杀。
如此一来,在立刻去死和暂且偷生之间,大部分人还是识相地选择了后者。
姜阳听完消息,只能感叹:“论黑白颠倒,心狠手辣,还是得看师慎。”
易青想了想,淡淡道:“他这么做,虽能暂时平定城中之乱,可不能平百姓心中之乱……若此时再加一把火,将城中的粮仓烧掉,怕又够他头疼一阵子了。”
“……可以吗?”
“可以。”
姜阳点头:“那就烧吧,阵势大一点……后日援军就到了,在此之前,玉京城越乱越好。”
“……嗯。”
这话商议完还没半个时辰,玉京城中就冒起了火光。夜里风大,不多时,火光就盖过了月光,浓烟滚滚,几乎点亮半边天。
姜阳咋舌:“……这么快?”
易青正查看城中传出的消息,眉头紧拧,没有说话。
光顾着感叹,姜阳还没注意到他的神色,啧啧称奇:“就烧个粮仓,火怎么这么大?”
“因为……有人在城西纵火。”
“……”
易青冷不丁一句话,把姜阳的思绪拉了回来。她啊了一声,回头看向他:“在城西纵火?”
“是……我的人前脚点了粮仓,后脚,城西就起火了。”
“不会吧?城西还有那么多百姓……”
“嗯……今夜风又大,怕是会有不少伤亡。”
“……”
姜阳正愣神间,就见宋成匆匆赶来,急得老远就喊她:“郡主,城里这是怎么了?”
二人没有隐瞒,将实情告知于他后,他不可置信地问道:“此话当真?怎会有人这般丧心病狂?”
“兴许只是想逼官兵开城门,却没有想到,火烧得这么快……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就在这里看着么?”
宋成长叹一口气:“自然要看着!此时若是上前攻城,岂不是会让百姓认为,火是我们纵的?”
“……我们纵火?”
姜阳一怔,想到什么:“……这火会不会是师慎点的?他就是想让我们畏惧民意,不敢乱动……好给王衍拖延时间。”
“也并非全无可能,只是眼下事情已经发生,万不可冲动,落入其圈套之中……”
“……知道了。”
原是想煽动百姓作乱,好搅乱对方阵脚,却不曾想,突如其来的一把火,将姜阳的计划全给打乱了。
若有十足把握拿下玉京,那姜阳绝对会立刻出手。毕竟民心民意,可以慢慢争取。
但如今,她连三成的把握都拿不出来……是万万不能冒险的。
眼看七万大军即将到来,王衍所率的朝廷援军也即将到来,更甚至,若刺杀敕使不成,还有有各地的勤王之师赶来……
前有狼后有虎,姜阳的处境,非煎熬二字不能说尽。
没办法,次日一早,她只能再次将军中诸位将领聚起来,与他们商议:“眼下的情形,诸位也看见了……若我们按兵不动,那即便剩下的七万人赶来,我们十万人对抗城中六万驻军,又只有短短三日时间,也实在不够。诸位以为,应当如何?”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好一会儿,都无人言语。
还是宋成先开口道:“若郡主愿意铤而走险,可尝试与城中之人里应外合,趁乱攻城……若不愿意,那就即刻北上,前去焉州解薛将军之围,据城而守,从长计议。”
此言一出,曾诚跟着道:“在下以为,前者过于急功近利,很容易失足。还是后者更为稳妥。焉州地势易守难攻,后方数州又皆在薛将军手中,进可攻退可守,不失为妙计。”
方才没什么主意的众人,闻言也纷纷附和:“军务大事,断不可莽撞,还是留得青山在……”
“……是啊是啊。”
“……”
姜阳回头看向易青,他也正看她,微微颔首,以示认可。
默默思忖片刻后,姜阳下令:“那就拔寨出发……差人告知薛明珠,直接改道去焉州。”
众人纷纷应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