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科室在整个研究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不仅是这些代表团,研究所内部许多同事也需遵守此规则。
代表团有些混乱,团长向陈兴业提出质疑:作为各国代表前来,如果数据不公开、技术不可接触,这算什么?陈兴业回答说,十四科室由何科长全权管理,即便身为所长,他也无权干涉,若有需求可与何科长商议,但过分的要求免谈。
何科长的意见代表了研究所的态度。
这句话翻译后,代表团成员反应强烈。
有人质疑何科长的地位,认为他可能过于自大。
还有人嘲笑何科长年轻,认为以他的资历,在其他国家连研究员都未必能胜任。
显然,代表团对何裕柱的做法非常不满。
何裕柱站在一旁,眉头微蹙:\"我刚才的话不会再重复一遍。
如果能做到,就进来;做不到,今天十四科室就不对外开放了。\"他寸步不让。
说实话,何裕柱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来参观。
毕竟,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眼界上,他都不需要这些人提供什么建议。
在这个时代,恐怕很少有人能比他知道得更多。
一番谈判后,代表团不知为何最终还是接受了何裕柱的要求,但从他们脸上的勉强表情来看,显然很不情愿。
对此,何裕柱毫不在意。
能展示的数据就展示,不能公开的内容,这些人也看不到。
陈兴业则对代表团接受柱子提议的原因有所猜测——可能是他们了解到十四科室在304研究中的特殊地位。
另一边,代表团中的一些成员满脸不满。
他们根本不屑于兔子国所谓的科研技术,更没想到来指导还被提出这样的要求,这让他们的优越感大打折扣。
但团长发话了,他们不得不服从,只是许多人心里都憋着火。
待会儿进了十四科室,他们一定要找茬,从各方面贬低、嘲笑这些人的落后科技。
他们要让这位年轻科长知道,落后的技术,他们是真的看不上!
众人依次进入。
十四科室早有准备,在何裕柱的安排下接待工作一切就绪。
代表团队员进入实验室后四下打量,却发现十四科室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和之前参观过的实验室没什么两样,条件大致相同。
见状,众人心中的轻蔑愈发明显。
还以为这里是特意打造的高端实验室,结果跟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
难怪外面装得那么认真。
众人稍感轻松,视线也逐渐散开。\"柱子,这是你的区域,就由你带代表团参观吧。”
步入实验室,陈兴业将权限悉数交给了何裕柱。
点头示意后,他招呼身旁人取来一根无缝钢管。\"这根100毫米口径的无缝钢管,是我们科室的首个研发项目,意义非凡。”
话语简短,却如重锤敲击。
此言一出,代表团成员瞬间凝神,面露震惊之色。
彼此对视,似未听清。\"翻译,确认一下,是不是100口径?没听错吧?”
众人怀疑翻译出了差错,纷纷追问。
翻译额头冒汗,100口径无误,怎可能出错。
再次确认于何裕柱,他笃定回应:“确为100口径,国内已广泛应用。”
获此答复,代表团彻底失语。
100毫米口径无缝钢管?
传闻中,兔子国刚攻克此项技术,使用的仍是落后五六十毫米口径。
何以突然拿出100毫米口径?
众人死盯那根黑色的钢管,有人已忘规矩,欲伸手触碰,难以置信兔子国竟有此成果。\"各位,未经许可,不得触碰。”
科室人员恪尽职守,迅速将钢管移至一旁。
听闻此言,代表团脸色微变,目光转向何裕柱。
他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可以让他们看看。”
经允许,自可触碰。
一年多前,何裕柱展示的无缝钢管数据已显落后。
过去一年间,尽管十四科室专注于攻坚与计算机相关项目,但他们从未停止对无缝钢管的研究与改进,虽投入精力较初期有所减少,但仍取得显着进展。
目前,他们研发的新产品口径已突破至115毫米,并在**部获得初步应用。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100毫米口径的无缝钢管几乎可以视为过时的产品。
不过,“勤俭节约”
一直是兔子国的传统美德,国际顶尖水平目前仅达90多毫米。
出于现实考量,兔子国对外宣传的口径仍维持在100毫米。
但由于某些刻板印象,这一信息并未广泛传播。
例如,这些外国同行代表根本不清楚兔子国实际的技术水平已达到100毫米,更别说背后隐藏的技术细节了。
获准后,代表团成员立即拿起工具测量无缝钢管的各项参数。
当最终确认口径为100毫米时,所有人震惊得说不出话,只能微微张口。
许多人不相信事实,反复检查钢管,试图找出任何不符合标准的地方,以否定304研究所的技术实力。
然而,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根钢管毫无瑕疵,即使换成他们自己制作,也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
此时,代表团成员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不再像先前那样趾高气扬。
陈兴业等研究所领导也察觉到这种转变,心中感到一阵欣慰。
这些自视甚高的外国人终于尝到了挫折的滋味。\"真是令人钦佩,没想到贵国竟有如此先进技术,想必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代表团团长说道。
虽然话语中透着赞赏,但结合其语气与表情,仍带有一丝酸意。
参观过程中,何裕柱问道:“大家看完之后,有没有什么指导意见?”
之前参观科室时,这些人态度傲慢,仿佛不发表意见就显得不够高明。
看到什么都评头论足,似乎不这样做就无法彰显优越感。
这次,何裕柱特意提到国际上无缝钢管技术,想让他们难堪。
果然,听到这话,代表团成员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原本他们想装作没听见,混过去就算了,可何裕柱这么一问,他们又如何回答?
要提出指导意见?别开玩笑了,他们国家最先进的技术都比不上这个水平,更何况这些成员呢?要是坚持要说,只会让自己出丑。
于是团长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们的研究项目中,无缝钢管确实不错。”
即便到了最后,他们依然嘴硬,没承认自己的不足。
不过,何裕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多言。
接着,轮到其他项目的展示,包括**的各个部件研发和组装。
这些都是兔子国自主研发的技术,让代表团成员既惊讶又震撼。
尽管他们国家在相关领域已有相当成熟的成果,但兔子国的进步实在令人惊叹。
他们也曾派人来兔子国交流学习,仅仅几年时间,兔子国不仅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就连设计和制造的细节也无可挑剔。
这让原本以为兔子国只是运气好,在无缝钢管上有突破的代表团成员再次震惊不已。
连续参观几个项目后,外国代表团多数人的表情显得不太自在。
原本预计他们会保持高傲姿态,时不时发表意见的场景并未出现。
相反,一些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让他们感觉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国家。
这不是304研究所吗?前面看到的实验室才是真正的实力展现,而这里的十四科室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尽管他们嘴上否认,内心却对十四科室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这些变化都被研究所高层陈兴业等人看在眼里,这让他们心情愉悦。
至于何裕柱,表现得十分克制,拿出的成果虽出色,但完全未涉及十四科室的核心机密。
例如更高口径的无缝钢管、先进的火力设计及武器配置等敏感数据,均未展示。
即便如此,公开的这些数据和成果仍令外国代表团惊叹不已。
也只有十四科室能做到这一点,换成别的科室,哪怕是最顶尖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当外国代表团对十四科室的成果感到震撼时,陈兴业把何裕柱叫到一旁。\"老何,我们的计算机是否可以进行交流展示?”
陈兴业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机会,请代表团成员为计算机研究提供宝贵建议。
尽管对方的态度令人不满,但在计算机领域,国内确实缺乏自信。
在何裕柱的十四科室成功研发出第一代国产计算机之前,兔子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许多重型工业和复杂的计算只能靠算盘和草稿纸一步步完成。
因此,当十四科室拿出第一代国产计算机时,陈兴业高度重视,因为这意味着科学研究有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兔子国的前辈们用算盘也能取得巨大成就,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成果将更加显着。
尽管可能会遇到一些质疑,但只要能从其他国家学到宝贵经验,推动本国发展,这样的交流就很有价值。
何裕柱听后稍感惊讶。
当时他提出过计算机还能进一步改进,但陈兴业当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认为自主研发第一代计算机已属不易,短期内大幅改进几乎是不可能的。
加上第二代改良型计算机刚完成测试,何裕柱还没来得及告知陈兴业,所以他才会有此疑问。
实际上,第一代计算机的表现已经相当出色。
与同期的米利坚和毛熊国相比,十四科室的产品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有优势。
何裕柱带来的先进理念起到了关键作用,使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无需反复试验或担心方向错误。
更不用说,如今第二代计算机问世后,在性能、组件和运行效率上都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这样的技术成果显然需要严格保密,远比让他人参与交流更有意义。
何裕柱对陈兴业点点头说道:“所长,第一代计算机已经准备就绪,不过嘛……他们的能力恐怕也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参考,咱们权当听听就好。”
听到这话,陈兴业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专业各有侧重,他对计算机研究并不精通,国内也没有真正顶尖的专家。
但他深知何裕柱的性格,柱子绝非轻率之人,既然他说得如此肯定,想必有其道理。
难道说,他们研发的第一代计算机性能已达到如此高度?
与此同时,一旁的代表团成员也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虽然十四科室展示的部分成果让他们感到意外,但团长随即提醒大家:此行的重点是向兔子国学习他们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技术。
这一消息让代表团成员顿时来了兴致,之前因无缝钢管等研究资料产生的低落情绪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高涨的热情。
计算机啊!这正是两国擅长的领域!当前计算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上限。
像兔子国这样依靠算盘和草稿纸的传统方式固然也能取得进展,但成本实在太高。
如果不是核武器的重要性,兔子国未必会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
许多问题仅需一台计算机即可解决,关键在于它能突破极限。
人类再坚韧、再无私,终究受制于生理局限,而计算机却不知疲惫。
因此,作为当今最强的两个国家,他们在计算机领域的储备必然处于世界顶级水平。
即便十四科室的研究风格与过去兔子国的某些实验室不同,但代表团成员依然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在这一领域扳回一城。
甚至,他们已做好准备稍后好好贬低一番,找找存在感了。
毕竟之前的无缝钢管和相关研究项目,让不少代表团成员心中颇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