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何大清在轧钢厂食堂干得很出色,而陈娟在街道办的工作也越来越好。
何家在四合院里的条件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易忠嗨要在院里维持大爷的地位,对这样的家庭尽量不得罪,反而要搞好关系。
这样将来他在院里行使威严时,也不会担心被这种有影响力的家庭反驳,让自己下不了台。
何裕柱听后点点头道:\"是啊,一大爷,你在这教东旭钳工呢?\"他只瞥了一眼贾东旭和易忠嗨面前的机械零件,便明白了这些都是钳工的基本操作。
贾东旭也点头回应:\"嗯,柱子,我师父觉得我有些地方学得不够好,所以特意多指导一下。\"由于何裕柱的影响,贾东旭的工作确实受到了干扰,但他心里清楚,这事不该怪柱子,全因自家母亲太过强势。
不过这件事他不能明说,毕竟无论如何,贾张氏都是他的母亲,他无法指责。
这时,阎富贵匆匆忙忙地从外面跑进来。“柱子,你说我要不要把家里不用的东西卖了换成新币?”阎富贵在家里整理时,想到新币政策,要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越早换新币越好。
不然以后旧币可能会贬值严重,那损失可不小。
听完何裕柱的话,阎富贵神情紧张:\"三大爷说得对,兑换比例随时变动,晚了可能吃亏。\"
意识到情况紧迫,阎富贵顾不上多谈,急忙回去整理家中的物品。易忠嗨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柱子,这新币兑换怎么回事?阎老三一向精明,今天怎么如此慌乱?\"
贾张氏也投来目光,何裕柱如实解释:”国家出了新政策,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兑换,我们可以把家里的钱都换成新币。\"
易忠嗨直截了当地询问,何裕柱便毫无保留地回答。
毕竟关于新币政策的事,并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当然,如果不是他们主动问起,何裕柱也不会特意提起。
要是后知后觉,那也只能怪自己。
何裕柱内心并不想与院子里的人过多牵扯,这些人太不靠谱,谁知道他们会惹出什么麻烦。
听完何裕柱的话,易忠嗨顿时眼睛一亮。\"家里钱换成新币了?柱子,今天早上你们一家出门,是不是去换新币了?”
易忠嗨说着,目光在何大清和陈娟身上扫过。
看到何大清手中的袋子时,他心中微动,这应该就是他们换来的新币吧?
何裕柱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何大清手中的袋子。
除去存银行的和给他的部分,袋子里装的就是日常开销。
以易忠嗨这种老谋深算的性格,想必也在琢磨新币政策。
但这些事何裕柱并不在意。\"大伯,我们还得回家做饭,就不多聊了。”
何裕柱说完,何大清和陈娟也向易忠嗨点了点头。
尽管如今何家条件不错,走路都更挺拔些,但考虑到大家庭的规矩,何大清并非愚蠢之人,与易忠嗨之间依旧保持着表面的客气。
见此情景,易忠嗨也不好继续追问,只能先点头回应。
等何大清一家进屋后,贾张氏皱眉道:“神神秘秘的,什么叫新币政策?我怎么没听说?”
听到母亲的话,贾东旭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上次城镇户口的事情也是这样,柱子他们先得知消息,而且母亲的语气也是一样……
想到因为那次城市户口,他们全家生活陷入困境,贾东旭赶紧说道:“新政策的话,妈,咱们也去了解一下吧。”
听到贾东旭的话,易忠嗨微微点头。
贾家因城市户口吃过亏,这一点他心里十分清楚。
这些日子,他偶尔还会接济点吃的给贾东旭。
他和妻子无儿无女,作为高级工人,收入不错且福利优厚,自然不用为生计发愁,因此乐于帮助自己的徒弟,这也算是在为将来养老做准备。
从某种角度看,易忠嗨对贾家仅有一个城市户口的情况感到隐隐高兴。
因为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控制贾东旭,贾家越是艰难,他越能掌握主动权。
即便贾张氏性格强势,在票证时代家庭经济紧张后,也不敢在易忠嗨面前过分放肆。
一是因为他是大家长的身份,二是家里日常开销还得依赖他的支持。\"我觉得老阎对此事了解得比较清楚,东旭,你去问问你三大爷。”
易忠嗨说道。
何大清和柱子刚才的话已经说明白了,再追问下去只会自找麻烦,虽然他也有些不满。
自从何大清回来后,他发现自己对柱子的影响力几乎消失了。
再加上何家人都有能力,他在大院里说的话未必能在他们家起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易忠嗨放弃了对柱子的计划。
他从小看着柱子长大,小时候柱子傻乎乎的,何大清离开期间稍微机灵了些,但在易忠嗨看来,这只是柱子被迫适应生活的结果,本质未变。
柱子性格谦逊有礼,重情义,某些方面比贾东旭更适合照顾自己晚年。
毕竟贾东旭身边还有个不可预测的贾张氏。
如果能成功说服柱子,说不定还能让他和他的父亲对抗。
按原剧情发展,易忠嗨的想法并非毫无根据,傻柱的性格确实容易被他这种伪君子欺骗,做出认贼作父的事情也不奇怪。
没多久,贾东旭就把阎富贵叫来了。“大爷,您想问什么呢?”阎富贵手里拿着一个装钱的布袋,扎得小小的,显然正在整理自己的财物。\"三婶,我听说有新币兑换的事,您跟我们说说具体怎么操作吧。\"秦淮茹也跟着开口。
尽管刚生完孩子在家不太受重视,秦淮茹心态很好,家里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与邻居们的关系也不错。\"哦,这事啊,你们看,我这不是正忙着嘛。“阎富贵随口答道,
接着就把柱子说的新币情况简单讲了一遍。”什么?一万块只能换一块钱?那我们家这点钱换了,岂不是只剩百十块了?\"
贾张氏听完立刻皱眉,觉得这钱越换越少,她没上过学,自然搞不懂背后的原因。
阎富贵听后轻笑:“张婶,这就是没文化吃亏的地方了。
这换新币不是按表面算的,看似少了,实际一点都没变。
主要还是……\"
他看了眼贾张氏,意识到解释起来可能复杂,便直接说道:”总之这事挺好,柱子那边也分析过,我觉得应该换。\"
\"傻柱说的?“贾张氏嗤之以鼻,觉得一个小孩的话不足为信,”不换,怎么都不换!
阎富贵提起何裕柱,贾张氏顿时叉腰反驳。
她本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只是因为傻柱说了几句就被阎富贵带偏了?还好只是个小学老师,不然真要被一个小孩子牵着鼻子走了。
陈娟在街道工作,自然要宣传政策,这让贾张氏一直保持警惕。
阎富贵听罢贾张氏的话,微微抬眉,但他没再争论,深知贾张氏
的脾气。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赶紧整理家中物品。\"换不换全凭自己,没别的事我先走了,家里还有好多事。”
说完,阎富贵转身离开。
易忠嗨等人面面相觑。
秦淮茹和贾东旭有些迟疑,他们对贾张氏的说法并不认同。
毕竟户口的事让他们吃过亏。
易忠嗨思索片刻,开口道:“贾妹子,这事得仔细想想。
阎哥这么精明,不会做亏本生意吧?而且,有街道办的人在,新币政策不妨试试。”
易忠嗨从理性角度分析,他不是糊涂人,单看阎富贵平时的节俭,若换币政策有问题,他早躲远了,不可能如此急切。
贾东旭夫妻点头赞同:“妈,新政下来,我们至少得了解下,免得吃亏。”
秦淮茹善意提醒,作为家人,这种事影响到大家。
但贾张氏听后很不悦,感觉儿媳暗讽她当年没及时办理户口。
实际上,转户口的事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变得格外敏感。\"淮茹,你这话啥意思?说我眼瞎?怪我没给你们转户口?行啊,那你让我滚出去,别在这碍眼!”
贾张氏说完摊手,让秦淮茹很是尴尬。
贾东旭见母亲言语不妥,急忙解释:\"妈,您误会了,淮茹从没怪过您。
咱们今天只谈新币政策,没别的意思。\"
贾张氏却毫不退让:“你是不会怪妈妈,可有些人就不一定了。
人心难测,谁知道呢?”话里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怀疑。
易忠嗨在一旁看得不耐烦,劝道:“贾嫂子,淮茹是个好媳妇,大家都看得到。
一家人别在这里争执了。”见贾张氏有所收敛,便转向秦淮茹,让她别太在意。
贾张氏冷哼一声后回了房间,贾东旭握着秦淮茹的手安慰她:“师傅,我们先回去吧。”临走前,他还特意嘱咐妻子别太伤心。
回到屋里,贾东旭轻声宽慰秦淮茹,但贾张氏的声音依旧从外间传来,语气依然尖锐。
秦淮茹擦掉眼泪,劝丈夫去陪母亲:“你先去陪陪妈,我没事,我去照顾孩子了。”虽然心中委屈,但她选择默默承受。
几天后,关于新币政策的消息在南锣巷传开,尤其是90号四合院,人们都知道三大爷已将全部财产换成了新币,这一举动吸引了不少人效仿。
后院,许家。
许大茂身穿深色衬衫,脚蹬一双解放牌胶鞋,虽沾了些灰尘,但能看出材质尚新,不像其他家庭那种“一鞋穿三代”
的旧物。
现在的许大茂腰杆也挺直了不少。
自公私合营后,他与娄振华(原名)的关系逐步确定,两人正式成为男女朋友。
这对许家而言无疑是好事,即便娄振华目前状况不佳,但其条件仍远超许家。
对娄家来说,女儿嫁给许家也算不错的选择。
公私合营后,娄振华的产业全数归公,虽获补偿,但风光不再。
然而,他深知抱怨无益,反而需低调行事。
而许大茂这样的家庭背景,反倒成了他们的助力。
如今,许大茂已从放映厂调至红星轧钢厂,担任放映员,月薪十五元。
与原剧情中三十元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放映员并非仅此一份收入,还有其他额外补贴,让他即便每月挣三十多元也不愿换岗。
这得益于他的老丈人余力,虽已卸任,但仍设法安排女婿这份美差。
即便在原剧情时代,红星轧钢厂的放映员也只有许大茂一人。
即便轧钢厂规模庞大,也不需太多放映员。
除了偶尔在厂内放映电影,许大茂更多时候下乡,在各公社宣传电影与政策。
这是上级布置的任务,轧钢厂每年都有宣传指标,因此称放映员为“八大员”
之一并不奇怪。
许大茂打开自家门,进去后先倒了一杯凉白开:\"爸,听说新币的事了吗?\"
喝了一口水,他这才继续说道:\"嗯,新币政策的事,陈娟这几天正代表街道办宣传呢。\"
提到这个话题,许大茂顿时来了兴趣:\"爸,咱们什么时候去换新币?\"
\"再等等,你岳父最近有没有说什么?“许伍德摇了摇头。
提起这件事,许大茂不禁叹了口气:”唉,爸,一说到这事我就生气,你说娄晓娥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话未说完,就被许伍德敲了一下脑袋:”别说这些没用的。\"
被打了一下,许大茂立刻反应过来,赶忙往门外看了看,确认没人偷听,然后笑道:\"爸,我不是故意要说的,我和她交往这么久,一点结婚的迹象都没有,您说我该不该主动提一下?\"
别看许大茂在父亲面前这样说,其实他非常精明,不然也不会把娄家小姐哄进门。
毕竟,即使娄家现在境况不佳,也不是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果许大茂像傻柱那样木讷,这事儿根本无从谈起。
娄家虽然没落,但并未灭亡,而且现在还不是特殊时期。
这一点,从原剧中许大茂对娄晓娥的态度就能看出。
尽管娄家是资本家背景不好,但在条件好的时候还是很有底气的。
否则,许大茂和娄晓娥结婚这么多年没有孩子,换了别的家庭,媳妇早就被指责了。
而娄晓娥甚至可以直接决定不过年时不去许家。
听了儿子的话,许伍德点了点头:\"嗯,你可以主动点,毕竟年纪也合适,有机会的话就试试。\"
\"爸,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许大茂闻言,嘴角咧得更开了,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
光是做了轧钢厂的放映员,走在路上就特别神气,他能感觉到,自己在厂里的时候,不少女工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招呼一声,年轻女工们肯定会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