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你刚说什么?”
将曹二母亲打发走后,老夫人满脸慈爱地看着洛曦宁。
“祖母,”洛曦宁走至跟前,先是行礼,然后拉住老夫人撒娇。
“大姐姐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如今我们与曹家退婚,姐姐的婚事怕是更加艰难。”
老夫人皱眉,她家葭儿命苦呀!
适婚年龄遇到家族被流放,如今又是退婚,这可如何是好?
难不成真的留成老姑娘不成?
洛曦宁见时机成熟,悄悄在老夫人耳边低语一句。
“你说真的?”
老夫人抬眸,满脸惊喜。
“千真万确,他萧家本就是祁国书香门第,百年前,他们先祖修建为族学,之后改为开放式书院。
如果不是经营不善,上一代山长早逝,他也不会落魄至此。我之前助他重修学院,如今正院已修葺一新,明年就可收取学子。”
“可他当真愿意?”
“祖母,”洛曦宁替老夫人捶肩,“我岂能在大姐姐的婚事上作假。那聘礼就放在蛮州镖局,只等祖母您同意,他立刻上门来求娶。”
求娶!
老夫人眉稍一动,可还是摇头,“他再好,也是祁国人,咱们葭丫头父兄都在军中……”
洛曦宁早就知道祖母顾虑的,忙笑道:“祖母放心,这书院并未官职,山长只是布衣祭酒。我们与之结亲,不算越籍。”
见老夫人神色稍霁,又添一把火:“再者,这萧家已经请了冰人,那三十六抬聘礼可不是闹着玩。知府夫人亲口说,萧氏求娶,是洛家体面,也是蛮州城的体面。”
老夫人闻言,欣喜道,“还有么,快些仔细与我说说。”
洛曦宁笑了笑,将成墨便是萧成墨之事,大姐姐两情相悦之事全都和盘托出。
翌日,卯鼓未绝,长街尽头已传来辘辘车声。
最前头是一面素色旗子,写着“霁川”二字。
后面跟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个四五十岁的媒婆,手里拎着一只红漆笼子,里头装着活雁,脖子上系着红布条。
紧接着,三十六抬朱漆礼箱蜿蜒而来,一抬一景。
珍珠、夜明珠、蜀锦吴绫……
箱笼依次排开,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这是谁家儿郎?”
“求娶哪家小姐,这场面阔气啊!”
箱子到了洛府影壁前就停住,没人敢往里头搬,按规矩,得先纳采。
卯时三刻,媒婆亮开嗓门:“祁国霁川萧家,今日上门提亲……”
鼓乐敲了三遍,萧成墨身披天青色暗纹锦袍,腰束同色腰带,悬一枚羊脂双鱼佩,佩结双生同心。
他行至石阶前,双手把大雁举过头顶,弯腰作揖,朗声说道:
“晚辈萧成墨,祁国霁川书院山长,倾慕洛大姑娘之德容,非一朝一夕。愿以正室之礼迎娶,此生不纳妾,不设侧室,不使其受一丝一毫委屈。河渠为证,春日为盟,若有相负,天人共鉴。”
话音刚落,门里,管家将大雁接过去,收了礼书。
老夫人站在堂前,点了三柱香,对祖宗牌位拜了拜。
回了一句:“纳采既成,容再卜告。”
萧成墨再拜,退至影壁外。
门前百姓先是静了一瞬,继而爆发出轰然喝彩声。
“好个霁川书院,真乃君子!”
“昨日被曹家退婚,今朝萧郎求娶,当真是良缘天定!”
“要不怎么说,好事多磨,”
也有人小声说着:“看看,这才是读书人家的规律,礼数才叫周全!”
等到前院安静下来,洛曦宁这才回身,对洛映葭眨了眨眼,声音压低,但掩不住其中的松快:“如何?这已经纳采了,婚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吧!”
“宁宁,好妹妹,你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是如何做到的?还有这霁川书院又是怎么回事?”
洛映葭一把拉着洛曦宁的手,心中好奇的紧。
洛曦宁见她这般急切,低笑一声,牵着她坐下,亲自斟了一盏茶,推到她面前:“喝点茶,我慢慢说。”
“这霁川书院可不是我的主意,我本想让他带着银两去祁国捐个小官来当,哪怕只是个虚衔,这样他身份虽然不及公侯子弟,却也清清白白,能让大伯父大伯母面子上过得去。”
洛映葭失笑,又有着心疼:“难为你了,想得还挺周全。”
“谁知道,我才刚说,萧成墨,哎呀,成墨哥哥就说,身份他有。”
“你的意思是说,霁川书院山长的身份是真的?”洛映葭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
洛映宁点头,“大姐姐,这也是好事,至少我们也没有骗人呀!”
洛映葭突然掩嘴轻笑:“你们两个,倒把我瞒得够苦。”
“这不是怕你露馅。”
洛曦宁眨眼,露出一丝狡黠,“这给曹二指明柳巷位置的友人,是我安排的。”
她端着茶杯的手转了转,轻声道,“至于这春杏和孩子的事情,当然是真的。孩子的确是曹二的,春杏也的确被关在庄子里。不过我派人递了个口风……”
“哦,你派人去透露曹二即将议亲给春杏,这才让她不得不带着孩子独自前来找曹二?”洛映葭恍然大悟。
“祖母退了曹家的婚事,而成墨哥哥又趁机把霁川书院抬了出来,这样这婚事也就这样定下了。”
“宁宁,”洛映葭握着洛曦宁的手,眼眶微红,“你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了我。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以为我就将你诓骗在此,任由你嫁给那个曹二呀!”
“对不住嘛,我……”
“哼,告诉你,晚了,本姑娘生气了,一个亲亲哄不好的,至少要两个亲亲才行。”
屋内,姐妹二人笑闹坐一团。
洛家太爷为了避免多生事端,和萧成墨商议好后,连夜将身在祁国的大房一家召回。
刚好洛庭鹤在大渊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不用他和沈湘湄再守在那儿。
正好趁着大侄女大婚,他们准备回蛮州城,守着自己的宝贝女儿。
路上又碰上从盂城回来的二房一家子,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返回蛮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