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道士们全部走远,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当下也不敢怠慢,想要前去看看,看能否出上一份力,便朝李彤菲他们说道:“我去帮忙,你们就留在这里等我回来吧。”
“那怎么行?要去我们一起去,万一你出点什么事情,我们彼此还能有个照应。”李彤菲不置可否的回答我,拉上王小虎,紧紧跟在我的身后。
没过多久,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伏魔殿的门前,然而刚一到来,我们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了。
只见整座伏魔殿的殿身,正在剧烈的颤动,门窗虽未破开,却跟随殿身的震动,啪啪啪的发出撞击声,犹如地震的前奏,然而,这绝非是地震,因为我们脚下的大地根本就没有一丝震感。
就在我们错愕之时,整座伏魔殿就已经被道士们团团围住,他们全都盘腿而坐,手里掐着指诀,嘴里念着咒语,每个人的脸上,全都写满了惊慌。
与此同时,周围还聚集了大量的游客们,他们高高的举起手机,争先恐后的将镜头对准了伏魔殿,似乎都想捕捉一些诡异画面,以满足个人的猎奇心里。
颤抖中的伏魔殿,相比龙虎山的其他殿宫,算不上多么宏伟,然而这座殿宇却透露出一股子无法形容的邪气。
伏魔殿的大门两侧,贴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着:千年归匿风平浪静,下联写着:一旦现形地动山摇。
红色的大门上,贴有一道十字交加的黄符,黄符很巨大,据说是当年太上老君赐予天师张道陵的镇妖符。
专门用来镇压殿中关押的邪祟,而这道镇妖符,后来也得到了历代天师的加持和巩固,所以才让殿中的邪物得以平静了一千多年。
至于殿中镇压的是什么怪物,相信不用我说,很多人也都有所耳闻,不错,殿中的邪祟,正是《水浒传》中第一回所提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文中写到洪太尉擅闯伏魔殿,撕下了天师张贴在门上的镇妖符,放走了一百零八魔君,从而让一百零八魔君窜入凡间,化作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
想不到,天师们,好不容易将天罡地煞再次封印后,才平静了千年之久,然而这一回,黄符却不知被什么人给撕毁了。
残破的黄符,在风中凌乱,被吹得呼呼作响,失去了黄符的镇压,这些魔君也不再安分,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冲破封印的束缚,为祸人间。
张王杨三位紫袍道长,坐在伏魔殿的正门口,各自运用指诀和咒语,画出了三张新的镇妖符,并令手下弟子将其贴到伏魔殿的门上。
这时,天色突然大变,狂风大作,伏魔殿的上空,聚满了乌云,这些乌云正在不停的集结,其间还伴有震耳欲聋的雷鸣声,数十道紫色的闪电,在云层当中交换着闪现,并发出滋滋的电流声。
小道士接过三名紫袍道人所画的黄符,走上台阶,准备去贴,可还没走出几步,小道士就被强烈的妖风给吹倒在地,随着台阶滚落到了紫袍道人们的面前。
张道长的胡须,被风吹的乱摇,他眯着双眼,嘴唇微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怨气冲天,今日如果让它们逃出伏魔殿,恐怕世间以后再无宁日。”
王道长努力的稳住身形,保持着打坐的姿势,大声骂道:“也不知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居然撕下了我龙虎山的镇邪黄符,等抓到了他,非得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杨道长接过王道长的话茬,面露凶光:“此人绝不是龙虎山的人,定是游客中的一个,铸成如此大错,想毁我们龙虎山,抓到以后绝不能轻饶。”
随后,十几个小道士,自告奋勇,想用接力的方式去贴符,可无一例外的一个接一个被妖风给吹了回来,根本就无法走到伏魔殿的门边。
张道长摸了一把胡须,扫视了一圈身边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小道,有些怅然的叹道:“这妖风劲力强大,分明是这群邪祟故意制造出来的,想要阻止我们贴符,他们虽说年轻,却道行太浅,我们三人虽然道行较高,却奈何年事已高,根本无力对抗妖风贴符,这该如何是好?”
“三位道长,不如将黄符交给我吧,我去帮你们张贴黄符。”
我走到三名紫袍的跟前,毛遂自荐的问道。
谁知我的话音刚落,却引得周围的那群小道士一阵哈哈大笑。
一名离着我们较近的小道士,对我冷啍了一声,十分不屑的看着我:“就凭你?我们修道之人都感费劲,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杂毛小子感,哼,恐怕更是得爬着回来。”
“就是,师兄,这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用跟他胡咧咧。”
“他如果能抵挡住妖风,并成功的将黄符贴到门上,我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叫他一声爹。”
“哈哈哈哈”。
这群小道士,你一言我一语,引得其余的道士和游客一阵哄堂大笑。
他们对着我,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此时此刻,我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被拔光毛的野猴子,被这群人不断的戏弄。
心里顿起一股无名之火,正准备出言想要反击,却被张道长突然打断。
他将枯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严肃的看着我,缓缓开口道:“你爷爷虽然是阴阳先生,道法卓绝,可你的道法怎么样,贫道心里却不清楚,不过也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贫道看看你的实力如何?有没有当年你爷爷王仙风的风彩?你去贴黄符吧,这群邪祟很是厉害,你多加小心。”
我接过了黄符,迎着强劲的狂风,一步一步的朝伏魔殿大门走去门,可刚一踏上台阶,我就有些吃不消了,感觉风力相较之前,显得愈发的大了。
强大的风力,使我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使我感觉像是在泥浆中拔涉,我将黄符小心翼翼的藏到了衣服里面,防止一不留神被风刮走,然后弓着身子,迎着妖风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