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南行的火车,飞奔在旷野上,大团大团的白烟,飘向空中,又向上攀爬,和云彩融为一体。
一群羊,被堵在道口处,咩咩地叫着。羊倌歪戴着帽子,披着一件大衫,冲着火车叫着,笑着。
静安坐在靠窗的位置,透过墨镜,向原野上望着。
原野上的花朵,一朵朵,一簇簇,红色的百日菊,粉色的格桑花,黄色的雏菊,蓝色的爬山虎,紫色的铁线莲,白色的野百合,把绿色的大地,点缀得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这美景让静安的眼睛应接不暇,看不够的看。
静安看累了,也舍不得收回目光。原野实在是太美了,让人心旷神怡,把一切烦恼都忘却了。
静安的脖子上,有一条伤痕,那是谭哥拽下吊坠的时候,勒伤的。她的脚脖子还疼,不是十分疼,但走一步,就好像有人在脚脖子外侧踢了一脚。
她没有去医院,这一生,最不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那里。
她也没有涂抹任何药水,就这么挺着,反正,也不耽误走路。她走路时,慢点走,别人也看不出来。
弟弟静禹的信收到了,说成人自考每年都有两次,四月份和十月份,专业也很多,静禹希望姐姐能去省城一趟,看看她想报考哪个专业,也希望她到省城逛一逛,散散心。
省城,静安来过两次,是陪伴母亲来看病,后来,又陪伴父亲来看病,这一次,不看病,是来办正事的。
心情是愉快的,但偶尔想到老家的那些人,那些事,她的心情又沉重起来。
火车行驶6个多小时,才到省城,静安在火车上不吃任何东西。她不想去厕所,火车上的厕所,太难闻。
火车终于到站。出站口,静禹冲静安用力的摆手,大声地叫着:“姐,姐,这儿呢!”
静安笑着,向静禹跑去。一跑,脚脖子疼,她马上慢下脚步。
静禹伸手从静安的身上摘下包,帮静安背着。
静禹说:“我先领你逛街,逛逛光复路的小吃,再去长江路,到长江影都看电影,再去桂林路逛旧书店。”
静安对吃的和电影,她都不太感兴趣,她最想去的是旧书店。
一开口说话,静禹诧异地问:“你嗓子咋哑了呢?”
静安说:“有点感冒,我不冲着你说话,别给你传染。”
两人逛街,在光复路有摆摊卖冷面的,买了两碗冷面,坐在凳子上吃。
静安想起去年夏天,在步行街卖服装,当时旁边有一家卖冷面的,生意还不错。
不做歌手之后,静安不太想卖服装。这一行干过了,她知道了其中的步骤,也尝过了卖衣服的辛酸,想换一行,尝试做新的工作。
静安看到许多卖大破烂的两层楼。她进去看看,货物挺多,样式新颖,都是外国进来的旧货。
要命的是,价格便宜得让你怀疑人生。
静禹不让静安买,把她拽了出去。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静安决定报考汉语言文学,这不仅对将来的工作方面有帮助,也能借这个机会,阅读很多书籍。
两人去自考班报名,买了四套书,十月份考四科。
报名处的人,得知静安要回家自学,又推荐她一本考试指南。静安也掏出钱买了。
姐弟俩又去了旧书店,桂林路旧书店有很多。
静安给冬儿买了几本画册。
静安还淘到一本白先勇的《孽子》,看内容提要,惊呆了,再看文章的前三行,一下子吸引了她,必须买!
静禹去付款,被静安一把拉开,她自己付款买书。
静禹说:“姐,你买衣服,舍不得买,非要买旧的大破烂,可买书你都不讲价,相中了就买。”
静安说:“衣服能穿坏,但书不能,买下来,就会陪伴我一辈子。一本好书,胜过一个好朋友。”
静禹看着静安扎进书堆里,不出来,都关店了,他催了又催,静安还恋恋不舍。
书店老板戴着眼镜,不催静安,说:“不着急,你挑书吧,不用一本一本地结账,你挑好了一起结账,我给你打折。”
静安说:“我走到哪里,都能遇到好人。”
老板说:“都是爱书之人,你明天白天再来吧,还有一些新书。”
静安说:“不行啊,我明天要坐早车回去。”
早车便宜,从省城到家乡,只要8元钱,不过,火车要走八个多小时,才能到站。
老板说:“那你下次来,我收到旧书,给你留着。”
静禹说:“过一阵,我就来给我姐买书。”
结账的时候,老板看到静安买的书,有白先勇的,就说:“我还有一本白先勇的,你要不要?刚收上来,还没上架呢。”
静安一喜,连忙说:“快拿来,我看看。”
静安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就会剜门盗洞地,找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去看,这样,会对这个作家以及作家的作品,有个全方位的感觉。
老板从旁边的一个袋子里,翻出一本书,白先勇的《玉卿嫂》,是小说集。这更是静安喜欢的。
旧书都是打折的,一半是七折,也有八折的。所有书放到一起,老板给静安打了六折。
静安欣喜若狂,说:“我让我弟弟一周就来一趟,帮我淘几本书。我太喜欢看旧书了。”
对于书,那时的静安是如饥似渴,甚至,她什么都不想干,就在家里成天看书,成天写作,那日子,要多美有多美,是神仙的日子吧?
是梦想中的日子吧!
晚上,静禹把静安领回学校,找到同班的女同学。女同学把静安带到她们的宿舍,住在她的上铺。
上铺的一位同学回家了,正好空了一天。
这个女同学叫方雅。长发披肩,眉目如画,说话还温温柔柔的,像个南方姑娘。
方雅这姑娘很有意思,不停地向静安打听静禹的爱好,静禹喜欢吃什么?喜欢看什么?喜欢玩什么?静禹小时候是啥样的?
一个宿舍的女同学笑话方雅,说:“别打听了,谁不知道你在追求陈静禹。”
静安觉得方雅不错,性格好,说话唠嗑也挺好,最主要的,是她对弟弟很崇拜。
早晨,静禹送静安去火车站的时候,静安说到方雅,静禹说:“她父母是大干部,将来她要回四平,我也要回家乡,我们不能处对象。”
静禹很理智,不再是过去那个冲动的男生了。
方雅不是南方姑娘,是四平人。但妈妈是上海人。
静安说:“老弟,你要是真的喜欢她,就跟她去四平吧,他父母当官,你将来也能借上力。”
静禹摇头,说:“以后再说吧。”
静禹买了站台票,要送静安进站台,但因为人太多了,站台票不好使,没让静禹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