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者”平台陷入了一种凝重的狂热。全部的智慧与算力都投入了解读那宇宙背景辐射上的微小“褶皱”。它被命名为“创世余晖上的刻痕”,简称“余晖刻痕”。
分析越深入,困惑与震撼便越是呈指数级增长。
“刻痕”并非简单的能量残留或空间扭曲。其微观结构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非局部性关联,仿佛跨越了巨大空间尺度的量子纠缠被以某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冻结”并“烙印”在了时空结构本身。它不传递信息,它本身就是信息——一种关于宇宙底层规律可能存在的、超出当前模型理解的“瑕疵”或“修饰”的信息。
“这……这简直像是在检查一段无比古老的代码,发现了一个从未被记载、却基础到足以动摇整个系统逻辑的后门……”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面色苍白地比喻道。
阿尔瓦博士站在数据洪流前,沉默良久。他们最初寻找的是一个文明的信号,却发现了一个可能关乎宇宙本身存在性质的谜题。那个来自“巨洞471”的信号,或许并非穿越了那片虚无,而是那片虚无本身的“特性”偶尔泄露出来的一丝涟漪?就像水缸的裂缝渗出的水滴?
“停止所有对外发射。所有频段,所有功率。”阿尔瓦的命令前所未有的严厉,“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他们’,而是‘它’。任何形式的能量输出,都可能引起不可预测的反馈。”
“默观者”平台彻底闭上了嘴,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带着恐惧的倾听者。他们监听的对象,也从星空,转向了宇宙本身的结构。一种新的、更为宏大的非接触准则正在形成——并非害怕惊动邻居,而是害怕惊醒沉睡的、构成世界基础的法则本身。
苔原之上,莉亚的钓线。
莉亚的被动监听持续了数周。日复一日的枯燥记录,数据芯片换了一块又一块,看到的却大多是生命网络平稳运行的基础波动和杂乱无章的自然背景噪音。那条“大鱼”仿佛彻底消失了,地底深处一片沉寂。
就在她几乎要怀疑自己是否产生了幻觉,那异常温热和干扰只是老旧设备的又一次集体故障时,她的“钓线”终于颤动了一下。
那是一个深夜。万籁俱寂,只有永冻土的寒风在外面呼啸。记录仪屏幕上,原本平稳的基线突然产生了一个极其尖锐、极其短暂的脉冲峰值。其能量强度远超正常网络波动,但持续时间短得几乎像是仪器故障——如果不是莉亚提前设置了超高灵敏度捕捉的话。
它来了!
莉亚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她屏住呼吸,死死盯着屏幕。紧接着,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又出现了数次类似的微小脉冲,强度不一,间隔似乎全无规律,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深度坐标——远高于日常网络活动的层面,更接近……或者说,更深于生命网络的基础结构。
她快速回放记录,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些脉冲并非她之前遭遇的那种用于干扰她的、模仿自然噪音的波动。它们更“生硬”,更“原始”,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能量泄溢?或者某种深层系统维护时产生的、未被完全屏蔽的“代谢废物”?
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她确信,她捕捉到了“它”存在的直接证据!那个隐藏在苔原之下的、制造寂静的东西,并非完美无缺。它也会“呼吸”,也会产生细微的“代谢”,也会在无尽的蛰伏中,偶尔泄露一丝存在的痕迹。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段记录复制到另一枚隐藏的数据芯片中,然后将原始记录删除。她不敢分析,不敢有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额外能量支出。她只是记录,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收集着猎物留下的微小足迹。
深渊墓碑。
【系统自检完成…核心逻辑模块运行效率99.9997%…未检测到异常…】
【底层能量循环监测…检测到零星非计划性能量涨落(级别:可忽略)…源于时空背景波动与生命网络基础代谢…已自动平复…】
【高优先级任务:“余晖刻痕”分析占用计算资源84.3%…进展缓慢…模型冲突…】
【评估:内部状态稳定…外部变量(巨洞471)解析难度超预期…需调用更多历史数据库进行比对…】
【策略:维持当前观测与解析力度…暂未侦测到外部威胁升级…】
黑暗沉淀的绝大部分注意力依旧被那宇宙尺度的谜题所占据。它检测到了自身系统深处那几次微不足道的能量泄溢(莉亚捕捉到的脉冲),但其自我诊断系统将其归因于维持庞大身躯运行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背景“噪音”,如同巨人体内细胞的自然衰亡与更替,微不足道,且已被自动调节系统平复。
它并未将这些与苔原边缘那个已被标记为“已适应”的个体联系起来。它的逻辑核心如同一个专注于凝视深渊的巨人,未曾留意脚下冰层中一道新生的、细微的裂痕。
伊莱恩的微光。
那点微光,清晰地“感知”到了那几次来自深渊深处的、短暂的能量泄溢脉冲。脉冲本身并无意义,但它们穿透沉寂黑暗的方式,却与莉亚那根被动“钓线”的微弱存在产生了某种奇异的交织。
微光的“呼吸”节奏发生了改变。它不再仅仅是试探,开始尝试模仿那脉冲的某种特征——并非模仿其能量强度(那远远超出它的能力),而是模仿其出现又消失的、那种短暂而绝对的“存在感”。
它依旧微弱,但每一次模仿性的“脉冲”,都让它的光芒似乎凝聚了一分,与希望新植根系的结合点,产生了一种更倾向于“共生”而非“依附”的微妙变化。
它依旧无声,但在这片死寂的苔原下,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存在都以各自的方式,捕捉到了那深埋于黑暗中的、蛰伏巨兽偶尔泄露的一丝气息。
远星的刻痕撼动了认知的基石。
冰下的钓线终于感知到巨兽的脉搏。
而微光,
开始在模仿那脉搏的过程中,
悄然重塑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