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一封密报快马加鞭送入京城:薛怀义在被押解回京的途中,于荒郊野岭被人刺杀身亡,与尸首一同被送回京城的,还有薛怀义身上的忏悔信,上面详细交代了二十六年前,伪造通敌书信对边嵘的构陷及经手的所有人等。
四月初二,晨雾如纱,将整座皇城笼在一片朦胧哀色之中。宫墙殿宇皆隐于缥缈烟缕里,似被岁月尘封的旧梦。雍景帝一袭素白锦袍,袍角绣着的金龙纹路,在清冷晨光中黯淡无光。他步伐沉重,似扛着千钧重担,每一步都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声响,仿佛是历史伤痛的回响。
太庙,威严肃穆,香烟袅袅
雍景帝走到正中央,那里供奉着王朝最尊崇的牌位。他双膝重重跪地,身下的石板冰凉刺骨,却不及他内心的愧疚与悔恨。
雍景帝长跪不起,身后的臣子自然也跟着乌压压的跪了一大片。
“传朕旨意,拟罪己诏!”雍景帝声音低沉而坚定,在太庙中回荡。
很快,笔墨纸砚呈了上来。雍景帝接过毛笔,手微微颤抖,似是承载着千钧重量。
“朕以九五之尊,嗣承大统,本应明德慎罚,彰善瘅恶,以安社稷,以庇苍生。然二十六年前,边嵘谋逆一案,实乃先皇之过也,上辜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下负黎民百姓殷切之望。
边嵘者,国之柱石,军之魂魄。其性忠勇,其志坚贞。自束发从戎,便以身许国,南征北战,血溅沙场。每战必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以一当十,护我山河无恙,保我百姓安宁。其智谋超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多次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拯救社稷于将倾。如此忠良之臣,本应受朕恩宠,享万世荣光,然朕却……”
“薛从英,为谋私利,勾结朝中佞臣,罗织罪名,诬陷边嵘谋逆。先皇不察真相,偏听偏信,竟下旨将边嵘将军以谋逆罪名含恨处死。
随边嵘将军赴死之将领,皆为忠义之士,他们追随边嵘将军,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却因朕一念之差,一同蒙冤受戮,魂断刑场。此等惨状,实乃罪孽,百死莫赎。
边嵘将军及诸将领之冤屈,蒙尘二十六载,前任兵部尚书岳兆钰、礼部尚书何冰均已交代其罪行,此等冤案不昭雪,朕之良心难安,王朝之正义难彰,万民之信任难复。
今朕幡然醒悟,痛定思痛,决意为边嵘将军及诸将领平反昭雪。追封边嵘将军为镇国公,世袭罔替,以彰其忠勇之功,慰藉其忠魂。其孙边望,带领边家旧部抗击西戎有功,封其为忠勇大将军。随边嵘将军赴死之所有将领,皆追封相应爵位,其子孙后代皆受皇恩庇佑,享荣华之禄,延家族之脉。
以薛从英为首之奸臣,为谋私利,陷害忠良,罪大恶极。着即降罪抄家,将其家产充公,以正国法,以平民愤。监斩官恭亲王,未能秉持公正,未能为边嵘将军及诸将领讨回公道,亦有失职之嫌。自请恭亲王奉上半数家产,用作抚恤边家军旧部。朕希望,这些抚恤能让边家军旧部及其家属感受到朕之悔意与关怀,让他们知道,朕不会忘记他们的牺牲与奉献。
朕在此向列祖列宗起誓,向天下万民承诺,朕必以史为鉴,明察秋毫,公正执政。朕将广纳贤才,倾听民意,严惩奸佞,褒奖忠良。朕将不负列祖列宗之厚望,不负黎民百姓之信任,做一个有道明君,让王朝繁荣昌盛,让万民安居乐业。
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佑我王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边嵘将军及诸将领之忠魂,得以安息;愿天下苍生,共享太平盛世。”
雍景帝写罢,搁下毛笔,长舒一口气。那罪己诏书上的墨迹尚未干透,却已承载了他无尽的悔恨与决心。他站起身来,将罪己诏书交给身旁的侍从。
侍从双手捧着罪己诏书,快步走出太庙。不多时,京城的大街小巷便贴满了罪己诏书。百姓们听闻此事,纷纷涌上街头,围观那罪己诏书。
诏书张贴不过半个时辰,京城各处便已沸腾。
“看,我就说吧,边将军怎么可能谋反!”一个挽着粗布衣袖的中年妇人挤在告示前,听人念完那诏书上的内容,手指狠狠戳着那纸罪己诏,声音尖亮,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她身旁几个妇人连连点头,其中一个拍腿叹道:“可不是!边将军当年守城,刀都砍卷了还死战不退,这样的忠臣,怎会谋逆?” “杀错人咯!杀错人咯!”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头蹲在墙根,手里攥着半块发硬的炊饼,一边啃一边摇头晃脑地念叨,“当年老子就站城头上瞧着呢,边将军浑身是血,还冲在最前头!谁他娘的说他谋反?分明是那些狗官妒忌他战功!”他说着说着,眼眶竟红了,浑浊的老泪滚下来,砸在饼渣上。
“嘘——小声些!”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赶紧拽他袖子,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如今陛下总算明白过来了。”
“明白过来?哼,晚了整整二十六年!” 一个青衫书生冷笑一声,拂袖上前,指着诏书道:“边将军血战沙场时,那些奸臣在朝堂上数着他的功劳眼红;边将军含冤而死时,那些狗官在府里喝酒庆功!今日陛下罪己,不过是良心发现!”
“读书人,慎言!” 旁边立刻有人呵斥,但更多百姓却纷纷附
和:
“没错!幸好老天有眼,边将军还留着一个孙子。”
“还有那些边家军的旧部,被打散的打散,流放的流放,多少人家破人亡!”
“陛下总算做了件人事!抚恤金呢?什么时候发?”
“发个屁!现在打仗呢,到处都在征粮”
人群越聚越多,议论声如潮水般涌动。有老兵捶胸顿足,老泪纵横;有妇人抱着孩子,指着诏书哽咽道: “你爹要是还在,该有多好……” 有年轻后生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当年害死边将军的人,一个都别想跑!”
更有百姓自发凑钱,在街头搭起简易的灵位,摆上酒肉,焚香祭拜。有人高喊:“边将军!您看见了吗?朝廷给您平反了! 众人齐声应和,呼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