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年 6 月 22 日,上海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陈志皋开着车,来到黄慕兰家楼下,准备约她去看电影。黄慕兰欣然应允,两人因时间尚早,便走进了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轻柔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陈志皋和黄慕兰相对而坐,正愉快地交谈着,陈志皋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怎么是你啊?坐下聊聊。” 陈志皋热情地招呼着来人。
来人正是曹炳生,他是租界当局的法语翻译,也是陈志皋的老同学。曹炳生笑着走了过来,坐下后,要了一杯茶。
三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曹炳生兴致勃勃地说:“南京的国民政府抓了一个共字号的头目,湖北人,五十多岁,镶一口金牙齿,一嘴湖北口音,酒槽鼻子,你瞧那个人长得,竟然九个手指头,是国民政府悬赏了十万块钱,才抓获的……”
陈志皋对此并不在意,只是礼貌地笑笑。但黄慕兰却听得格外认真,她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少一根指头,酒槽鼻子……” 黄慕兰在心里默默念叨着,突然,一个人的形象在她脑海中浮现 —— 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
向忠发早在 1927 年 11 月中共成立的中央特委上,就和伍豪、顾顺章都是中央特委领导人。他在党内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实际上并未起到真正的领导核心作用,但他掌握着大量党的机密。
曹炳生继续说道:“本以为审讯很困难,少一根指头的家伙真他的不中用,刚坐上电椅,就什么都招供了。”
黄慕兰努力保持着镇静,表面上依旧淡定地喝着咖啡,但内心却如波涛汹涌。她很清楚,如果这个人真的是向忠发,那对于党组织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黄慕兰不敢再继续追问下去,怕引起曹炳生的怀疑。她稍微定了定神,对陈志皋说:“我头有点疼,先不看电影了,你送我回去吧。”
陈志皋关切地看着她,点点头。两人起身,与曹炳生告别后,离开了咖啡馆。
回到家中,黄慕兰立刻给我党地下负责人潘汉年发去消息:“你快来,有天大的重要的事商量。”
不一会儿,潘汉年匆匆赶到。黄慕兰将在咖啡馆听到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潘汉年听后,也不禁大吃一惊。
“我想了很久,我们的总书记不可能叛变,但陈志皋的一个同学说抓了一个人,没用上刑就叛变了,向忠发的职务高,手指没有这么巧的,而且年龄也很符合。” 黄慕兰焦急地说道。
潘汉年猛然惊醒:“对,你说得没错,向年轻时因为赌钱,后来为了戒赌,便将左手指砍去一个!不好,我得赶紧去汇报。”
潘汉年迅速离开了黄慕兰的家,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伍豪。伍豪得知后,脸色严峻,他深知事情的严重性。
伍豪迅速组织中央的李富春、蔡畅等人进行转移。同时,为了验证向忠发是否真的叛变,他一方面派特科的队员在向忠发原来寓所附近埋伏、观察;一方面派内线进一步打听情况。
中共地下党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始了紧张的转移工作。伍豪安排好一切后,也搬进了四马路上的旅店。
当天晚上,一队特务押着向忠发,闯进了伍豪转移前的住所。向忠发用手中的钥匙打开了门,特务们开始在屋内搜查。
埋伏在附近的特科队员看到这一幕,迅速将消息报告给了伍豪。伍豪收到消息后,心中悲痛而愤怒,他彻底断定向忠发是真的叛变了。
黄慕兰的情报让中共地下党有了足够的时间转移,避免了一场巨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事后,伍豪紧握着黄慕兰的手,感激地说:“慕兰,慕兰,你真不错呀!你跟潘汉年两人互相配合,行动得很好,一上马就为党立了这一大奇功!”
黄慕兰谦虚地笑了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
在这场危机中,黄慕兰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而陈志皋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也对黄慕兰更加敬佩,同时,他对黄慕兰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漫追求。
再说向忠发,他叛变后,将党组织的许多机密都告诉了敌人,给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蒋司令得知后,急电暂且保留向忠发的性命,但急于邀功的上海当局已于 1931 年 6 月 23 日晚将他枪杀。
在行刑前,向忠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能饶他一命,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正义的审判。他的名字,也同顾顺章一道,成为了中共党史上最受唾弃的存在。
而此时的上海,依旧是风雨如晦。王至诚从报纸上看到了顾顺章亲自带人到香港,抓获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和森的消息。蔡和森被捕后,被引渡到广州,生死未卜。
与此同时,袁殊的《文艺新闻》编辑部因为成为党和进步人士约见与交流的平台,被敌人发现后,蒋司令愤怒地勒令其停刊。
王至诚气愤地拍打着桌子,杜月笙却不以为然,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张学良找不到!小日本盯上了东北,东北不保,上海能有一个安宁之日?杜老板还能在此喝酒联欢啊!” 王至诚大声说道。
杜月笙也拍起桌子,吼道:“我在上海,小日本还不敢嚣张!”
“那也未必,蒋司令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不是有人为虎作伥吗?小日本真来侵我中华,我看有人未必真抗日?” 王至诚毫不畏惧地回应道。
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而上海的局势,也如同这紧张的氛围一样,愈发复杂和严峻。在这黑暗的时刻,无数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们,依然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默默地奋斗着、抗争着,他们如同暗夜中的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