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轩的晨雾还没散,就被一阵 “皇后娘娘赏礼” 的吆喝声搅得没了清净。苏晓晓刚在春喜的搀扶下坐起来,喝了两口温凉的薄荷粥,就看见张嬷嬷领着四个小太监,抬着个朱红漆木盒走了进来 —— 盒子大得能装下三笼甜椒包子,上面还系着明黄色的绸带,活像现代商场里包装过度的 “天价礼盒”,透着股 “无事献殷勤” 的诡异。
“翠贵妃安。” 张嬷嬷脸上堆着假笑,眼角的皱纹都快挤成了菊花,“皇后娘娘听说您病得重,心里实在惦记,特意从内务府的库房里挑了支百年老山参,让老奴送来给您补补身子。太后也说了,您是六阿哥的额娘,可不能倒下,这参您可得好好用。”
苏晓晓心里 “咯噔” 一下,手里的粥碗差点滑掉 —— 自从上次玉镯藏符咒、御药房换药后,景仁宫的 “赏赐” 早就成了她的 “避雷清单 top1”,现在突然送百年老参,这哪是 “补身子”,分明是 “送坑”!
“劳烦皇后娘娘和太后挂心,臣妾…… 臣妾实在受不起。” 苏晓晓故意咳嗽两声,往被子里缩了缩,装出虚弱无力的样子,“臣妾现在连粥都喝不下,哪能消化这么贵重的人参?不如嬷嬷先把参拿回去,等臣妾病好了再谢恩?”
张嬷嬷却往前凑了两步,示意小太监打开漆盒:“贵妃说的哪里话!这参是皇后和太后的心意,您就算现在不用,也得收下。您看这参,须子完整,泛着琥珀光,可是前朝留下来的宝贝,寻常妃嫔想求都求不来呢!”
漆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浓郁的参香飘了出来,混着点若有若无的怪味 —— 像潮湿的木头泡了水,又带着点涩劲。苏晓晓眯眼一看,那支人参果然气派,比她之前见过的都粗壮,须子像老人的胡须,垂在红绒布上,看着就价值连城。
可越是这样,她越警惕,悄悄给春喜使了个眼色。春喜会意,赶紧上前一步:“嬷嬷,这参看着确实金贵,只是娘娘现在病着,怕虚不受补。不如让端嫔娘娘来看看?她懂药理,知道这参能不能现在用,也免得糟蹋了皇后娘娘的心意。”
张嬷嬷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闪过丝慌乱,却还是点头:“也好,端嫔娘娘懂行,让她看看更放心。”
这话刚落,端嫔就像掐着点似的,提着竹篮走进来 —— 里面装着刚从试验田摘的彩虹椒,还有几包测毒用的草药,显然是春喜提前让人去叫的。“听说皇后娘娘赏了人参,我来凑个热闹,帮贵妃看看这参的品相。” 端嫔笑着走近,目光却在人参上扫了一圈,手指悄悄捏了颗彩虹椒。
她拿起人参,先是闻了闻,眉头微蹙,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参皮 —— 指甲缝里沾了点浅褐色的粉末,放在鼻尖一闻,脸色瞬间变了。“张嬷嬷,这参…… 好像不太对劲。” 端嫔掏出颗鲜红的彩虹椒,捏破椒蒂,把椒汁滴在刮下来的粉末上 —— 没一会儿,原本鲜红的椒身就像被墨染了似的,慢慢变成深紫色,还冒着细微小泡,看得旁边的小太监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 毒水!” 端嫔的声音都发颤,“这参被泡过‘腐心水’!这种水不会立刻致命,却会慢慢腐蚀五脏六腑,要是娘娘喝了参汤,不仅补不了身子,还会加重病情,最后连太医都查不出原因,只会以为是‘病入膏肓’!”
“腐心水?” 苏晓晓手里的粥碗 “哐当” 掉在地上,粥洒了一地,“景仁宫这是把‘送礼’玩成‘投毒’了?送人参还泡毒水,能不能有点新意?比如送包辣椒面,至少我还能拌包子吃,这毒参看着金贵,实则是‘催命符’,比御膳房的苦萝卜泥还缺德!”
张嬷嬷的脸瞬间白了,却还嘴硬:“端嫔娘娘可别乱说!这参是内务府库房里拿的,怎么会被泡毒水?说不定是您的彩虹椒有问题,或者…… 或者是翠贵妃自己想栽赃皇后娘娘!”
“栽赃?” 华妃踩着红裙闯进来,手里还攥着个没吃完的甜椒,一进门就看见地上的粥和深紫色的彩虹椒,瞬间明白了,“张嬷嬷,你少在这血口喷人!翠妃要是想栽赃,用得着拿自己的身子当赌注?这参是你们景仁宫送来的,从内务府到碎玉轩,全程都是你们的人盯着,除了你们,谁还能接触到参?”
华妃说着,掏出辣椒喷雾晃了晃,金步摇撞得叮铃响:“我看你就是故意带着毒参来的,想让翠妃喝了出事,再说是她自己‘病重不治’!今天你要是不把话说清楚,我就用辣椒喷雾喷你这张假笑的脸,让你也尝尝‘辣到说不出话’的滋味!”
张嬷嬷吓得后退一步,差点撞翻旁边的小太监,嘴里却还硬撑:“华妃娘娘休得胡来!老奴是奉皇后娘娘之命送参,要是出了问题,也该找内务府,跟老奴没关系!”
“找内务府?好啊!” 苏晓晓突然坐直身子,虽然脸色还是苍白,眼神却透着股冷劲,“春喜,你去内务府请王总管来,就说皇后娘娘赏的人参被泡了毒水,让他来看看这‘库房宝贝’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禄子,你去太医院请李医士,让他来鉴定这腐心水的成分,也好让大家知道,景仁宫送的到底是‘补药’还是‘毒药’!”
张嬷嬷一听要请内务府和太医院的人,彻底慌了,赶紧说:“别…… 别去!这点小事,没必要劳烦王总管和李医士!说不定…… 说不定是参在库房里受潮了,才让端嫔娘娘误会了!”
“受潮?受潮能让彩虹椒变紫?” 端嫔举起那颗深紫色的彩虹椒,“这腐心水是用断肠草和苦胆泡的,我在太医院的旧书里见过,专治‘虚不受补’的幌子,实则是慢性毒药!张嬷嬷,你要是再敢狡辩,我就把这参和彩虹椒送到太后宫里,让太后评评理!”
张嬷嬷的脸彻底没了血色,再也装不下去,只能硬着头皮说:“老奴…… 老奴不知道这参有问题!老奴这就回去跟皇后娘娘禀报,让娘娘查清楚!” 说完,她不等苏晓晓回应,带着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连掉在地上的粥都没敢管,活像被猫追的老鼠。
看着张嬷嬷的背影,华妃气得直跺脚:“这群老狐狸!太过分了!送人参还泡毒水,下次是不是要送个毒包子过来?我现在就去景仁宫,把这参摔在皇后面前,问她到底想干什么!”
“别去!” 苏晓晓拦住她,咳嗽了两声,“现在去了,她们肯定不认账,还会说咱们‘故意找茬’,反而让太后觉得咱们小题大做。咱们得把这参收好,当成证据,等赏花宴那天,当着所有人的面拿出来,让皇后和张嬷嬷百口莫辩!”
端嫔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人参放回漆盒,盖上盖子:“我已经用彩虹椒确认过了,参身上的腐心水还没干,能检测出成分,太医院的李医士来了肯定能鉴定。这参咱们得好好藏着,不能让景仁宫的人偷回去或者销毁证据。”
春喜赶紧把漆盒抱进内殿,藏在苏晓晓的首饰盒后面,还特意加了把小锁:“娘娘放心,奴婢会看好这参,绝不让任何人碰!”
小禄子却皱着眉:“娘娘,老奴刚才去内务府打听,听说这参是皇后特意让内务府的刘管事挑的,还说‘一定要选最显眼、最贵重的’,刘管事现在已经告假了,显然是早就想好要撇清关系!”
“刘管事告假?” 苏晓晓心里一沉,“看来景仁宫早就做好了准备,就算咱们找到内务府,也没人敢出来指认皇后。这送礼连环计,一环扣一环,先是送参示好,再是毒参害人,最后还能把责任推给‘库房失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正说着,弘昼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个画满辣椒的纸,看见地上的粥,赶紧跑过来:“额娘!你怎么把粥洒了?是不是不舒服?我给你画了辣椒,能‘打跑’坏人!”
苏晓晓摸了摸儿子的头,心里又暖又酸:“娘没事,就是不小心手滑了。弘昼真乖,画的辣椒真好看,有了它,坏人肯定不敢来欺负娘了。”
弘昼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凑到漆盒旁边,吸了吸鼻子:“额娘,这个盒子里的东西有怪味,不好闻,不如甜椒包子香!”
苏晓晓心里一动 —— 连弘昼都能闻出怪味,可见这腐心水的味道多隐蔽又多特殊,景仁宫居然敢用这么容易暴露的毒,要么是太自信,要么是有更狠的后手。
没过多久,李医士就来了,他小心翼翼地取了点参皮上的粉末,用银针测试 —— 银针瞬间变黑,看得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确实是腐心水!” 李医士肯定地说,“这种毒发作慢,初期症状和风寒差不多,会让人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要是长期服用,不出一个月,五脏六腑就会开始衰竭,到时候神仙难救!”
“一个月?” 苏晓晓后背冒起冷汗,“她们这是想让我‘病得越来越重’,最后‘不治身亡’,还没人怀疑是被下毒!真是好狠毒的心思!”
李医士叹了口气:“娘娘以后一定要小心,景仁宫既然敢用这种毒,肯定还会有其他阴谋。这参您千万不能用,最好藏起来,当成证据,说不定以后能派上大用场。”
苏晓晓点点头,让春喜给李医士拿了些银两,送他出去。看着李医士的背影,苏晓晓心里清楚:景仁宫的送礼连环计,只是赏花宴前的又一次试探,她们想先用毒参让她病情加重,再在赏花宴上栽赃她 “不敬皇后”“自暴自弃”,一步一步把她推向绝路。
夜幕降临,碎玉轩的灯亮了起来。苏晓晓靠在床头,看着桌上的漆盒,心里默默说:皇后、张嬷嬷,你们送的 “毒参大礼”,我收下了。赏花宴那天,我会加倍 “还” 给你们,让你们知道,我苏晓晓不是好欺负的!
可她不知道,此刻景仁宫的正屋里,皇后正对着张嬷嬷冷笑:“翠贵妃倒是警惕,居然让端嫔用彩虹椒测出了毒水。不过没关系,这只是‘开胃小菜’。赏花宴那天,咱们还有更厉害的‘礼物’等着她 —— 到时候,就算她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张嬷嬷躬身应着:“娘娘英明,奴婢已经让御药房的人准备好‘失语散’,还找了个假的‘内务府管事’,到时候就说这参是翠贵妃自己找人换的,想栽赃皇后娘娘!”
皇后端着茶杯,轻轻吹了吹:“做得好。记住,不能有任何差错,一定要让翠妃在赏花宴上‘身败名裂’,再也翻不了身。”
烛火摇曳,映着她们的算计。而碎玉轩里,苏晓晓还在琢磨着怎么应对赏花宴的危机,她不知道,景仁宫不仅准备了 “失语散” 和 “假管事”,还在碎玉轩的墙角挖了个小洞,偷偷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 她们想知道,苏晓晓会不会把毒参交给太后,会不会提前找盟友帮忙,然后再针对性地布置陷阱。
春喜(卧底)偷偷传回来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个苦萝卜,旁边写着 “景仁宫准备在赏花宴上,让假管事指认您‘买通内务府换毒参’,还会拿出‘您的笔迹’的书信”。
“假管事?假书信?” 苏晓晓攥紧纸条,心里瞬间有了主意:她要将计就计,把毒参和假书信的事都告诉淳常在,让她帮忙找真正的内务府管事作证,同时让端嫔准备好检测 “失语散” 的彩虹椒,确保赏花宴那天,她能有机会揭穿所有阴谋。
只是她不知道,淳常在身边已经被景仁宫安插了眼线,她的计划,很快就会传到皇后和张嬷嬷的耳朵里 —— 一场更危险的陷阱,正在悄悄酝酿。
悬念像颗带刺的辣椒籽,在夜色里悄悄发芽:景仁宫的 “假管事” 和 “假书信” 会不会成功?淳常在身边的眼线会不会破坏计划?还有那个被监视的碎玉轩,苏晓晓能不能发现墙角的小洞?这些疑问,都要在接下来的剧情里,慢慢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