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印痕”对“寂灭漫步者”的成功标记,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秩序联盟内部引发了战略层面的连锁反应。那道微弱却坚韧的秩序印记,不仅打破了“漫步者”完美的隐匿,更在更深层次上验证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猜想:宇宙本身蕴含着应对混乱的“免疫机制”,而这机制可以通过特定的秩序共鸣被有限度地“引导”和“激活”。
前线的科玛克指挥官立刻调整了战术。舰队不再仅仅进行被动监视和干扰射击,而是开始围绕那道秩序印记,构建一个动态的“标记压制”网络。利用印记提供的稳定坐标,舰队可以更精准地预判“漫步者”的移动轨迹,发射携带强秩序扰动的特种弹药。这些弹药依旧无法伤害其本质,却能持续不断地“冲刷”那片虚无领域,延缓其消除印记的速度,并迫使“漫步者”消耗更多精力在维持自身“绝对虚无”状态上。战局从单方面的捉迷藏,暂时转向了一种危险的僵持。
然而,科玛克和所有前线官兵都清楚,这仅仅是权宜之计。“寂灭漫步者”如同一个被暂时困住的幽灵,其本质未损,威胁依旧。一旦它找到方法彻底抹除印记,或是适应了这种持续干扰,更加凌厉的反扑必将接踵而至。
后方的联合研究团队则抓住了这宝贵的喘息之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秩序免疫编码”的深度破译中。艾妲教授整合了来自生命王庭青桠使者最新提供的、关于低语者早期活动模式的数据,以及凝辉文明对“万色棱镜”净化过程中剥离出的、残留的低语者规则侵蚀样本。他们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威胁模型”,以期能向“太初印痕”提交更具针对性、更能激发其免疫反应的信息。
过程依旧充满挑战。那“免疫编码”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其运作逻辑建立在宇宙最本源的法则层面,许多“指令”和“响应”模式根本无法用现有科学理论解释,更像是一种基于存在本身的“先天直觉”。研究团队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莉亚娜这个“钥匙”的直觉性引导,以及各文明古老传承中那些近乎神话的记载进行类比推测。
就在研究工作艰难推进时,一直相对沉寂的“织网者”方向,终于出现了新的、令人极度不安的动向。
部署在几个主要“余烬区域”外围的监测站,几乎同时报告了异常。那些原本扎根于规则腐化之地、如同恶性肿瘤般搏动着的“织网核心节点”,其活动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们不再向外延伸粗壮的能量缆索试图强行链接“星渊”,反而开始向内收缩、凝聚!
暗紫色的能量如同百川归海,被疯狂地抽回核心节点内部。节点的体积并未显着增大,但其散发出的能量波动却骤然提升了数个量级,颜色也从暗紫逐渐向一种更加深邃、仿佛能吞噬光线的“幽黑”转变。节点表面的搏动变得更加急促、有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内部被强行“孕育”或“压缩”。
更令人警惕的是,监测站捕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辐射频谱。这种频谱同时具备了“织网者”特有的规则结构力、低语者的混乱侵蚀性,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冷的“捕猎”意图。它不像是在构建网络,更像是在……锻造武器!
“它们放弃了强行链接的计划?”雷恩在联合指挥部会议上,盯着传感器传回的、那几个仿佛化身微型黑洞的“织网节点”影像,眉头紧锁,“还是在准备更危险的攻击?”
“根据能量凝聚模式和辐射特征分析……”凝辉文明的一位资深能量学家沉吟道,“它们似乎是在将庞大的能量和规则结构,极度压缩,试图创造某种……‘定点破障’的实体。目标,很可能依旧是‘太初印痕’的防御‘帷幕’。”
“实体攻击?”守林人族的代表疑惑道,“‘印痕’处于非实体的规则层面,实体攻击如何生效?”
“如果这个‘实体’,本身就是高度凝聚的规则概念载体呢?”艾妲教授提出了一个可怕的假设,“就像低语者凝聚出‘寂灭漫步者’这样的‘虚无猎手’,‘织网者’可能也在尝试创造一种专门用于突破秩序防御的……‘规则凿子’!”
这个推测让指挥部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一个“寂灭漫步者”已经让联盟疲于应付,如果“织网者”再制造出同等级别、甚至专精于破防的恐怖存在,秩序联盟将面临双线作战的绝境!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之际,一直负责监控联盟内部信息网络的星盟情报部门,发现了一个极其隐晦的异常信号。该信号源并非来自外部敌人,而是源自联盟内部某个文明的深层通讯网络,其加密方式极为古老特殊,且信号流向……指向了某个已被标记的、存在“织网者”活动的“余烬区域”!
经过最高权限的破解和溯源,结果令所有知情者震惊——信号的源头,竟然指向了铸星者后裔文明内部,一个名为“深岩之望”的、负责远古遗迹研究与尖端材料开发的秘密研究所!
“‘织网者’……在我们联盟内部有渗透?!”雷恩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怒。
伊芙琳立刻下令,由星盟“幽灵”部队与各文明可靠的安全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深岩之望”研究所进行突击审查。同时,联盟内部启动最高级别的安全筛查,以防潜在的里应外合。
调查结果很快水落石出。并非铸星者后裔文明整体背叛,而是“深岩之望”研究所的负责人,一位痴迷于获取宇宙终极锻造材料的首席科学家,在之前研究某个从“破碎棱镜”区域回收的、带有“织网者”能量残留的远古造物时,其意识被暗中渗透的低语者杂音所蛊惑。他错误地认为与“织网者”进行有限度的“技术交换”,可以获取突破性的材料科技,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研究所的古老通讯设备,与“织网者”建立了单向的信息传递渠道,泄露了部分关于联盟防御部署和“太初印痕”研究进展的非核心情报。
虽然这次渗透事件被及时扼杀,涉事科学家被控制,但其造成的潜在损害难以估量。“织网者”很可能已经通过这条渠道,获取了联盟防线和“免疫编码”研究的关键弱点!
“立刻变更所有相关防御部署和通讯密码!”伊芙琳强压下怒火,冷静下令,“加强对所有涉及远古科技和外部接触研究项目的监管。此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低语者的侵蚀无孔不入,联盟的团结与纯洁,与外部防御同等重要!”
就在联盟忙于清理内部隐患、应对“织网者”新一轮未知威胁的紧张时刻,莉亚娜与联合研究团队的持续努力,终于迎来了第二次突破。
这一次,他们不再仅仅提交单一的威胁数据,而是尝试构建一个更加复杂的“免疫请求”。他们将“寂灭漫步者”的抹杀特性、“织网者”节点的能量压缩模式、以及之前“织网者”试图强行链接时使用的规则侵入手段,整合成一个复合的“威胁图谱”,并通过莉亚娜,以一段蕴含着“守护”、“净化”、“排斥”等多种秩序概念的复合谐波,传递给了“太初印痕”。
起初,“印痕”的反应依旧是漫长的沉默和混沌的涟漪。但就在研究人员即将放弃这次尝试时,那浩瀚的意识核心,终于传来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的、更加清晰的“反馈”!
不再是简单的标记,而是一段极其短暂、却结构分明的“秩序指令”碎片!这段碎片蕴含着一种奇特的“净化”法则模型,其原理并非驱逐或毁灭,而是……“同化”与“重构”!它似乎指示着,如何利用高度有序的法则结构,去“包裹”并“转化”那些试图侵入的混乱规则,将其重新纳入秩序的轨道!
“这是……‘秩序吞噬’?”艾妲教授解读着这段碎片,眼中充满了震撼,“不是对抗,而是……消化吸收?将混乱转化为秩序自身的养分?”
这个发现颠覆了传统的对抗观念。如果能够掌握并应用这种“秩序吞噬”模型,或许就能找到对抗“织网者”那种混合了秩序与混乱的诡异能量的方法,甚至……可能为最终净化低语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然而,这段“指令”碎片极其残缺,且其运作方式远超当前联盟的技术水平。想要将其转化为实际可用的武器或防御手段,还需要漫长而艰难的研究。
但无论如何,希望的大门,已经被推开了一道更宽的缝隙。秩序联盟在内外交困之中,终于窥见了一丝将宇宙自身免疫力量化为己用的曙光。
然而,也就在这希望初现的时刻,那几个“织网核心节点”的能量压缩,似乎达到了临界点。幽黑的光芒骤然内敛,随即,节点表面裂开了一道道细密的缝隙,无法形容的危险气息,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
“织网者”的“规则凿子”,即将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