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漫步者”的出现,如同在秩序联盟紧绷的神经上又施加了一道冰冷的铁箍。这个以“虚无”为本质、以“抹除”为使命的高阶猎杀单位,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存在”概念的终极否定。它与“织网者”那种试图利用、操控秩序的阴谋家截然不同,是更加纯粹、更加直接的毁灭化身。
由“基石探寻”舰队残部与新派遣的支援力量组成的特混编队,在经验丰富的科玛克指挥官率领下,于那片“绝对虚空带”外围建立起严密的监视与阻滞阵地。舰队不敢过于靠近,只能依靠远程传感器和莉亚娜那超越常理的感知,远远地锁定那个不断扭曲的“人形虚无”。
莉亚娜随舰队同行,她悬浮在旗舰“坚韧号”的观测甲板上,双眸紧闭,全部心神都用于感知那来自“寂灭漫步者”的、令人灵魂战栗的波动。与之前遭遇的“虚无之噬”那狂暴的洪流不同,这个“漫步者”的气息更加内敛,更加……精准。它仿佛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并不急于扑杀,而是在仔细地“品味”着周围的空间,分析着秩序网络的薄弱点,寻找着最致命的一击机会。
“它还在适应……适应这个由‘归源之门’和‘太初印痕’的存在而强化过的现实规则。”莉亚娜的声音通过精神链接传递给科玛克和远在“星火之始”的伊芙琳,“它在寻找一个切入点,一个能将其‘虚无’概念最大化释放的……‘支点’。”
科玛克下令舰队保持最高级别的静默和能量隐匿,所有武器系统充能待发,但绝不主动挑衅。他知道,面对这种级别的存在,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瞬间的毁灭。他们现在的任务,是监视、拖延,并尽可能多地收集情报,为后续可能的决战做准备。
然而,“寂灭漫步者”的耐心似乎并非无限。在沉寂了数个星轮后,它终于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性的行动。
没有能量爆发,没有空间跳跃,它那虚无的身影只是微微扭曲了一下,下一瞬间,一艘位于阵列最边缘的、负责长基线扫描的星盟侦察舰,其存在信号便从所有传感器上突兀地消失了!不是被摧毁,而是仿佛被从现实层面彻底“擦除”,没有留下任何残骸或能量残留,连其原本所在的空间都恢复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平整”。
“‘漫步者’发动攻击!目标……‘远眺七号’……彻底消失!”传感器官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科玛克的心脏猛地一沉。这种攻击方式完全超出了常理,常规的护盾和装甲在“概念抹除”面前毫无意义。
“所有单位,启动随机无规律机动!避免被锁定!”科玛克厉声下令,同时看向莉亚娜,“莉亚娜小姐,能否干扰它的锁定?”
莉亚娜眉头紧锁,尝试着将自身的秩序力场向外扩张,试图干扰那片区域的规则稳定性。然而,她的力量触及“漫步者”周围那片“绝对虚无”时,竟如同泥牛入海,被悄无声息地吞噬、化解,难以产生有效影响。
“它的‘虚无’领域优先级极高……我的秩序力量难以直接渗透。”莉亚娜摇了摇头,但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过……我感觉到,它并非完全不受影响。它的每次‘抹除’行为,自身似乎也会产生极其微小的、短暂的不稳定。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就在前线与“寂灭漫步者”进行着凶险万分的捉迷藏时,后方联盟内部,针对“太初印痕”回响数据的研究,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性进展。
在伊芙琳的推动下建立的“技术共享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星盟的规则建模、凝辉文明的能量图谱分析、星灵遗韵的古老知识、守林人族对生命波动的敏感、铸星者后裔对物质本源的理解……这些来自不同文明、不同角度的智慧,被集中起来,共同解读那蕴含着宇宙最初秩序奥秘的回响数据。
起初,进展缓慢,各方学者囿于自身文明的认知框架,难以达成共识。争论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如何定义那回响中蕴含的、既非能量也非物质的“本源信息”时。
转机来自于一次偶然的灵感碰撞。一位凝辉文明的年轻科学家,在比对回响数据与凝辉文明古老的“创世水晶”韵律记录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谐波共振现象。几乎同时,一位守林人族的学者,也发现回响中的某些波动模式,与某些远古树种记录下的、宇宙背景辐射的原始“记忆”存在着微弱的对应关系。
艾妲教授敏锐地抓住了这些线索,她提议跳出传统物理学的框架,不再试图将回响数据“解析”为已知的组分,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完整的、活着的“秩序语言”,尝试去“理解”其整体的韵律和表达的逻辑。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融合了多文明智慧的分析算法。当这套算法应用于完整的回响数据时,一幅远比之前任何猜测都更加震撼的图景,缓缓呈现在众人面前。
那回响并非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蕴含着某种极其复杂的、自我演化的“秩序蓝图”!它像是一颗包含了宇宙所有秩序可能性的“种子”的“记忆”,记录着规则如何从混沌中诞生、交织、稳定,乃至……如何应对混乱的侵蚀与同化!
“这……这不仅仅是‘印记’……”艾妲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这是……‘秩序’自身的‘免疫系统’编码!是宇宙为了维持自身存在,而深植于法则底层的……防御与修复程序!”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这套“秩序免疫编码”并非完全封闭。通过特定的、高度和谐的秩序共鸣,可以与之建立极其有限的“交互”!虽然无法直接命令或控制,但可以像提供“信息”或“养分”一样,向其展示外界的威胁(如低语者的侵蚀模式、织网者的链接企图),或许能“引导”其本能地产生更具针对性的防御反应!
这一发现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找到了对抗终极混乱的终极武器!它意味着,秩序阵营并非只能被动防御或艰难修复,他们有可能“唤醒”并“引导”宇宙本身蕴含的、最本源的秩序力量,来进行一场关乎存在本身的“宇宙级免疫战争”!
伊芙琳在得知这一突破后,立刻下令,将这项研究列为联盟最高优先级,集中所有资源进行深化。同时,她命令前线舰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将“寂灭漫步者”的攻击模式数据,通过莉亚娜这个“钥匙”的中转,以特定的秩序谐波形式,向“太初印痕”进行“提交”!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尝试。莉亚娜需要在前线高度紧张的对峙中,分心二用,既要警惕“漫步者”的致命威胁,又要极其精妙地操控秩序谐波,将关于这个“虚无猎手”的信息,如同递交诉状一般,传递给那沉睡的“宇宙免疫核心”。
过程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第一次尝试,“印痕”毫无反应。第二次,回馈来的只是一阵无意义的混沌涟漪。但莉亚娜没有放弃,她不断调整着谐波的频率与结构,将其与“基石探寻”舰队从“秩序基柱”残骸中获得的、那些关于规则确立的最古老记忆碎片相结合。
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后,当莉亚娜将一段记录了“寂灭漫步者”抹除侦察舰全过程、并混合了“秩序基柱”中关于“存在定锚”概念的信息流,以一种悲壮而坚定的韵律传递出去后——
“太初印痕”那浩瀚的混沌意识,再次泛起了一阵清晰的涟漪!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排斥,而是带着一种类似于……“识别”与“记录”的意味!一股微弱却无比纯粹的秩序力量,顺着莉亚娜建立的连接反馈回来,并非攻击,也不是防御,更像是一种……“标记”。这股力量如同无形的墨水,在那“寂灭漫步者”周围的虚无领域中,留下了一道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秩序印记”!
这道印记本身并无杀伤力,却瞬间打破了“漫步者”那完美的隐匿与虚无状态!它那不断扭曲的身影,在秩序印记的映衬下,变得清晰可见,甚至出现了一瞬间的、极其短暂的“凝滞”!
“有效!”科玛克指挥官眼中爆发出精光,“所有单位,锁定目标!干扰射击,阻止它消除那道印记!”
尽管依旧无法对其造成实质伤害,但能够锁定目标,并对其进行持续干扰,这已是战略上的巨大突破!前线僵持的战局,终于出现了一丝曙光。
而后方,联合研究团队更是欢欣鼓舞。“太初印痕”能够“识别”并“标记”特定类型的混乱威胁,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方向完全正确!宇宙本身的秩序免疫机制,是可以被引导和激发的!
然而,无论是前线的科玛克,还是后方的伊芙琳和艾妲,都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他们只是给猎人打上了一个标记,远未到能够驱逐或消灭猎人的地步。而“织网者”在“星渊”方向的沉默,也愈发显得可疑和令人不安。
“寂灭漫步者”的阴影依旧盘旋,而更深沉的暗流,或许正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汇聚。归源之路,在点燃希望之火的同时,也照出了更加深邃的黑暗。
第十卷第七章完。漫步者之影显抹杀之怖,基石共鸣启免疫之扉。秩序联盟初窥宇宙自御之道,然强敌未退,暗流涌动,希望与危机并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