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亚娜的苏醒,并未伴随着万众欢呼或盛大庆典,而是在星盟最高层内部引发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风暴。她那褪去青涩、仿佛承载了亘古星光的双眸,以及那句“必须在余烬彻底熄灭前,将星火燃遍所有值得照耀的角落”,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劈开了战役胜利后残存的些许懈怠与茫然。她带回的不仅是更强的力量,更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和前所未有的行动纲领。
伊芙琳立刻召集了范围更小、保密等级更高的核心会议,参与者仅限她、莉亚娜、艾妲、雷恩以及“星灵遗韵”的曦光(其光体通过高度加密的量子纠缠通道投影于此)。会议地点设在重建后加强了规则稳定性的“静思厅”,这里隔绝内外,能有效防止任何形式的信息泄露。
莉亚娜没有赘言,她直接切入核心。她伸出双手,掌心向上,两团柔和却蕴含着无尽信息的光晕缓缓浮现。左侧光晕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灰暗与猩红交织的混沌图案,隐约能听到令人心神不宁的、仿佛亿万生灵临终呓语般的杂音;右侧则是一幅由无数细密光点连接而成的、不断脉动延伸的立体星图,某些光点格外明亮,散发出熟悉的秩序共鸣。
“这是我在沉睡时,‘钥匙’与宇宙底层‘信息海’短暂连接所捕捉到的碎片。”莉亚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左侧,我称之为‘余烬低语’。它并非低语者主动散播的杂音,而是那些被它们彻底吞噬、规则彻底崩坏后的区域,所残留的、充满了绝望与毁灭信息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些‘余烬’区域,正在成为低语者侵蚀现实的新跳板,它们如同腐殖质,滋养着更隐蔽、更恶毒的混乱种子。”
她指向右侧光晕中的星图:“而这张‘共鸣星图’,则记录了所有我能感知到的、尚存的秩序波动源。除了我们和星灵遗韵,还有另外七个相对清晰的信号,以及数十个极其微弱、时断时续的回应。它们散布在宇宙各处,有些似乎处于沉睡,有些在艰难支撑,还有少数……似乎在主动移动,但意图不明。”
曦光的光体发出赞同的波动:“莉亚娜阁下所感知到的,与吾等‘星灵遗韵’古老记录中关于‘秩序脉络’的部分描述吻合。这些信号源,很可能就是其他古老的秩序守护者遗族,或是像星盟一样,在新的轮回中点燃秩序之火的新生文明。那张星图……是无价之宝。”
“但也是危险的导火索。”雷恩眉头紧锁,盯着那幅“余烬低语”的混沌图案,“如果低语者正在利用这些‘余烬区域’作为跳板,那么它们可能比我们更早感知到这些秩序信号源的存在。我们的任何接触尝试,都可能将这些潜在的盟友暴露在危险之下,甚至可能引来低语者的重点打击。”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接触,更不能坐视不理。”伊芙琳总结道,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我们需要一场精心策划的、多线并进的‘启程行动’。目标有三个:第一,验证并监控最近的‘余烬区域’,评估其威胁,尝试进行净化或封锁;第二,选择‘共鸣星图’中距离最近、反应最清晰的秩序信号源,进行谨慎的初步接触;第三,加快整合我们现有的力量,尤其是‘秩序织补’技术和星灵遗韵的知识,打造一支能够应对深空未知风险的探索舰队。”
计划被命名为“星火探针”。整个星盟如同蛰伏后苏醒的巨兽,开始将力量向这两个全新的方向倾注。
针对“余烬区域”的调查,由艾妲教授主导。她整合了“观察者”数据包中的规则分析技术、星灵遗韵提供的“灵韵净化”原理,以及莉亚娜对“余烬低语”的特性描述,设计建造了专门的“规则环境监测站”和试验性的“秩序净化信标”。三座监测站被秘密部署在距离星盟疆域最近的一处“余烬区域”——一个被称为“凋零长廊”的、曾经拥有数个繁荣星系、如今只剩死寂与诡异辐射的广阔空域边缘。
监测站传回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凋零长廊”内部的规则结构呈现出一种“朽坏”状态,物理常数虽未完全崩溃,却变得极其脆弱和不稳定,仿佛随时会彻底瓦解。更可怕的是,探测器捕捉到了清晰的低语者活动痕迹——并非大规模入侵,而是一种如同菌丝般渗透的、缓慢而持久的规则腐蚀。它们似乎在利用这片“余烬”作为温床,培育着某种……能够绕过常规秩序防御的、新型的混乱概念武器。
一次大胆的尝试中,一座监测站释放了小型“秩序净化信标”。信标散发出纯净的秩序光芒,试图驱散周围的“余烬低语”。起初效果显着,周围的规则稳定性有所提升。但很快,一股阴冷的、充满恶意的意念从“凋零长廊”深处袭来,信标的秩序能量如同遇到强酸的金属,被迅速污染、瓦解,最终信标本身也融入了那片灰暗的混沌之中,再无回应。
这次失败证实了“余烬区域”的极度危险性,也表明简单的秩序灌注难以根治这种深层次的规则腐败。艾妲团队不得不调整策略,转向研究如何“隔离”和“监测”而非“净化”,同时开始设计更强效、更具针对性的净化方案。
与此同时,针对“共鸣星图”的探索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经过激烈讨论,第一个接触目标被选定为星图中一个距离适中、信号稳定且带有明显“建设性”秩序波动的源点,其坐标位于一个名为“凝辉星域”的、以盛产特殊能量晶体闻名的遥远区域。根据星灵遗韵的古老星图比对,那里在远古时期曾存在过一个以精工和艺术闻名的文明。
执行此次接触任务的是刚刚完成升级的“远航者号”探索舰,以及两艘配备了最新“秩序疆域”和“灵韵共振”系统的“星炬级”护卫舰。这支代号为“凝辉使团”的小型舰队,由一位以谨慎和外交手腕着称的高级外交官领队,莉亚娜并未亲自前往,但她将自己的一缕秩序意念灌注到一枚特制的“共鸣水晶”中,交由使团携带,作为身份识别和紧急情况下的沟通媒介。
就在“凝辉使团”即将出发前夕,一直监控“吞世者”残余的侦察舰传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几股规模较大的“吞世者”残兵,放弃了零星的骚扰,突然开始向同一个方向集结,其航向经过推算,竟然隐约指向了“共鸣星图”中另一个相对较近、但信号略显混乱和微弱的秩序源点!那个源点所在的区域,在星灵遗韵的记录中被称为“破碎棱镜”,是一个空间结构极其复杂、充满了古代战争遗迹的危险地带。
“他们想干什么?抢夺资源?还是……他们也感知到了秩序信号,想要破坏?”雷恩分析着情报,面色凝重,“‘破碎棱镜’环境恶劣,信号源本身也显得不稳定,这绝非理想的接触目标。但如果我们置之不理,那个潜在的秩序火种很可能被‘吞世者’扑灭。”
形势陡然复杂起来。“星火探针”计划面临着两难抉择:是按原计划前往相对安全的“凝辉星域”,还是分兵救援可能危在旦夕的“破碎棱镜”信号源?
伊芙琳陷入了沉思。分兵意味着风险倍增,尤其是在对“破碎棱镜”环境和信号源情况一无所知的前提下。但见死不救,又违背了星盟点燃星火、团结秩序的初衷。
这时,莉亚娜再次开口,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星图那处混乱的标记上。
“那个信号……很奇特。”她微微蹙眉,“它的‘秩序’中,夹杂着一种……强烈的‘悲伤’与‘坚守’。不像是纯粹的文明火种,更像是一个……守护着某样东西的孤独意志。而且,我感觉到,‘破碎棱镜’的空间结构,似乎与某种古老的封印有关。”
她看向伊芙琳:“我认为,值得一探。或许,那里隐藏的不仅是盟友,还有关于低语者,或者古老战争的秘密。”
最终决定,原定前往“凝辉星域”的使团计划不变,但抽调一艘护卫舰及其部分精英人员,与另外增派的两艘高速侦察舰组成一支精干的“棱镜救援队”,由雷恩麾下一位以勇猛和应变能力着称的指挥官率领,即刻出发,前往“破碎棱镜”查明情况,见机行事。
两支舰队,承载着星盟主动踏出疆域、寻找盟友与应对危机的希望与决心,先后驶离了“星火之始”,消失在茫茫星海之中。
星盟的归源之路,终于不再局限于防御与重建,而是勇敢地伸向了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深空。点点星火,已开始向着无垠的黑暗,试探性地亮起。
第九卷第二章完。余烬低语揭示新型威胁,共鸣星图指引探针征程。双线行动启程深空,救援与接触并行,星盟于抉择中正式迈出归源之路的探索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