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的弘昼(胤礽)站在圆明园的观月台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钟鸣,那是新帝登基的礼乐,穿过层层叠叠的宫墙。
落在园子里竟只剩几分模糊的喧嚣,他拢了拢身上的夹袄,指尖触到微凉的缎面,心里却异常平静。
十几天之后,选秀的旨意从紫禁城递到圆明园时,弘昼正在给廊下的兰草浇水。
他手里的水壶晃了晃,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
百日孝期未满,新帝便已急着充盈后宫,这在他原来的世界里,是想都不敢想的荒唐事。
那一刻,弘昼彻底放下了心里最后一点疑虑,这不是他的世界。
他的四弟胤禛,纵然性情冷硬,也断不会在皇阿玛尸骨未寒时便急着选秀。
眼前的雍正,只是个顶着“四弟”名号的陌生人,而这个世界的“皇阿玛”,更与他毫无干系。
多年来的纠结与怅然,像被这场荒唐的选秀彻底吹散了。
他不再是那个活在“废太子”阴影里的胤礽,只是弘昼,一个只想在圆明园安稳度日的皇子。
额娘(耿氏)曾来问过他,要不要随她一起进宫:“宫里虽规矩多,但总能在皇上跟前露露脸,总比在园子里被人忘了好。”
弘昼摇了摇头,指着庭中那株老桂树:“额娘你看,这树长在园子里,年年开花,若是移到宫里,怕是活不成了。”
耿氏懂了他的意思,叹了口气,终究没再劝。
留在圆明园的日子,比弘昼预想的更清净。只是偶尔,他会碰见被奴才欺负的四哥——弘历。
有回弘昼看见弘历蹲在墙角,手里攥着半个干硬的窝头。
弘昼看了片刻,没有上前,他太清楚这种滋味了,在原来的世界里,他两立两废,从储君跌落泥潭时,受过的折辱比这狠上百倍。
宫墙之内,不受宠的皇子本就如蝼蚁,任人践踏是常态,弘历此刻所受的,不过是这红墙里最寻常的寒凉。
夕阳落在阶前,弘昼铺开宣纸,提笔写起了心经。
笔尖划过纸面,留下墨色的轨迹,像他此刻的心绪——平静,且无波澜。
这个荒唐的世界,这些陌生的人,都与他无关。
他只需守着这方小院,等着岁月慢慢流逝,便好,可是他不知道,未来的他会为自己的心上人抢夺江山,为她撑起一片天。
暮春的海棠落了满阶,夭夭坐在阿玛的书房里,指尖轻轻点着砚台边缘的墨痕。
高斌正看着小选的文书发愁,眉头拧成个疙瘩,他官位做的再好,也改不了高家是包衣旗。
按例总要送个女儿入宫小选,可他看着一对粉雕玉琢的女儿,哪个都舍不得。
“阿玛,”夭夭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不像个十二岁的姑娘,“女儿想去圆明园当差。”
高斌猛地抬头:“胡闹!圆明园虽不比宫里规矩苛严,可终究是皇家林园。”
“瑶儿,你不要担心,阿玛总会想到办法,让你和曦月都不用去宫里做奴才。”
高斌也想过让瑶儿进宫,像德妃一样去做宠妃,让高家抬旗,可他终究不忍心,瑶儿在聪慧,可这也不是牺牲她的理由。
“阿玛,您身在官场,难免会有政敌,我和曦月总要有一个人去小选的,曦月性子不合适,高家有我主动去圆明园当差,也不会让您在皇上面前难做。”
“而且女儿打听了,圆明园的差事虽在皇家眼皮底下,却比宫里清净些,只要谨守本分,总能保得自身周全。”
夭夭语气坚定,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果敢,而且她想要大功德,身份肯定要高一些才好操作。
高斌犹豫了,他知道女儿说的有道理,可心中的不舍如乱麻般缠绕。
“阿玛,女儿会保护好自己的!!”夭夭继续劝说道。
高斌长叹一声,最终点了点头:“罢了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阿玛便应了你,只是阿玛需要提前部署一番。”
“你到了圆明园,万事都要小心,等阿玛立下大功劳,就求皇上提前批准你归家。”
夭夭微微一笑:“阿玛不必急于求成,我知道阿玛心疼女儿,您也要注意身体!!”
“瑶儿……”高大人喉结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女儿打断。
“阿玛圆明园离京郊近,哥哥常去那边围猎,想见我也方便。”
高恒是在练武场被夭夭找到的,他正对着木桩撒气,拳头挥得虎虎生风,听见脚步声回头。
看见夭夭,眼圈先红了:“我都听说了,你要去圆明园?不行!我去找阿玛求皇上,再等一年,哥哥肯定立功,让你和曦月一起免选!”
“都做阿玛的人了,性子怎么还这么急?”夭夭拉住他的胳膊,力气不大,却拽得很稳。
“你怎么还有空笑话我?知不知道你去了圆明园意味着什么?你是高家娇贵的格格,凭……”高恒恨死‘包衣旗’这个身份,凭什么?
“我知道。”夭夭把手绢塞到高恒的嘴里,及时打断他未说出口的抱怨,“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高家抬旗!!”
高恒愣住,眼泪忍不住流出来,让他看着最懂自己的妹妹跳进那龙潭虎穴,他心里像被刀割一样,他宁愿让曦月小选,也不想让夭夭去。
夭夭看着高恒这个憨货,无奈的叹口气,“阿玛会在圆明园给我打点好,我去了,日子不会比在家里差多少。”
她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而且哥哥想来看我,借着围猎的由头就能去,到时候咱们还能像小时候那样,偷偷在园子里吃你带的酱肘子。”
高恒看着妹妹眼里的光,那光里有他看不懂的盘算,却更多的是让他安心的底气。
他知道,妹妹从来说到做到,既然她决定了,定是想好了万全之策。
最终,他狠狠抹了把脸,把嘴里的手绢拿出来:“好,但你记住,要是有人敢欺负你,记得告诉哥哥,哪怕是皇子,哥哥也敢套他麻袋!”
“好,你照顾好家里!”夭夭千叮咛万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