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庄子上若干佃户的面,谢莞娘并没有刨根问底,她先是笑着受了大伙儿的礼,然后又温声打发他们有序散去。
等到现场只剩下谢道荣和她带来的人,她这才将带着询问意味的清澈眼神,投向明显老了许多的谢道荣。
谢道荣看一眼谢莞娘身后的护卫,以及正一脸惊喜看着他的小丫头海棠,“我先带你去宅子里吧。”
他需要一个没有闲杂人等的地方,和谢莞娘说他的那些糟心事。
谢莞娘从善如流,“好。”
在谢道荣的引领下,谢莞娘等人很快来到属于庄子主人的二进宅子。
把护卫们留在前院,谢莞娘带着海棠,跟谢道荣一起去了后面的二进院。
有些心不在焉的谢道荣,把谢莞娘请到堂屋落座之后,又张罗着去给她准备茶水点心。
谢莞娘叫住他,神色温和但却透着不容反驳的认真与坚决,“荣叔,这些事让海棠去做就好了。”
谢道荣有些尴尬的“哦哦”两声,“行。”
海棠在他点头时,就已经一阵风似的,刮去了二进院的灶房干活儿。
屋子里只剩下谢莞娘和谢道荣,谢道荣这才长叹一声,和谢莞娘说起了他为何会离开村子。
他虽是谢氏族人,但却不属于即使在战乱年间遭受重创,不得不韬光养晦,新朝建立之后,却还是能够凭借数百年来积累的底蕴深厚,迅速在新朝站稳脚跟的谢氏嫡支。
作为已经和嫡支一脉出了五服,且近亲之中并没有任何出色子弟的普通谢氏族人,他们一家原本就只是谢家村最常见的那种“耕读之家”。
“耕”是说他们以种地为生,还沾着一个“读”字,则是因为嫡支每年都会把祭田的大部分开销,都用在供应族中孩童和老人身上。
那些没有儿女奉养,或者即使有儿女,却因为家里日子难过,老年时期依然衣食无着的谢氏族人,族中都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所需。
孩子们则无论是否出身嫡支,都可以免费去族学就读。族学不仅不收束修,而且还会供应孩子们一定数量的书籍、笔墨纸砚,以及一顿午饭。
谢道荣小时候也免费上过族学,他和谢道衡就是在那时候一见如故,做了朋友,只不过他和谢道衡不一样,他在读书方面没啥天赋。
谢道衡是天生的读书种子,他则更喜欢舞刀弄棒。
在以“诗书传家”为荣的谢氏,谢道荣无疑会显得和族兄弟们格格不入。
再加上谢道衡其实很少待在老家,多数时候,他都和自己家人一起住在京城。
两人聚少离多,境遇又天差地别,儿时情谊仿佛也因为距离与时间,渐渐淡化到几近于无了。
就在谢道荣以为,他会怀揣着他那个不切实际的江湖梦,因为父母的怒火和眼泪,被迫在家做一辈子普通农民,而谢道衡则会在官场上一帆风顺、青云直上的时候,前朝很突兀的覆灭了。
谢氏嫡支的顶梁柱们选择了以身殉国,彼时还很年轻的谢道衡,被迫站出来,为家中老弱妇孺撑起一片天。
他带着一大群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十分狼狈的逃回了谢氏族地。
谢氏族人也不都是品性好的,他一个还不到二十岁,失了倚仗的毛头小子,只因为身为嫡支就理所当然的占据绝大多数资源,甚至还要成为族长骑在他们一群长辈头上,很多人都是不服气的。
冷眼旁观、考验刁难都算好的了,更有甚者,甚至生出了取代嫡支,让自己这一支从旁支变为嫡支的心思。
那时候的谢氏族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站在谢道衡这边。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彼时人微言轻,站不站出来其实根本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但他自己却会因为这种冒失行径,直接成为别人杀鸡儆猴道具的谢道荣。
万没想到谢道荣这种无名小卒也敢跳出来和自己作对的族老,也确实第一时间把怒火发泄在了谢道荣身上。
他想着,他不能在明面上对包括谢道衡在内的嫡支诸人如何,他难道还能拿捏不了区区一个平庸无能的旁支小辈?
正好,他就用谢道荣这只主动撞到他刀口上的鸡,来好好吓唬一下那些竟然试图帮着谢道衡那种毛头小子与他抗衡的糊涂蛋。
然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他对着谢道荣露出狰狞神色的时候发生了。
有备而来的谢道衡,直接让人把他和他两个儿子给抓了。
然后,在族人们惊诧、疑惑、愤怒的眼神中,谢道衡让人拿出了一大堆他和他两个儿子借着他职务之便,为自家大肆牟取私利的罪证。
族人们被那些证据激怒,他一家直接被除族赶出了村子,谢道衡却借着这次的事立威成功,顺利成了新任族长。
包括谢道荣在内,所有当初坚定支持嫡支的人,都在之后得到了谢道衡的栽培重用,谢道荣甚至如愿以偿的,在谢道衡的支持下光明正大练起了武。
原本强烈反对他练武的他爹娘,也因为他得了谢道衡青眼,没有再逼着他“安守本分”。
谢道荣也是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谢道衡从未忘记过他这个儿时旧友。
他不仅能准确叫出谢道荣的名字、排行,而且还清楚记着他们之前一起调皮捣蛋时的有趣经历。
之所以久未与族人通信,是因为他和谢氏嫡支的其他人,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
听谢道衡大概说了些谢氏嫡支这些年经历的刀光剑影,谢道荣这才知道,原来往日族人们无比艳羡的嫡支诸人,这些年竟然过得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两人在一番深谈之后,很快就又毫无隔阂的相处上了,之前十来年的分别,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纯真友谊。
在那之后,谢道荣一直坚定地站在谢道衡身边,帮他做所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谢道衡对他也一直都很不错,他们一家因为谢道衡,很快就从平平无奇的普通农户,变成了谢家村数得着的,极有脸面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