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西西被广播站录取的消息刚一传开,家属院里就像炸开了锅,在此之前的大半个月,大家议论的几乎是一边倒,都觉得这样一个金饭碗怎么样也轮不到军嫂。
之前总说军嫂文化低,肯定考不上的几个家属,此刻都纷纷闭了嘴。
柳翠萍听到消息后第一个时间往叶西西家里跑,“哎哟喂,妹子,我就说你肯定行!以前在青禾村我天天就等着村里广播播放你的节目呢,这下好了,以后又能在广播里听到你的声音了!”
贺明兰和温如锦随后而至,也是笑嘻嘻恭喜她。
“以前就听翠萍嫂子说你厉害,没想到还真被你考上了,小叶,你现在就是我们全院军嫂们的骄傲!”
温如锦笑得温温柔柔,“天天对门住着,只觉得叶同志声音好听,没想到你不光声音好听,能力还那么强,我听着你那播音节目,比那些拿腔拿调的文艺兵顺耳多了。”
贺明兰笑着补充道:“就是这样没错,我还以为在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呢。”
柳翠萍打心眼里把叶西西当成自家妹子,叶西西争气,她也感觉与有荣焉,眼里满是骄傲,“咱妹子这实力,是明晃晃摆在那儿呢!哎哟妹子,你可太给咱长脸了!”
她开心得手舞足蹈,“我妹子就是争气!哎哟,今晚回家得加个好菜!”
广播站为了体现本次考试的公平公正,直接把复试表现较好的前几名考生的录音,包括初试是的诗歌朗诵和即兴播报,以及复试的播音实操,单独做成一期节目播放出来。
就连笔试的试卷都贴到公告栏上,就是为了彻底杜绝有心之人造谣这次考试的公平性。
果然,这样一来,即使刚开始有人嚼了两嘴舌根,在这之后就彻底没了声音。
毕竟事实摆在面前,大家也不是睁眼瞎,叶西西的能力在众多考生之中确实是佼佼者,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的分数,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人。
不录取她,难不成录取后面的人吗?
叶西西被广播站录取,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宋砚洲了。
一半是开心叶西西这段时间的辛苦没白费,这段时间里,媳妇儿为了备考做出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每天看书、练发声、背播音稿。
宋砚洲比谁都清楚,叶西西能考上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她的认真和努力。
另一半是因为他很清楚叶西西是打心里热爱播音工作,她现在终于能在军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为她雀跃。
看着媳妇儿能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宋砚洲比自己立了功还高兴。
同时是满满的骄傲。
瞧,这就是他宋砚洲的媳妇儿,不需要靠任何人,就可以活得那么耀眼夺目!
当天晚上他大手一挥,在家里请客吃饭,把钟有粮柳翠萍、吕保国贺明兰和崔绍元温如锦几对夫妻都请过来给叶西西庆祝,当然少不了谢延安这个万年单身狗。
为此,他还特意从的食堂多打了两斤红烧肉,拿粮票做人情让老张多给他做多几个叶西西喜欢吃的肉夹馍。
晚餐的所有饭菜,全都出自他一人之手,叶西西想帮忙剥蒜他都没让,“你带着孩子在屋里歇着,今天我来伺候你。”
说完还别有深意地朝叶西西眨了眨眼。
结果这个伺候,理所当然地延伸到夜里,宋砚洲身体力行让叶西西知道,这个伺候的其他意思。
夜色如墨,叶西西一头瀑布般的乌黑长发披散,丝丝缕缕落在如白玉般莹润的肌肤上,她软软地躺着,香汗淋漓,连抬手的力气都欠些。
只觉得宋砚洲今晚格外磨人。
亲亲抱抱贴贴,怎么喂都喂不够似的,简直是要人命。
叶西西被他磨得最后彻底没了脾气,只能喘着气劝他,“老公,这种事情要懂得节制,小心铁杵磨成绣花针。”
结果男人一个用力,大掌往她白嫩嫩的屁股上啪一巴掌,“老子现在就让你知道,到底能不能磨成针!”
粗糙的指腹捏了捏她的下巴,眼神灼热得快把人烫化,“小没良心的,操心这些不如操心自己,等会儿可别又哭着求我……“
*
军区广播站与其他乡镇县市里的电台性质不同,根据《**军队政治工作条例》,军区广播站播音员属于军队编制岗位,仅限现役军人担任。
部队有制度性强制要求,随军家属若想入职,必须先办理入伍手续,将户籍、工作关系转入军队系统。
除了转为军籍,叶西西还必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内容包括队列、射击、投弹等基础科目。
这个期间被视为试用前置,重点在于考察她的政治立场和基础技能。
普通职工或文职人员必须通过三到六个月的实习期,期间每月考核,合格后方可转正。
但由于黎曼伤到嗓子无法继续播音,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交接,且叶西西专业能力实在突出,赵站长以岗位急需的理由,向军区政治部申请了特批转正程序。
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期改为一个月,比常规流程整整缩短了三分之二。
而且虽说是实习,但叶西西实际上已经开始上手重要工作,每天就训练场、家属院和播音站三点一线来回。
这样一来,就有人不满意了。
有传言像风一样在军区里蔓延,先是家属院里有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看着叶西西的眼神里开始带着异样。
后来连广播站的临时工都敢在茶水间小声议论,叶西西去拿稿件时,好几次撞见有人见到她来了慌忙把话咽回去。
她们以为叶西西离开了,又开始嘀咕。
“听说她外公是资本家?这种背景怎么能进广播站啊……”
“她妈妈是资本家大小姐,听说还曾经去留过学,学了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叶西西是资本家的后代,根本没资格成为人民子弟兵?这也太过分了吧……”
“军区广播站是什么地方?那是党和广大人民的喉舌,是咱军区的宣传阵地,怎么能成为这种成分有问题的人占着岗位?能在站里工作的哪个不是根正苗红的……就她一个资本家崽子也配?”
“听说她舅舅当年捐款跑到国外去了,这些年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偷国家机密卖给外国人呢……”
叶西西听着身后人的讨论,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原主外公的成分真的有问题,为什么蒋素心可以成为纺织厂女工?为什么原主和宋砚洲结婚时,结婚报告政审能过审?
这么重要的事,不可能是军区的审核程序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