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瑶听到他的话,都被震惊了。
宋凌秦可真不愧是个善于物尽其用的人啊!
她原本还觉得,自己在闭关之时,带上那些对灵气需求如饥似渴的家伙——国宝石头、狐狸,还有巧言,让它们顺便蹭蹭灵气,已经算是把资源利用到极致了呢。
说起这些小家伙,每一个可都是灵气需求大户。
尤其是熙云国的国宝那块石头,简直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仿佛能吞噬无尽的灵气。
每次苏沐瑶试图给它灌输灵气,都感觉像是往大海里倒水,怎么填都填不满。
她时常苦恼,就这么带着它们,灵气都不见得够分的。
可如今,宋凌秦居然连那溢出的一丁点儿灵气都不放过,还想着利用这极其微量的灵气去改善灾区环境。
苏沐瑶对宋凌秦这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打细算的本事,简直叹为观止。
她愣了好一会儿,目光有些复杂地看着宋凌秦,重新审视眼前这个人,他真是一颗红心向着为熙云国,想尽办法为国家谋福利。
过了半晌,苏沐瑶才缓缓开口:“你这家伙,可真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啊!”话语中既有几分无奈,又带着一丝钦佩。
“不过话说回来,你这想法可真不错,就按你的意思做吧。地方你来安排,不过要尽快……”这次闭关可真是好事多磨。
宋凌秦一听苏沐瑶答应了,脸上顿时绽放出兴奋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光彩。
他兴奋地应声:“是,国师大人!请您放心,我定会尽快安排妥当。”
此刻的他,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周边城镇的各种地形、环境等因素,试图找出一个最适合苏沐瑶闭关的地方。
若是安排得当,说不定多年以后,国师大人闭关的地方就会因为那溢出的灵气,变成一块风水宝地呢。
这不仅能解决当下灾区的困境,还可能为国家带来长远的利益,一想到这儿,宋凌秦的干劲更足了,恨不得立刻就出发去挑选那个理想之地。
等宋凌秦安排好地方,已然又过去了好几天。这几日,苏沐瑶满心的期待就像沙漏里的沙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地消磨殆尽。
起初,她怀揣着对闭关突破的兴奋与憧憬。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从茶楼掌柜不愿放人,到宋凌秦安排闭关地点这些日子,她的兴奋劲也逐渐被漫长的等待给消耗得差不多了。
宋凌秦原本的设想是极为美好的。
他寻思着在一望无际的农田中央,为国师大人精心建造一个小房子。
如此一来,苏沐瑶闭关时溢出的灵气,便能够均匀地滋养四周的农田,假以时日,丰收自然可期。
这不仅能解决灾区粮食短缺的燃眉之急,还可能成为一段佳话,让百姓们铭记国师大人的恩泽。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这饱受旱灾肆虐的受灾区域,原本广袤无垠的田野如今已变得满目疮痍,一望无际的农田更是寥寥无几。
宋凌秦想要在其间盖房子,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力物力的需求。
虽说要抽调出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建造房子,在理论上似乎还能调配,但紧接着,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了眼前,究竟要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呢?
是简单易建的茅草房,还是坚固耐用的木头房,亦或是更为考究的砖瓦房?
这每一种选择都各有利弊,让人难以抉择。
若是选择茅草房,虽说搭建起来相对简单,所需材料也容易获取,但是其弊端也十分明显。
茅草房质地脆弱,在风吹雨打之下极易倒塌。
让尊贵的国师大人在这样简陋且不稳固的茅草房里闭关,实在是显得太过寒酸,于情于理都有点上不了台面,有失国师的身份与尊严。
而木头房呢,虽然坚固程度上比茅草房要好得多,但建造起来却并非易事。
它需要大量的木材,光是砍伐、运输木材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将这些木材加工成可用的建筑材料,再搭建起房子,更是耗时费劲,对于急于安排苏沐瑶闭关的宋凌秦来说,时间上实在是等不起。
至于砖瓦房,虽然看起来最为气派、稳固,但所需的青砖瓦片数量众多,购置这些材料无疑是一大笔费用。
在如今灾区资源紧张、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要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建造一座仅供闭关使用的房子,着实有些困难。
其次,村民们的态度也是一个大麻烦。
这片土地对于村民们而言,那可是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希望所在。
他们对自家的农田视若珍宝,极为看重。
若是在农田中央盖房子,必定会占用不少肥沃的耕地,这无疑触动了村民们最敏感的神经。
村民们到底同不同意这样的安排,实在是个未知数。
万一在国师大人闭关的关键时刻,那些因为耕地被占而心怀不满的村民上门闹事,那可就麻烦大了。
一旦打扰到国师大人闭关,导致其修炼出现任何闪失,宋凌秦自己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所以,在选址这件事上,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经过一番绞尽脑汁地权衡利弊,还真让宋凌秦找到了一处堪称完美的地方。
那地方位于靠近农田附近的一处小山林之中。
踏入这片山林,便能感受到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四周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静谧而又祥和。
在山林的深处,有一个小小的洞穴。
这个洞穴可不一般,它是村里猎户们平时打猎途中感到疲惫时,临时休息的地方。
洞穴不大,里面干燥且隐蔽,简直就是为苏沐瑶闭关量身打造的绝佳之地。
这下可好了,直接免去了修建房子的诸多烦恼,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能迅速安排苏沐瑶闭关。
而且,这片山林归属官府所有,如此一来,便不用担心会像在农田盖房那样,引发村民百姓的不满,进而上门找麻烦。
宋凌秦找到这处地方后,心中大喜,自己这一番努力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