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律师笑着推了推眼镜。
“但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清晰、直接甚至冷酷的预期管理,恰恰是顶级职场环境的真实写照。它过滤掉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态。”
陈静竹作为在场唯一真正身处李明商业体系内的高管。
她的点评更贴近内部视角。
“李总和柳总对人才的期望值一直非常高。他们不是在看你现在会多少,而是在看你能否在极限压力下,能学多少,能突破多少。这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
张春叶关注点则在实习生细微的反应上。
“哇,你们看何林泽,他在李明总说话的时候,眼神一直专注地跟随,手指在微微做笔记的小动作,他是在极力捕捉和消化每一个信息点。”
陈潇则代表了年轻观众的感性一面。
“我觉得张雅琪小姐姐好厉害,看起来一点都不怯场!但听到问题难住的时候,睫毛颤得好快,好真实,又心疼又佩服!”
观察团你一言我一语。
从专业、心理、职场文化等多个维度解读着面试环节的每一个细节。
不仅增加了节目的深度和趣味性。
也为屏幕前的观众提供了理解顶级职场逻辑的窗口。
他们的讨论,仿佛是一场高水平的“弹幕”。
让紧张激烈的竞争过程,多了几分人情味和思考深度。
第一项真实任务火速下达。
明昆资本组的法务课题是。
拟投资初创公司核心知识产权风险排查。
何林泽迅速构建了系统的分析框架。
从专利有效性、权属清晰度、潜在侵权风险、技术壁垒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入手。
他的报告逻辑严密,引用的法律法规和判例准确。
几乎像一份成熟的尽调报告摘要。
但完成速度稍慢,且语言过于学术化,缺乏对商业影响的直接关联阐述。
张雅琪反应迅速,优先抓住了最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几个核心风险点。
她的报告重点突出,用词更贴近商业语境。
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复杂问题。
但在风险点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对一个潜在的环境法规合规风险有所忽略。
董秘课题任务:为董事长筹备一场线上高层会议。
需协调时差、技术保障、议程拟定、背景资料准备。
刘非凡首先制定了一份极其详细的时间推进表和任务清单。
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和截止时间。
他主动与技术部门预定了测试时间,并提前准备好了议程草案。
考虑周全,但略显按部就班。
孟玉效率极高,迅速利用内部系统锁定了会议室和技术支持。
她更注重与董助吴倩倩的沟通,快速确认了李明的偏好和会议的绝对核心目标。
她准备的资料更精炼,直指会议关键决策点。
但在应急预案方面考虑不如刘非凡周全。
资本运营课题任务,对一家刚成立的教育机构进行快速初步估值判断,需简述理由。
余珊珊没有急于给出具体数字。
而是先分析了该赛道近期的融资估值区间、可比公司情况。
她深入拆解了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指标、客户签约数据、研发投入占比。
甚至调研了核心团队的学术背景和稳定性。
最终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但论证扎实的估值范围,并详细列出了支撑点和主要风险。
张鹏则快速选定了可比交易法和风险收益法,两种估值模型。
代入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了一个具体估值数字。
他对市场热度感知强,提到了当前资本市场对教育行业的青睐作为估值支撑。
但对于参数选择的合理性论证不够充分。
拼好好组的法务课题是。
模拟处理,平台上一家品牌商家指控另一家店铺销售假冒商品。
需立即给出初步处理建议和后续行动框架。
狄辉建议立即启动平台内紧急处理流程,先下架被指控商品链接以防影响扩大。
随后严格按照平台规则要求被指控方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完整进货凭证等证明材料。
框架清晰,合规性强,完全遵循既定流程,但可能显得应对迟缓,缺乏灵活性。
王莹则建议在按流程下架商品的同时。
立即主动与品牌方取得联系,请求其提供鉴定支持和权利证明细节,以加速判断。
同时建议核查被指控店铺的历史销售记录和用户评价,寻找异常模式。
反应更主动,试图更快平息事态并获取信息,但部分建议可能略微超出标准流程边界。
市场部课题任务,四位实习生则需要在两小时内。
围绕“拼好好”新上线的“次日达”生鲜频道,设计一个低成本、高裂变的拉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