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康宁真就从头到尾都看着林观复上任后的第一场会议,等到散会以后,俩人并肩离开,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各负责人才发现刚刚把老板甩在一边了。
互相对视一眼,还是低下头整理资料,难得遇到这种困难和灵感迸发的时候,不趁着这会儿工作还等什么?
林观复和詹康宁回到他的办公室:“詹总还真是放心。”
詹康宁:“用人不疑。”
“而且,观复倒是给了我很大惊喜,一来就给我解决了大麻烦。”
詹康宁心里感慨,不愧是行家,一出手基本把未来几年方向规划都定下来了,而且听着还挺有盼头。
林观复没有自满:“只是说得好听而已,付诸行动还需要很多时间。”
无论是针对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还是实际市场的推销,每一步都走得困难。
“詹总对于将来几年将目标市场放在县乡市场如何看?”林观复又不是要做架空老板的新官,更何况詹康宁看着并不蠢。
詹康宁接过她经过刚刚讨论而增加了许多意见的计划书,细细地看。
林观复自然地找了位置坐下来,顺手还喝了口水。
办公室里只能听见詹康宁翻页纸张的声音,等他看完了才说:“我没有道理反对。”
虽然计划书还有许多要填充的地方,但整体的框架已经列出来了。
詹康宁说:“观复的想法很好,研发是一个难点,推向市场是另一个难点,看来我们要各自负责一块了。”
林观复通晓市场,詹康宁是做技术的起家,两个人负责的部分刚刚好互补。
林观复心里长出一口气,面上气定神闲:“等计划书弄完再细致分工,我就要带着人出差了。詹总有什么推荐的人吗?”
她对市场部的人不熟悉,或者说詹康宁有没有想要特地培养的人,跟着林观复在外面走几个月现场学习,这都是机会。
詹康宁想了想:“有一个,市场部的张雯算是初期就跟着我们的,如果有培养的天赋,就辛苦观复了。其他的人你自己挑选吧。”
詹康宁的语气不强硬,林观复挑挑眉,心情算不错。
如果这会儿塞三五个心腹给她,林观复可是要“闹”了。
“可以。”一个人而已,林观复还是给老板面子的,剩下的就要靠接下来短时间的相处和感觉选择了。
真正把计划书确定下来是一个月以后了,张雯也被林观复从市场部提到身边快半个月了。
是个偏认真内敛的女孩,话不多。
但没有人说内敛的人就不适合开拓市场,毕竟又不是真的基础销售岗位,培养的话自然不可能把人家往基础销售岗培养。
“林总,詹总已经批下来出差的条文和经费。”
“研发部沟通顺利,已经移交给詹总。”
……
张雯正在和林观复汇报,林观复一边看桌上被整理过的文件,一边分心听她的汇报。
“明天给你批个假,后天准时出发。”
张雯愣了下,然后微微抿紧嘴唇:“谢谢林总。”
接下来的三个月林观复直接瘦了十斤。
零几年的出差简直是苦差事,哪怕是在交通更发达的以后连续的出差也让人难受,更何况是现在的零几年,林观复他们还专往县乡跑。
虽然不是什么找不到人烟的穷乡僻壤,但每次都是转好几辆车,林观复那点点晕车的毛病都被折腾得脱敏了。
林观复带着人选定了第一批市场目标,西南地区的县乡基本每个省都会挑三到五个出来市场调研,这里面家庭电脑的人数暂时有限但并不是没有,大多数都是老师和有钱人家庭。
其它的则是电脑卖场、维修店、网吧和学校,了解客户最真实的需求。
有一个县级市的小电脑店老板闲聊的时候抱怨说:“我们店里的电脑都是从省城批发来的,但老是出问题,电压不稳停电的时候多,导致很多主板都被烧了。维修还要寄回省城,耽误时间还得我们掏运费。”
“路上还不知道会不会被损坏,担惊受怕的。”
大部分都是主机和维修的问题,这些实地的调研和考察资料林观复一边出差走访一边传回磐石,整个人忙得团团转。
回到磐石后林奶奶看着瘦了那么多的林观复更是心疼得不行,自家的冰箱里囤了很多农村自家养的鸡鸭鹅,各种花胶燕窝银耳更是连环上阵,吃得林观复面色红润,每天上班都还附赠一个保温桶的汤。
詹康宁看着她那不重样的汤都忍不住打趣:“幸福啊,居然还有人专门给你每天换着花样熬汤。”
林观复看着他的盒饭:“……虽然说得有点不食肉糜,但詹总比我第一次看到你更瘦了,吃上面别那么节俭。”
詹康宁挽起手腕处的袖口,不在意道:“这个快。”
林观复也没多说什么,俩人暂时算是合作愉快的上下级。
回来后林观复投入到工作里,确定了接下来五年的“千县万镇”计划。
产品的事情交给研发部,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在第一批目标县城寻找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核心合作伙伴。
同样需要提供培训、技术支持,通过他们层层覆盖到下面的乡镇。
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异常困难,林观复当初在环球谈成的第一笔那都是往广州深圳跑,顶着的也是环球电脑的牌子。
而现在要用一个岌岌无名的磐石去和县级经销商谈,不愿意代理的客户居多,只能团队一个县一个县地攻克,前期的进度尤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