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六皇子萧承煜再三确认了那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林清真的已经随着他二哥林淡离京南下,回苏州祭祖去了!
刹那间,萧承煜只觉得压在身上那座名为“林先生”的大山骤然消失,整个人如同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快乐得几乎要原地扑腾几下翅膀。
天知道他在扬州被林清以“约法三章”督促着读书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回京后更是因为林清在京,他也不敢太过放肆,生怕被逮到又是一通说教。
下一个休沐日一到,萧承煜想也没想,立刻兴冲冲地换上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服饰,带上两个贴身内侍,便溜出宫去,直奔他表哥、御史沈景明的府邸。
他打算今日一定要缠着表哥,好好将这阔别多年的京城游玩个遍!
一想到似归楼那炖得酥烂入味、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红烧肘子,萧承煜就觉得口水直流,那是他离京多年最惦念的味道之一。
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一向严肃、且多数时候都和林清站在同一战线督促他读书的表哥沈景明,今日竟难得地对他和颜悦色!
不仅没有像往常那样板着脸训斥他又擅自出宫、不思进取,反而对他想要在京中尽情游玩一天的计划表示了高度的赞同和支持。
“殿下久在扬州,回京后亦难得闲暇,今日既然出来了,确实该好好散散心,领略一下京中风物变迁。”沈景明语气温和,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萧承煜受宠若惊,只觉得今天的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表哥竟然这么好说话!
只是,沈景明紧接着就对他原本的计划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不过,殿下打算午间再去似归楼用膳,那时正是人多嘈杂之时,难免扫兴。不如我们上午便去,清净些,殿下也能好好品尝美味,如何?”
刚用过宫里头精致早膳没多久的萧承煜,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还饱着的肚子,犹豫了一下。但转念一想,那可是似归楼的肘子!而且表哥难得如此好说话,提前点就提前点吧,大不了慢慢吃!于是便欢天喜地地答应了。
似归楼的雅间里,萧承煜吃得满嘴油光,心满意足,只觉得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沈景明坐在他对面,慢条斯理地品着菜,看着表弟那毫无心机、纯粹快乐的模样,强压着嘴角那抹计划得逞的笑意。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正愁如何能“自然”地将六皇子卷入即将到来的风波,以增加弹劾贾政的份量和安全性,这傻表弟就自己送上门来了,还提供了如此完美的“偶遇”场合。
见萧承煜吃得差不多了,沈景明放下茶盏,状似无意地开口道:“说起来,之前听林兄提起过,宁荣街附近有一家茶馆,掌柜的是苏州人,能喝到极为地道的雨前龙井,茶点也做得精致。左右时辰尚早,不如你我兄弟二人去品鉴一番?也算雅事一桩。”
正沉浸在美食满足感中的萧承煜,只要听到“不回宫”、“继续玩”,哪里还会有异议?想也不想便点头答应:“好啊好啊!表哥说去哪就去哪!难得表哥有雅兴,弟弟自然奉陪!”
只要能在宫外多待一会儿,去哪他都乐意。
两个时辰后。
站在庄严肃穆的紫宸宫外,听着内侍宣召他们进去的声音,萧承煜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茫然。
他看了看身旁面色凝重、仿佛真的发生了什么惊天大事的表哥沈景明,又回想了一下刚才在茶馆发生的事情:
他正高高兴兴地品着那确实清香甘醇的雨前龙井,尝着精巧的苏式点心,心里还夸赞表哥果然会找地方。
就在这时,原本说是去更衣的表哥去而复返,脸色沉重地告诉他,刚刚得知了一个紧急情况,事关重大,必须立刻面圣禀报,一刻也不能耽搁!
然后,他就在一片懵懂之中,被表哥半请半拉地拽出了茶馆,塞进了马车,一路疾驰回了皇城,直接来到了紫宸宫前……
说好的闲逛一天呢?说好的品茗雅集呢?他的冰糖葫芦、驴打滚、天桥杂耍……全都泡汤了!
萧承煜眨了眨眼睛,看着眼前巍峨的宫殿,再偷偷瞄一眼身边一本正经、仿佛真是为国事忧心忡忡的表哥,一个模糊却越来越清晰的念头浮上心头:
他好像……被表哥给坑了?!
――
紫宸宫内,皇帝看着跪在下面的沈景明和一脸懵懂、显然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六皇子萧承煜,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
他确实没料到,贾政人还没踏进京城地界,告他御状的先行队伍就已经精准地“撞”到了御史手里,还被自己这个傻儿子“亲眼见证”了。
这时机,这巧合,未免也太恰到好处了些。
不过若事情为真,他倒是不介意了,还会高兴下边人为他花了心思。
皇帝接过沈景明恭谨呈上的物证——那些来自琼州的账册、书信、以及苦主的血泪控诉状,一页页仔细翻看。越看,他的脸色越是阴沉。
待到又亲自传唤了沈景明带来的关键证人,听完那字字血泪的陈述后,皇帝心中对贾政的处置已然有了决断。
此等蠹虫,若不严惩,何以正朝纲、平民愤?
处理完正事,皇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一旁站着的六皇子萧承煜。只见这小子还是一副云里雾里、搞不清为何逛个街就逛到了紫宸宫的模样,脸上甚至还残留着一点对没能吃完那些茶点的惋惜……
皇帝顿时觉得十分辣眼睛,心里那股“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感又涌了上来。
这小子,被人当枪使了还浑然不觉,甚至可能还在心里感激他表哥带他见了大世面?这脑子,这心眼,将来可怎么是好?
不能再这么放任自流了!皇帝瞬间下定了决心。
林清虽好,能管得住他,但毕竟年纪相仿,且如今也要入朝为官,不可能总盯着他。是时候给老六也找一个正经的、能压得住阵脚的辅佐师傅了!
必须得是个辈分高、威望重、手段硬,能让这小子发自内心敬畏的老臣才行。
几乎就在这个念头闪过的瞬间,一个人选清晰地跳入了皇帝的脑海——太傅刘老大人!
选择刘太傅,皇帝是经过一番考量的。
他算是看明白了,老六这小子怕林清,简直跟老鼠见了猫一样,这里面八成是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把柄”或是被整治服帖了的阴影在。既然林清的管教有效,那让林清的师父来管,效果岂不是应该更好?这就叫“对症下药”!
至于让刘太傅给老六做师傅,会不会在辈分上引发什么混乱,皇帝决定暂时不予考虑。反正以刘太傅那挑剔至极的眼光,老六这块材料也绝无可能成为什么“入室弟子”,顶多就是挂个名,让老爷子帮忙看着、教着点。
再说了,辈分这东西,在皇家和实务面前,有时候也没那么要紧。他这么高的辈分,不是照样被林淡握着拳头骂过了吗?所以,这些细枝末节,索性就都忽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