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要走啊?不再坐会儿?” 张兰挽留道。
“不了阿姨,我改天再来看你们。” 陈朝阳说。
林晓棠送陈朝阳到楼下,帮他拦了一辆出租车。
“到了给我打电话。” 林晓棠说。
“好。” 陈朝阳点点头,上了车。
出租车缓缓驶离,陈朝阳从车窗里探出头,向林晓棠挥手告别。林晓棠站在原地,也向他挥着手,直到出租车消失在视线里。
陈朝阳的家离林晓棠家不算太远,大概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出租车行驶在滨海市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陈朝阳的心里充满了亲切感。这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这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的朋友,有他最美好的回忆。
出租车停在了陈朝阳家所在的小区门口。陈朝阳付了钱,拎着行李箱下了车。小区里很安静,偶尔有几个老人在树下乘凉聊天。
他走到自家单元楼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单元门。楼道里有些昏暗,墙壁上贴着一些小广告。他一步步爬上楼梯,来到三楼,站在自家门前,抬手敲了敲门。
“谁啊?” 门里传来母亲王秀兰的声音。
“妈,是我,朝阳。”
门很快就开了,王秀兰看到陈朝阳,眼睛一下子就红了:“朝阳,你可回来了!”
“妈,我回来了。” 陈朝阳放下行李箱,抱住了母亲。
“快进来,快进来。” 王秀兰拉着陈朝阳走进屋里,“你爸在客厅呢,他早就盼着你回来了。”
陈建国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陈朝阳,连忙站起身:“回来了?”
“爸。” 陈朝阳喊了一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父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眶也有些湿润。
“路上累坏了吧?快坐下歇歇,我去给你倒杯水。” 王秀兰说着,就去了厨房。
陈朝阳坐在沙发上,看着父母熟悉的面孔,心里暖暖的。他从行李箱里拿出给父母带的京都特产:“爸,妈,这是我给你们带的,尝尝。”
“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还带什么东西啊。” 王秀兰端着水过来,嘴上说着,脸上却笑开了花。
“这是我特意给你们买的,京都的老字号,味道不错。” 陈朝阳说。
“好好好,我们尝尝。” 陈父拿起一包糕点,打开包装,尝了一口,“嗯,味道确实不错。”
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聊着天,说着话。陈朝阳把在京都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跟父母说了说,父母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问几句。
晚饭的时候,王秀兰做了满满一桌子菜,都是陈朝阳爱吃的。陈父拿出一瓶酒,要和陈朝阳喝几杯。
“爸,我少喝点,下午刚坐车回来,有点累。” 陈朝阳说。
“行,少喝点。” 陈父点点头,给陈朝阳倒了小半杯。
吃完饭,陈朝阳帮着母亲收拾完碗筷,就回自己的房间了。房间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书桌上摆着他高中时的课本和笔记,墙上贴着几张篮球明星的海报。
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感慨万千。这次回来,感觉一切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家的味道和亲人的笑容,陌生的是城市的变化和一些新的事物。
他知道,这次回来,不仅仅是为了探亲,更是为了抓住一些机会。他来自未来,他知道未来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他不想再像上一世那样平庸地度过一生,他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想着想着,陈朝阳渐渐睡着了。也许是太累了,这一觉他睡得很沉,直到第二天早上被母亲的叫声吵醒。
“朝阳,快起床吃饭了,太阳都晒屁股了。”
陈朝阳揉了揉眼睛,坐起身,伸了个懒腰。新的一天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也即将拉开序幕。
第二天一早,陈朝阳是被窗外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叫醒的。他睁开眼,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光影。
他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外面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树上挂满了青涩的果子。几只麻雀在树枝上跳跃着,唱着欢快的歌。
“这感觉真好。” 陈朝阳深吸了一口气,清新的空气里带着一丝泥土的芬芳。
他洗漱完毕,走出房间。母亲王秀兰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阵阵早餐的香味飘了出来。
“醒了?快去洗漱,早饭马上就好。” 王秀兰笑着说。
“嗯。” 陈朝阳点点头,走到卫生间洗漱。
等他洗漱完出来,父亲陈建国已经坐在餐桌旁了,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看着。
“爸,早。”
“早。” 陈建国放下报纸,“昨晚睡得好吗?”
“挺好的,好久没睡这么踏实了。” 陈朝阳说。
“那就好。” 陈建国笑了笑,“快坐下吃饭吧。”
王秀兰端着早餐从厨房出来,有粥、包子、鸡蛋和一些小咸菜。
“快吃吧,都是你爱吃的。” 王秀兰把一个包子递给陈朝阳。
“谢谢妈。” 陈朝阳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
吃完饭,陈朝阳打算出去走走,熟悉一下久违的城市。他跟父母说了一声,就出门了。
小区门口有一条热闹的街道,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早点的,还有一些卖日用品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陈朝阳沿着街道慢慢走着,看着周围的一切,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但路边的一些店铺已经换了新的招牌,一些新的建筑也拔地而起。
他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摊前,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报纸上的新闻大多是关于国内经济发展和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他快速地浏览着,了解着这个时代的动态。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他高中时的同桌,李明。
“李明?” 陈朝阳试探着喊了一声。
那个身影愣了一下,转过头来,看到陈朝阳,眼睛一亮:“朝阳?真的是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刚回来。” 陈朝阳笑着说,“好久不见啊,你还好吗?”
“挺好的。” 李明走过来,拍了拍陈朝阳的肩膀,“我高中毕业就没上学了,在家附近开了个小超市,生意还不错。你呢?在京都上学怎么样?”
“挺好的,明年就毕业了。” 陈朝阳说。
“那挺好的,京都可是大城市,机会多。” 李明笑着说,“对了,晚上有空吗?咱们聚聚,我再叫上几个老同学。”
“好啊。” 陈朝阳欣然同意,“好久没见老同学了,正想聚聚呢。”
“那太好了。” 李明高兴地说,“晚上七点,在咱们高中附近的那家老地方饭店,不见不散。”
“好,不见不散。”
和李明告别后,陈朝阳又在街道上逛了一会儿,然后就回家了。
回到家,他把晚上要和老同学聚会的事跟父母说了一声,父母也很支持。
下午,陈朝阳接到了林晓棠的电话,问他在干嘛。
“在家呢,刚出去逛了一圈。” 陈朝阳说。
“我爸妈让我问问你,晚上要不要来我家吃饭。” 林晓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