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日落时分,便真的是日落时分。
太后刚用完晚膳,便见消失了许久的竹息重新来到她面前。
竹息先是亲手为太后冲泡了一碗参茶,才递到她手中。
太后看她这副神情,便知定是有了结果,于是也就悠悠问道:\"看来是有结果了。
那便说与哀家听听,也让哀家这个老婆子长长见识,看看又是什么有出息的事,发生在那阴暗的角落。\"
竹息便将所听所闻一五一十地禀报。太后虽早有察觉,可听到详情后仍无语至极:\"真是好样的。\"
接着就见她沉吟片刻,又问:\"可知道她这番做的原因在哪?\"
\"公主之事,基本是为昭妃一人促成。哪怕公主在准噶尔那边得了好处,皇后怕是也以为这好处会落到昭妃手中。
按老奴猜测,皇后应该也是秉承着不多不少、不增不减的原则,不想让昭妃……\"
没等竹息说完,太后便接着说道:\"是不想让昭妃那边得了这层助力。
果真是哀家的好侄女,有时候想事情同哀家倒也真是相像,都是这样的自私自利。\"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可竹息却听懂了其中的含义,赶忙劝慰道:\"娘娘您与皇后可是不同。
那年羹尧出事,也并非您所为。您也只是借此机会,想让小主子回来,并没有因一己之私就坏了一个将军的性命,
进而影响了战况。而皇后这边却是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将来,便想出此等手段,完全罔顾咱们大清朝的国运。
此事稍一不慎,便会致边疆百姓生灵涂炭。而娘娘您这边却只是家事,完全无碍到任何人。\"
听她说完,太后也是连声念了几句 \"阿弥陀佛\"。
她虽自私自利,却也只是自私自家之事。
而宜修此举,如果真被准噶尔发现,一场争端必定不可避免。
毕竟在准噶尔看来,这是奔着要让他们可汗断子绝孙去的。即便公主一人扛下,怕也是无人相信。
想到这里,太后都要被宜修气笑了:\"果真只是个庶女,扶不起来,终归是扶不起来。
本宫以为她消停了,记得那时还劝过她,可以亡羊补牢,再同公主交好一番。
可她却送给哀家这样一张答卷。她倒真是听进去了哀家的话,生怕有一日公主飞黄腾达......\"
\"竹息呀,哀家是真不想再帮她了。可是这后宫一直没有新的子嗣降生,
想来她也是料定哀家始终有用得到她的地方,才敢如此肆无忌惮。难道哀家此次又得捏着鼻子替她扫尾不成?\"
太后的声音中带着无奈与疲惫。竹息自然也听出了主子的纠结,却也知道此刻无能为力,只能劝慰道:
\"娘娘,现在这个时刻确实没有其他办法。只有等皇后凭中宫之位替乌雅氏养育个皇子之后,您才能彻底了却此事。
不然,便也只能继续捏着鼻子帮助皇后善后了。\"
\"没想到哀家熬了这么久,已是太后之尊,却还要被这个孽障拿捏。\" 太后长叹一声,
\"哀家真想一碗汤药把她送去陪她的姐姐,这样哀家也不必如此担惊受怕,生怕哪日起来就听见她捅下弥天大祸。
而且此事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想来昨日公主入宫时只去了永寿宫,便是因着这个嬷嬷,对哀家和皇后产生了些提防。\"
\"皇帝现在在哪?\" 太后问道。
\"启禀娘娘,在永寿宫,而且已在永寿宫待了半日之久。\" 太后听罢嗤了一声:
\"此事昭妃定会告知皇帝。罢了,命人即刻扫尾吧。\"
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些关于京中的消息,太后便又对竹息说道:\"命人把此事扣在老八他们一行人身上。
此事逻辑上也说得通 —— 老八他们不希望皇帝能有准噶尔这个助力,便想从中破坏一番,道理浅显明了。\"
接着就见她冷笑一声:\"毕竟皇后的理由也实在是拿不出手。
若不是哀家这种了解她内心的人,怕也不会相信她仅仅因为害怕昭妃得了准噶尔的助力,就敢想出这种蠢法子。
想来一番混淆视听之后,皇帝还是会认下这个事实。毕竟老十最近可不太安分。\"
竹息见此也连忙奉承:\"要不怎么说娘娘您是太后呢?能在这么短时间想出这样的办法,真是难为您了。
那奴婢是否要去趟景仁宫敲打皇后一番?\"
\"哼,还是不要去了。此事皇帝定会盯着后宫,此刻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起他的怀疑。他的疑心你又不是不知道。
只是,此事哀家也不得不给宜修一个教训。\" 太后缓缓说道,\"既然她时常头痛,那便让她疼上几个月吧。
等这宫里有了嫔妃怀孕,再让她重新出来。不然以她这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性子,哀家因着她也得少活许多年。\"
\"是,老奴这就去办。\" 听到太后的吩咐,竹息也并不惊讶。她原本还对皇后有些怜悯之情,如今却已荡然无存。
太后本应颐养天年,却为她的事日夜操心,甚至要大张旗鼓地动用人手。
再这样折腾几回,皇帝迟早也会察觉,这些可都是自己娘娘为十四阿哥所准备的后手,可不能都折在皇后的事上。
因此,她也没有像往常那样劝阻一番,反而觉得应该给皇后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此时的宜修却没有关注这件事。
毕竟在她看来,公主身边有这么个心思诡谲的嬷嬷教唆着,这事十之八九会成,她也算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
而她现在的注意力,可是都放在了郭氏的身上。主要是,她这景仁宫也只有郭氏最常来......
而她只需小小使些手段,比如,先推崇一下御膳房近来做的某种糕点,再夸一夸这些糕点所用的食材是何等珍贵。
而郭氏小小年纪本就好奇,自然会品尝几个。之后又有几个人能忍得住口干口渴?那定会喝下她事先加过料的水。
而宜修本人又极精通医理,想要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喝下,那自然是有她的一番手段在里面。
只是她这秘药虽厉害,却也不是神药,让人一喝就有,那她得找那子母河的水才行。
况且雍正睡人也毫无规律,所以她现在最挂心的便是郭氏哪日会来她这景仁宫,再喝上几口精心准备的 “好东西”。
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在给别人茶里下料的同时,也有更厉害的人物,正准备在她身上动手脚。
当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