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心惊胆颤的转身离开,眨眼就消失在了视野中。
眼下还只剩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余朝阳深吸口气,眸子对向跪拜在地的赵雍。
注意到余朝阳目光,赵雍瞬间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是生是死,就看这一遭了!
“赵君倒是好手段,数月隐忍换来致命一击,兵不血刃就能除掉心腹大患,与你相比,那魏嗣简直活狗身上去了。”
“打我秦国主意,的确罪该万死。”
听到这话,赵雍面色瞬间狂喜,可还没等他高兴两秒,就听到余朝阳话锋一转道:
“不过嘛,我秦国乃礼仪之邦,好解仇不喜结仇,更不喜欢插手他国政事。”
“这三人还需赵君自己解决,可话又说话了…”
余朝阳阴阴一笑,笑得极为残忍:“王不可辱,这三人的狼子野心的确令人发指。”
“为结两国之好,秦国愿和赵君做一笔交易,派一万虎狼之师助赵君平定内乱,不知赵君意下如何?”
赵雍猛然抬头,迎面对上余朝阳那阴冷的眸子,心中一片胆寒!
这位秦国相国…好歹毒的算计!
他想借秦国的手除去三人,然后兵不血刃的接管赵国,以便将权力过渡造成的动荡降到最低。
可秦国相国却是反将他一军。
不仅不杀三人,还要派一万秦军入赵境,让他同三人火拼到底,最大程度的消耗的赵国国力。
尽管他先天占着大义,胜利不过是时间问题,可待平定内乱后呢?
今天的魏国,就是明天的赵国!
一万秦军听着唬人,可他心里却是门清,这完全就是拿去给他撑门面的,方便他招兵买马的!
最终同三人展开火拼的,还是赵国儿郎!
可就算明白这是秦国相国的歹毒算计又能如何,他…早已没了选择!
他与三人间,注定只能活一个。
平定内乱的赵国或许会成为下一个魏国,可倘若不平定内乱,他下一秒就会成为魏嗣。
权衡弊利后,赵雍痛苦的闭上眼睛:“秦国大恩,赵雍铭记于心!”
“日后必有厚报!”
余朝阳皮笑肉不笑:“那本相就静待赵君的好消息。”
“只是我秦人比较高贵,每个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损失不起。”
“每损失一名秦人,赵君就赔付我秦国一匹战马,可好?”
赵雍面色铁青,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战马何等昂贵,岂是区区人力可以比拟的?
摆明了就是借赵国内乱,要狠狠在赵国身上咬上一口!
可还是那句话,他早已没有退路,莫说一人换一马,就是一人换十马他也得换!
赵雍牙关紧咬,名为羞辱的情绪席卷整个身躯,瓮声瓮气道:“雍…谢过贵国!”
瞧瞧,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秦国得了里子得了面子,他赵雍还得谢谢咱呢。
余朝阳嘴角噙着一抹浅笑,转身作揖道:“三位,承让?”
此话一出,刚刚还梗着个脖子的唐方生瞬间像漏气皮球焉了下去。
垂头丧气,有气无力,旋即面色一正,平声道:“此次败在你手不冤,不过来日方长…咱走着瞧!”
撂下一句不算狠话的狠话后,赵国三人组立马向着东北方向狂奔而去。
此行,必定会掀起腥风血雨,整个赵国一分为二也不为过。
但他们没得选…想要登临至高殿堂,就必须把赵国牢牢掌控在手中!
赵氏子,终究只能英明一世,而他们会英明万世百万世。
只有他们掌舵赵国这尊庞然大物,才有望击垮秦国这尊虎狼之国。
只是…
事情真的会如他们愿吗?
别忘了,这可是战国时期啊!
尽管礼崩乐坏,但也没坏到这种程度啊。
且不说习得君子六艺的儒家,单单一个墨家就够三人受的了。
不过这和余朝阳,和秦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巴不得赵国越烂越好。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仪开口了,语气很是感慨:“好一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子仪佩服!”
余朝阳对于张仪刚刚装死一事,其实并没有多少埋怨。
毕竟这货刚刚入秦时就说得很清楚,他为名利而来,秦国只是最适合他的一个平台而已。
事关身前身后名,张仪明哲保身倒也可以理解,只是心里…多多少少会有点介怀罢了。
于国而言,张仪可用可使可交心,但不可在山河破碎之际托付。
张仪与秦国的羁绊,远不如余朝阳同秦国羁绊来得深厚。
摇了摇头,余朝阳把这件事暂且搁浅,转而着手处理下一件事——魏国!
嬴驷情绪崩溃,由他代为执掌大局,所以这魏国于公于私都非打不可!
不打,不足以定民心!
不打,不足以显国威!
不打,不足以平血仇!